文 | 本刊记者 王俊文
“海英草”为什么这样红
——走近2017全国新教育十佳智慧校长滕兆敏
文 | 本刊记者 王俊文
他走路和说话总是慢悠悠的,脸上什么时候都浮着春风,对任何人都温和亲切,浑身上下透着浓浓的书卷气。只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微微蹙起的双眉和抿紧的嘴唇,又露出几分严肃和深沉。身穿中国红T恤衫的他,静静地伫立在校园里的石榴树下,真像海边一株火红的海英草。这就是日照市北京路中学校长滕兆敏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今年8月份以来,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中学校长滕兆敏和他的学校可谓好事连连:全国新教育联盟有近5000所实验学校,滕兆敏以第一名的成绩从众多竞争者中胜出,荣获“2017全国新教育十佳智慧校长”称号;就“阅读与成长”接受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的专访;学校被北京大学确立为“全国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示范校”;中考成绩连续六年在齐鲁大地位居第一方阵。
滕兆敏抚今追昔,感慨良多。有谁能想到,30多年前,他还是一个高考落榜生呢!但是,滕兆敏落榜不落志,凭着自己对教育的坚持、坚守、坚韧,从乡村初中代课教师,成长为优秀高三班主任、“国培计划”特聘专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封面人物、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创造着考场外的另外一种辉煌。
滕兆敏的家乡安东卫在海州湾畔,因此,有人把他比作黄海滩头的一株顽强的海英草。海英草生长在板结的盐碱地上,破土扎根,迎风斗雪,蓬蓬勃勃地生长,在春风里给灰白的盐碱地增添绿色,在炎热的夏天又透放着火红的艳丽,展示着一枝独秀的无限生机……
海英草为什么这样红?我们不妨去探寻一下滕兆敏成长的足迹——
1986年7月,18岁的滕兆敏同许多考生一样进入了考场。
那个夏天,所有的高考学生每天都在等待成绩的焦灼中。
因初中时只上过3个月的英语课,英语一直是滕兆敏的短板。高考成绩揭晓了,仅以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
那一晚上,注定无眠,滕兆敏呆呆地望着窗外的星月,感觉未来黯然无光。他的梦想是考上师大,站上三尺讲台,将自己的所知讲给孩子们听。落榜之后,滕兆敏感觉一切都变得遥不可及,他已经被现实抛在了梦想的边缘上。
那个年代,让庄户学生流泪最多的电影叫《人生》。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至今都会记得影片开头的一段字幕:“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一点,滕兆敏感悟最深。
落榜后没多少日子,经初中班主任张明若老师的推荐,乡镇的领导寻上门来,让滕兆敏去绣针河畔、阿掖山下的乡村联中当代课老师。
这么快就能实现当老师的理想,滕兆敏兴奋得又一次睡不着觉。
一个细雨霏霏的清晨,18岁的滕兆敏驮着简单的行李走进了乡村小校园。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清脆的读书声,两种声音的合奏仿若世间最美的音乐,自由地飘荡在希望的田野上,他沉醉了。
但滕兆敏真正走上讲台才发现,他只是一名代课教师,像走在黑夜里,看不到希望,转正更是遥遥无期。
一件事情让他犹豫了好长时间。
那是1986年的秋天,有几个同学捎来高中老师的口信,让他回去参加高考复习班,并且劝他说,你的基础很扎实,只要英语再下点功夫,来年一定稳操胜券。
说者有意,听者有心,同学的话在滕兆敏的心里掀起了层层的波澜。其实,他何尝不想上大学,那可是他未竟的夙愿啊!几个晚上他都睡不着,心情一直不能平静……也不知从哪儿听到的消息,有几个学生乘课间休息的时候,找到他说:“滕老师,听说您要去考大学了?”还未等他回答,有一个瘦小的学生怯生生地扯着他的衣角说:“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啊?能不能不走啊,我们太喜欢您的课了!能不能不走啊?能不能不走啊!”望着一双双急切期盼的眼睛,目光里满含着对知识的渴求,滕兆敏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掷地有声地说:“不走了,就同你们在一起,永远在一起!”周围顿时响起孩子们的欢呼声。一诺千金,为了这句话,他把自己的青春交给了讲台和孩子们,无怨无悔。
>>青年滕兆敏在家乡绣针河畔
>>滕兆敏给少数民族学生讲库尔班大叔的故事
为讲一堂课,流下多少汗。理想和现实毕竟有着一步之遥。三尺讲台在常人看来再普通不过,可是滕兆敏为了站上这三尺讲台,上好这一堂课,背后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无人能知。
滕兆敏的家离学校有五六里路,他来回都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风里雪里,严冬酷暑,烈日暴雨。像对待海英草一样,上天仿佛也在考验着滕兆敏的耐心和毅力。常年的劳累,让年纪轻轻的他落下了胃疼的病根。有一天晚自习后,因加班太晚,加之下雨路滑,过小河时,他不小心摔到了桥下。回到家里,已是半夜时分,看到满身泥水、又冷又饿的滕兆敏,一直在等他吃饭的母亲心疼得直落泪。对于这一切,滕兆敏习以为常,他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能站上讲台。
作为临时代课老师,滕兆敏的待遇与正式教师有很大差距。别人的工资是按月发放,而他却要年底才能领到手,而且还打了折扣。日常的福利一概没有,平时其他公办老师可以到食堂用餐,而代课教师却没有这个资格。公办、民办教师之间都仿佛有一堵厚厚的墙,何况一个临时代课老师?滕兆敏只能吃着从家里带来的干巴煎饼,听着不时传来的冷嘲热讽,所有这些,对一个不到20岁的自尊心很强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刺激。有时候,滕兆敏也想一走了之,回去复读,但他不仅承受了种种不公平的打击,还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只要能上课,凡是学校的苦脏累活,他都抢着去做。
晚上,他住在静谧的乡村校园里,只有《语文教学通讯》《读者文摘》等有限的几本杂志与他相伴,滕兆敏阅读着,思考着,实践着。当时滕兆敏最苦闷的是没有书读,他好像患上了阅读饥渴症,幸亏有学生偶尔带来一两本书,师生共享。他最喜欢读的是《人生》《平凡的世界》,和很多人一样,在读这些小说的时候,他还很年轻。也正因为年轻,更容易被孙少平、高加林奋斗和苦难的人生感动。在压抑地跟着孙少平熬过最苦难的时光,看到孙少平敢于在脸上露出微笑的时候,他常常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横流。那时他也许还没有认识到,读书就是最长远的备课,最好的教学准备。用书本垫高自己,为他登上重点高中的讲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讲台、学生、飞溅的粉笔屑,滕兆敏和他的学生们仿佛把一切隔在了窗外,这里的世界看似静谧,却涌动着求知的激情。老师神情激越,学生神采飞扬;老师哲思泉涌,学生智慧流淌。滕兆敏说,语文课是美的,是有灵性的、温度的、湿润的,用心寻找春天和快乐,用爱编织秋天和自由,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老师充满深情的一个眼神,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都会在学生的心弦上弹出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滕兆敏也正是这么做的,时光不语,静待花开,学生们也给了他一个个惊喜。
久而久之,领导和老师越来越喜欢这个勤奋踏实的小伙子,也正因如此,在清退代课老师的过程中,滕兆敏作为全市唯一的代课老师,破例留在学校继续任教。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1988年3月12日,滕兆敏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得知市教育局来了三位专家要听课,校长把大家召集起来,询问谁愿意去上公开课。老师们不敢应战,推来推去推到了滕兆敏头上。
公开课上,滕兆敏选择了课文《小橘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感情充沛的滕兆敏,一气呵成地讲完了这堂课。
教育局的同志听完之后,当时并未表态,只是通知校长下午要召开全镇教师大会。滕兆敏不知结果怎样,心里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在全镇教师大会上,听课组长、时任日照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胡善达对滕兆敏的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们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一堂富有语文味、文化味的好课,充分显示了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给学生留下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美感,写下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精彩一笔。从这堂课看到了汾水镇语文教育的希望……”
这次成功,让滕兆敏信心大增。激动之余,他在读书笔记中写道:“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创造和超越,我觉得,我与语文教学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我相信,我能用创造和超越续写我与语文之间更精彩的故事。”
这一年,胡善达、郑强、马玉琦、徐锡华等市里的专家三次来学校听滕兆敏讲课。滕兆敏获全市优质课一等奖,成为市里最年轻的市级教学能手,和自己仰慕的老师郑世钊、尹相龙、王玉华等教育名流一起领奖。时年20岁的滕兆敏开始担负起送初中毕业班的重任。第一次中考,滕兆敏和一帮年轻的同事就实现了学校中考历史上重点高中和中专生升学率为零的突破。
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就要有一缸水—池水。有时间他就刻苦学习,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很苛刻的学习计划,每天必须要坚持写日记,写教学日记,每个月必须要读完几本书,他还利用节假日去泡书店。
“功夫在诗外”,滕兆敏很注意开拓课外的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1988年5月,滕兆敏和同事们一起创办了晨光文学社,定位是让学生“读好书,写好文,做好人”。那时,正是汪国真诗歌和琼瑶小说盛行的年代,学生们对诗歌和小说充满了激情,晨光文学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晨光文学社初创之时,条件简陋,经验缺少,承受着应试教育的巨大阻力和冷嘲热讽,但滕兆敏“不管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
1996年10月底,在湖南衡阳召开的全国文学社年会上,滕兆敏做了《晨光,洒满校园》的典型发言,受到来自全国各地代表的热烈欢迎。鲁迅文学院在滕兆敏任教的汾水联中设立了试点学校。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专题报道了晨光文学社和试点学校的活动情况。著名作家浩然、林斤澜、金波,教育家陈金明、张定远、魏书生、钱梦龙、张鸿苓等纷纷题词鼓励。
>>滕兆敏(右)和北京大学王继华教授在一起
>>滕兆敏(左)和朱永新教授一起出席首届读者大会
1998年,而立之年的滕兆敏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他先后被评为岚山区首批拔尖人才、日照市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
开拓者的步履永远是向前追求的。滕兆敏始终善于思考和摸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他构建了人文课堂、和谐课堂、生命课堂、绿色课堂,而和谐作文教学法的创立,则是他教学生涯的又一里程碑。从1993年5月开始,滕兆敏由点及面,开始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实验自创的“和谐作文教学法”。在课堂上,通过听音乐、做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身心放松,然后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学生启发引导,再由师生共同确定一个话题,学生创作,互相点评,最后进行总结;课外,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建立读书笔记,将看到的不同的人和事物捕捉归入到“人物谱”“故事囊”“风景册”“火花集”“红豆曲”等五个栏目。滕兆敏告诉学生,写作要有思想,有品位,同时他还教育学生要注意阅读,不断领略文章要义,很显然,和谐作文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孩子们的思维如脱缰的野马一样纵横驰奔。滕兆敏的学生杨凤霞回忆道:“语文课上没有人调皮捣蛋,没有人交头接耳,我和同学们随着老师的精彩演讲进入痴迷状态,直到‘当当’的下课铃声响起,才知道一堂课结束了。”现在正在浙大就读的韩文昊说:“我现在觉得,滕老师当时给我们上课,就不是单纯地为了分数,为了考试。我们班升学率很高,但我们的分数是绿色的、可持续的。老师当时花了那么多功夫,给我们讲鲁迅、讲郭沫若、讲胡适、讲《红楼梦》、讲《三国志》,其实对我们以后的成长,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今年考研,我们当时的同学,有进北大、人大、浙大、北航的,特别有后劲。滕老师让我们追求满分,感受满意,体验满足。他既关心学生今天走得快不快,更关注学生明天走得远不远啊!”
2012年8月,滕兆敏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竞聘为北京路中学的业务校长,2016年8月竞聘为北京路中学校长。为了让孩子们展示个性,张开翅膀,滕兆敏和同事们研发出以“兰蕙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师生们每天都在“晨诵·午动·晌读·暮歌·夜思”的生活方式中愉快地度过,开创了“走班制——卓越课程超市”。目前,滕兆敏已从文学艺术、民族文化、生命教育、自然探索、社会探究、体育健康六个领域开设了50余门校本课程。每到星期五,学生们就会进入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尽情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他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种珍贵存在,不抛弃每一个学生,要润泽中等生,关爱潜能生,心育优等生。塑造的力量体现在学生内心深处的“触动”,能让孩子“内疚”的纪律约束,才是最伟大的教育力量。
有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学生因性格叛逆不服管教,同老师发生肢体冲突,老师很气愤,下决心要开除这位学生。没办法,滕兆敏给这位老师写了保证书,承诺“如果再犯,一切由我负责”。他耐心地对这位老师讲:“在父母眼里,孩子是上天送来的最好的礼物。如果我们把他开除了,他这辈子也算完了。没有这些磕磕绊绊的事,还要我们老师做什么。或许我们的使命,就是来拯救这些折了翅膀的小天使的。”
有这样一个场景。因为这个学生的父亲违纪,其母亲只得离婚改嫁,母亲同继父生了小弟弟,继父又嫌弃他,母亲只好又离婚,带着他和弟弟挤进单位旁边的一个小房子。元旦之夜,当千家万户都在庆祝新年到来的时候,这一家人却蜷缩在一张床上,孩子母亲感到万念俱灰。就在这时,滕兆敏来了,带着节日的礼物。或许是长期缺少父爱,或许是滕兆敏的真诚和善打动了孩子,孩子忘情地扑到滕兆敏的怀里:“滕老师,您就做我的爸爸吧!”滕兆敏亲切地抚摸着孩子的头,对着孩子母亲说:“妹子,如果不嫌弃,你就做我的妹妹吧。带着孩子好好过,苦日子终究会熬到头的。”
“爱之深,关之切”。滕兆敏有一个特异功能,那就是认人记事,学生没到校,他就能认下三分之二。南开大学毕业的徐文翔回忆道:“去新班级报到的那个早晨,刚进入教室,滕老师就和蔼地问我:‘你是徐文翔同学吧?’我非常惊讶——以前我和滕老师并不认识,他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呢?更让我惊讶的是,接下来进入教室的每一个同学,滕老师都能叫出名字来。后来才知道,在拿到班级名册后,为了能和新同学尽快交流,便于对每个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滕老师已连夜认真研究了每一个同学的资料。”
滕兆敏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磨损得厉害的相册。闲暇时间,他总会打开这本相册,里面除了他个人的一些照片外,更多的是学生的照片。在他眼里,每一个学生也都是他的孩子。
>>滕兆敏(中)接受央视主持人撒贝宁访谈
从20岁那年成为教学能手,一直到现在,滕兆敏除了是一名语文老师,更重要的角色是班主任,现在更是全校3000多名学生的“大班主任”。马卡连科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此,滕兆敏在日记中写道:“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家庭贫富、学业优劣去亲近或歧视学生,让每颗种子发芽,让每朵小花绽放,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气质高雅、学有所成、勇于创新的地球村优秀村民。”
考上清华大学的于国强同学回忆道:“滕老师的家庭也不富裕,但是对于我们离家远的孩子他总是格外关心,中午会叫上我们几个同学去他家里吃饺子。滕老师还喜欢用录音机放《梁祝》《二泉映月》之类的曲子给我们听,好温馨哟。”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爱,有不少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叫滕兆敏一声“滕爸爸”。
有个叫安大强的男孩,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性格过于敏感、内向。高一第一次家长会上,滕兆敏看到安大强妈妈满头白发,经了解,才知道,孩子幼年丧父,家庭负担过重。那名无声哭泣的母亲拜托他:“孩子是我全部的希望,希望老师多多关照。”
从此,滕兆敏对安大强倾注了更多的柔情和关爱,有意识引导他参加班里的活动,并发动其他任课教师和他交流。一个暖暖的春日,滕兆敏还来到安大强的家,看望他年迈的爷爷、奶奶。
师生的心就这样越来越近,安大强的脸上慢慢有了笑容,性格也开朗起来,他被推选为副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被评为“日照市优秀学生干部”。那年高考,他顺利升入南方一所重点大学,如今在工作岗位上也是出类拔萃。
有个学生叫邓如,高二那年的中秋节,他父亲突然去世。邓如没想到,大雨中,滕老师到了他们家,为他父亲送来了花圈,还留下几百块钱。
邓如和哥哥都在实验高中,哥哥上高三了。父亲走后,母亲掂量着,自己只能供一个人继续上学,怎么办?揪心的母亲想出一个办法,哥俩抓阄!懂事的兄弟俩都不抓,要把上学的机会留给对方。
滕兆敏被深深感动了,几经波折,苦口婆心,他终于打动了一位企业家,赞助两兄弟读完高中。
他常对因家庭困难而自卑的学生说的一句话是:苦难,并不是我们的错啊!
都说拯救迷恋上网的学生是一场不对等的拔河比赛。一边是父母和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一边是网络世界的巨大诱惑,靠爆发力是不行的。怎么办?经过仔细研究,滕兆敏发现,上网的孩子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正常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他班上有一个学生就是如此。滕兆敏引导这个学生阅读报刊和经典名著。渐渐地,他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有两篇文章发表并获得了国家级大奖,还在全省电脑知识大赛中获奖,现在在杭州上班。这样的孩子又生活在了阳光下。
作为一校之长,他心里装着每个孩子的“成长档案”,对金康、滕金鑫等几个智障孩子,滕兆敏更是关怀备至,时刻把冷暖挂在心上,对他们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有时亲自给他们洗脸,给他们带好吃的,几个孩子都不认字,但见到他就围上来,就像见到亲人,有时还把水果悄悄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十指连心,血肉情深。如今,北京路中学都有不少“二代生”(父母做过滕兆敏学生)。出于信任,家长们总是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滕兆敏的手上;有的学生虽然毕业离校多少年了,但仍对母校恋恋不舍,哪怕就是到校门口站上一站,为的就是见上他们心里“男神”一般的滕老师一面。他是一个深受孩子们爱戴,同时也深深地爱着师生们的好老师、好校长。
滕兆敏的座右铭是:“我要做一棵耐得住寂寞、受得起贫寒的海英草。”
吃苦耐劳,忘我奉献;廉洁自律,以身作则。这是滕兆敏始终坚持的信念。工作上,他始终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生活上,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事业和为老师们的服务中。
熟悉滕兆敏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实实在在的“拼命三郎”。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来到校门口,迎接师生入校,而晚上最后一个离校的又是他。为了学校的事业,他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在他的日历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
>>滕兆敏指导学生学习校本课程
在北京路中学有这样一件事。教师王芳不慎脚崴了,行走不便,需要静养两个月,她急啊,让丈夫背着她来学校上课,问她为什么不在家里躺着,她讲了一句:“就冲着滕校长对我们的那个关心劲,我也躺不下来啊!”在北京路中学大家都是勤奋工作,以苦为乐,自觉工作,忘我工作,这与滕兆敏关怀备至的服务是分不开的,他是一个有很强磁性的校长。
滕兆敏把自己当成了教师的“管家婆”,在他的记事簿上,记着老师们家里的“流水账”,哪家有几口人,这家有什么事,都了如指掌。每家的冷暖都牵挂着他的心,他体贴入微,视老师为手足,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有一位老师的小孩患上了“白血病”,到处求医问诊,欠下不少债务,这位老师很是悲观。滕兆敏知道后,一方面劝他要正视现实,提振信心,一方面又和大家一起捐款。在滕兆敏和大家的关怀下,这个孩子很快康复、痊愈,这位老师消除了后顾之忧,又精神抖擞地活跃在教学第一线。
他倡导用父母心做放心餐,让师生们吃得好、吃得香。就餐时,大厅里回响着中外名曲,仿佛走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
滕兆敏对员工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但对亲人却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父母亲年事已高,虽然家里距离日照也只有百十里的路程,但因为工作忙,他很少回去;尽管自己做过老师,但孩子基本上都是妻子带,他无暇过问,有时孩子嗔怪他“做你的女儿还不如做你的学生呢”。
滕兆敏侠骨柔肠,对歪风邪气疾恶如仇。在原则面前,他又像“黑脸包公”,没有半点含糊。他对自己要求很严,身为校长,前来求他办事的人并不少,但他始终坚持,请客不到,送礼不要,自觉构筑一道拒腐防变的长城,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来影响和带动一班人一群人。有一次,有人来推销教辅材料,临走丢下一个信封,当即被他勒令退回,他严肃地对来人说:“一切按规定办,这样既保护你,也保护我。”之后,凡是来校谈业务的人都知道他这个脾气,也就不敢乱来了。
历经苦寒分外美,唯有神韵飘海滩。海英草满腹希望,暴晒烈日,历经风雨,尝尽万般苦涩,血染成装,含笑屹立,开花结果,生生不息。滕兆敏正是具备了海英草的品格,从黄海滩头走来,在教育的天地里辛勤耕耘,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他真是一头拓荒牛、老黄牛、孺子牛啊!
晚霞里,黄海边,一簇簇火红的海英草,把他点缀得更加成熟高大……本期杂志即将印刷时,得知滕兆敏已担任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校长,愿他在新的岗位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