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视角探究古代名言警句的语义建构

2017-11-01 23:25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警句名言隐喻

王 明

(吉林师范大学 文学院,长春 130000)

从认知视角探究古代名言警句的语义建构

王 明

(吉林师范大学 文学院,长春 130000)

名言警句作为特殊的语言形式,在言语交际和书写表达中都有它特有的作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究名言警句的语义来源,运用意向图示来解释它的语义建构过程,并从隐喻和转喻的角度分析名言警句的认知理据。

名言警句;认知语言学;语义

“名言、警句、篇言、嘉言、格言、谚语、引语……所有这些具有微小语义差别的称呼,在社会语言学某一层面上,却通通表达了同一种语言现象——那就是一种浓缩了的思想片段,一种纯化了或结晶了的论点,或者一种具有普遍意义普遍价值的超时空信念:这种思考、意识、信念,不是用千言万语,不是用浩繁的卷帙来表述,而是用极其精练的语言,用社会公众最容易理解或接受的语言(亦即“喜闻乐见”语言)表达出来,传之久远。”[1]当然,这些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意识和信念也是由人们特有的认知方式而产生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是在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体验中而逐步形成所谓的范畴、概念、思维、认知模型,从而建立认知结构,获得意义。本文主要对名言警句的语义分析展开深入的探究。

一、名言警句的语义建构来源于感知体验

认知语义学认为,在人类的感知体验过程中,身体作为一个最基础的感知方式,是人们了解世界的最直接手段。婴儿在咿咿呀呀还未能说话表达的阶段,他们总会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他们的认知方式,就是抓起东西直接放嘴里,事实上,婴儿的这种行为是正在试图认识他周围的世界,所以身体感知是最直接的认知方式。笔者认为,身体感知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直接感知,即人身体的感知,具有形象性;另一种是间接的感知,即大脑的感知,这是抽象性的,是基于人独特的思维和语言的,是一种心智的体验。在古代,人们也会通过自己的身体去体验感知万事万物,然后通过人们独特的思维对其规律及特征进行概括,总结从而得出简洁而具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如:

①【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充国传》)

释义:听别人讲一百次,也不如自己亲眼看一下。表示听得再多也不如亲见的可靠。

从例①可以看出,这个名言警句中所蕴涵的哲理性意义,是经过人们的直接感知和间接感知的结合而总结出来的,它的哲理意义是告诫人们:不要道听途说,要身体力行,亲自去实践,获得真知。而这也就说明了这种哲理性意义最初是古人的直接身体感知,即抓住以人的耳朵和眼睛对事物的认知具有差异这一特征,然后通过思维的分析、整合而形成的,这符合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

二、名言警句语义建构的意向图示分析

Lakoff.G和Johnson.M于1980年在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曾将“意象”用于隐喻研究,并各自将“意象”和“图式”两个术语结合成意向图示。“所谓意象是指人在某物不在场时但在心智中还能想象得出该事物的形象,这是在没有外界具体实物刺激输入的情况下,人在心智中依旧能获得其印象的一种认知能力。而图示是指人们把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可以较长期的储存于记忆之中。Lakoff.G和Johnson.M认为意向图示是指人类在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他们主要起意象性常规结构的功能。”[2]而人们通过基本的意向图示以类推的方式认识周围的事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范畴化,形成范畴,从而获得概念,建构意义。意向图示是基于人的体验的,Lakoff也指明意向图示是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过程,所以其主要形式来源于感觉运动,而根据Lakoff的观点,动觉意向图示是一种主要的意向图示,并据此提出了六种类别:容器类别、部分-整体图示、连接图示、中心-边缘图示、始源-路径-目的图示以及其他图示。在文中,笔者主要运用前两种类别来解释名言警句的语义建构。

(一)容器图示

容器图示源于人们对身体的感知,由于人的特点,人与外部世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空间关系。“根据人类经验的完形结构,我们就可以把思想、状态、事件、距离、范围等看成是一个容器,可容纳各种物体,这样,就形成了意象图式——容器图式,有了语言的内在结构,就能把杂乱无章的语言概念化,使部分语言有规可寻。”[3]如“在我的记忆里”将“记忆”当作一个可以容纳事物的容器;“吃进肚子里”也是把“肚子”当作一个容器。“天空飞翔的鸟儿进入了我的视野”将“视野”当作一个容器。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这种具有共同规律的事物,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结构——容器图示。

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孔子《论语·颜渊》)释义: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③【君子处其是,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释义: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好看;致务于自身的修养锻炼,而不计较自身以外之物。

“一言既出”是将人的嘴看成一个可以容纳言语的容器。“治其内,不治其外”是将人的整个身体比作一个容器,要注重里面的内涵,不要只在乎外表。

(二)部分—整体图示

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论语·卫灵公》)

释义: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⑤【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鹖冠子·天则》)

释义: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的整体,也比喻目光短浅。

⑥【三思而后行】(孔子《论语·公冶长》)

释义:做事情要经过再三考虑才行动。告诫人们考虑问题要全面、周到。

⑦【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淮南子·说山训》)

释义:看见一片叶子凋落,就可知道一年快到冬天了;看见瓶中的水结冰,就可知道天气已很冷了。

⑧【为巨室者,工虽多必有大匠焉,非其画不敢裁也;操巨舟者,人虽多必有舵师焉,非其指不敢行也。】(刘基《郁离子·主一不乱》)

释义:盖大房子的工人虽然多,必然有为首的工匠,没有他的规划别人不敢蛮干;驾驶大船的船员虽然多,一定有掌舵的船长,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能擅自行动。

根据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人们认识事物时,也会根据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建构意义,“利其器”本是指打磨工具使其锋利,但在这里用这个“准备工作”来转指代成功的关键。“叶落知秋”实际上是用一片叶子来指代秋天的到来,用一块冰来指代冬天的临近。用“三思”指代考虑事情应多加思考。所以,人们根据实物的部分特征、状态来指代事件的整体效果,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认知模型。

从以上几种基本意向图示的分析,笔者发现这些基于人们认知体验的具体概念通过某种联想形成抽象的概念意义,而这种联想是基于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间的相似性以及相关性而形成的,由此可见,名言警句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名言警句意义建构的过程

三、隐喻的相似性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隐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认知方式,在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隐喻的研究各个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隐喻的运用就是以认知主体和语境为基础,以此喻彼引彼喻此;其理解过程主要是在矛盾中找到统一,化异为同,同中得义,这里的‘同’是指本体与喻体之间、适应语境的‘相似性’。”[4]所以,两事物间所具有的相似性是产生隐喻的关键,人们总是在不自觉中通过对比两事物,发现其相似性,并据此创建一定的联系。Davidson曾说:“一个隐喻使我们注意到在两个或更多个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 (常常是新奇的或令人惊奇的相似性)。这个司空见惯的正确观察结果导致(或者说似乎导致)一种关于隐喻意义的结论”。[5]所以,隐喻的相似性是促进意义建构的关键,也就是始源域概念的某些相关概念与映射域内的相关概念有相似之处,才形成了一种隐喻意义,才使得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呈现在人们眼前。

⑨【皮之不存,毛将安缚】(《左传·僖公十四年》)

释义:皮既然不存在,毛也无处依附。比喻失去了基本和根本,与之有关的事物也不复存在了。

⑩【冰河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王充《论衡·状留篇》)

释义:冰水冻结成冰不是因为一天的寒冷;土石积聚成山,不是因为一时的劳作。喻指某一情况都是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⑪【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吕氏春秋·尽数》)

释义:指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⑫【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僖公五年》)

释义:辅和车是相互依靠的,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少傅箴》)

释义:靠近红色的东西就会染成红色,靠近黑色的东西就会染成黑色。喻指人会因为环境的影响而变化。

从以上的例子中,例⑨中,在始源域概念中“皮”是“毛”存在的基础,以此映射概念域即任何事物生存都离不开基础。例⑩中冰水结冰,积土成山,需要日积月累这一特征与事物发展的经过也需要逐步发展这一特征有相似之处,从而形成隐喻。例⑪中以流水不断才不发臭,门轴不断转动才不会被虫蛀与经常运动才能保持活力的相似之处来进行隐喻。例⑫中辅和车的关系,唇和齿的关系和利害关系有相似之处。例⑬用靠近红色或黑色会受其影响来隐喻在不同环境会受不同影响,并产生深刻意义。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名言警句的哲理性意义是通过两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隐喻建构的,即通过对始源概念域中与映射概念域相似性的提取而产生隐喻,同时隐喻的相似性又满足了意义建构的需求,进而凸显语义,所以两者又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四、转喻的理想认知模型对意义建构的作用

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下,转喻被看作是一种语言之内的一种高效的认知段。Radden&Kvecses(1999)曾指出,“越来越明显地表明:转喻是一种可能比隐喻更为基本的认知现象。转喻可被理解为一种概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目标体”,在心智上可通过同一个ICM中的另一个概念实体即“转喻体”来理解。[6]与隐喻不同的是,转喻基于事物之间所存在的相关性,且发生于同一认知域内。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会受到突显原则的影响。在突显原则的作用下,人们就会更倾向于发现事物的突出特征,进而用最突出的特征来识别、理解这一事物。在认识和理解概念的过程中,转喻主要是以“部分代表整体”的认知方式来建构语义概念,即可用一部分来认识另一部分或整体,或通过整体来认识部分,这时人们往往通过某些具有显著的、易理解的、代表性的部分来认识整体概念,这时转喻是以某一个ICM为基础的,用典型的、突出的成员来代替整体,来凸显意义。

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诗经·王风·采葛》)

释义: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三秋泛指时间很久。

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释义:人消瘦了,衣带越来越宽松,我始终不曾懊悔,为了思念她,我宁可自己容颜憔悴。

例⑭“三秋”与“时间很久”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实际上的“三秋”是指三年的时间,但是在例子中代指时间长久。例⑮中通过“衣带渐宽”这一结果说明了“人消瘦”这一原因,因为人瘦了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衣带渐宽”,所以人们首先意识到的就是这一点。通过二者的相关性,使人们通过更显著、更易理解的角度去认识整体概念。

近些年,认知语言学已成为当今语言学领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理论基础。本文也基于名言警句语义产生的来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了我国古代名言警句建构语义的过程,并从隐喻和转喻的角度分析了其对意义建构的作用。

[1]陈原.名言和警句[M].北京:语文学习,1993.

[2]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李瑛.容器图示和容器隐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448-451.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Davidson,D.语言哲学[M].牟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Panther&G Radden.Metonymy inLanguage andThought[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1999.

Abstract:As a special language form of famous aphorism,it has a special function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writing expression.This article explore the famous aphorism is how to let people produc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using image schema explain semantic construction,and analysis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s of famous aphorism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Key words:famous aphorism;metaphor;metonymy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Aphorisms based on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Perspective

WANG Ming

(School of Literature,Jili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00,China)

H136.33

A

1671-1084(2017)04-0090-04

DOI 10.16221/j.cnki.issn1671-1084.2017.04.020

2017-03-23

王明,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警句名言隐喻
名言警句的神反转
也说诗词警句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名言警句要记住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名言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名言趣画
读名言 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