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向红
浅析基于儿童创新素养的“活”角色游戏建构
文 王向红
创新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素养,已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与重视,所以创造教育也正从学前教育的“边缘”迅速走向“中心”位置,渗透到儿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角色游戏作为儿童一日活动中所喜闻乐见的游戏,如何去有机地渗透、融入创造教育,孕育儿童的创新素养,成了当前学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
幼儿园;创新;生活教育;角色游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这新的学理与方法,暗示我们角色游戏的架构要以儿童的需要与发展为主旨,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活”精神为指导,去萌生儿童创新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通过扮演角色,去模仿、想象并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儿童在角色游戏中,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游戏材料,去发挥想象,能动地扮演角色,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儿童进行角色游戏的水平与质量。根据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优选“活”游戏材料,成了开展角色游戏的序曲。
(一)富有童趣有新意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让儿童在美的、宽松的、快乐的情境中,通过发展想象力来培养创造力。”鲜活灵动、富有童趣的材料为儿童营造的就是一个美丽而富有情趣的情境,绚丽的发卡、精致的小锅、咔嚓的小剪刀等,这些情境中的每一个材料都能激起儿童游戏的遐想与欲望,他们会忍不住戴上这些头饰或拿起小锅、举起剪子,想象自己已然成了某位明星、厨师或理发师,在与角色的共鸣中,放飞想象、孕育创造。
当然,再多、再美的材料若长期一成不变,也会让儿童产生审美疲劳或游戏倦怠,提不起游戏热情。有时他们即便在像模像样地游戏,但由于缺少内在情感的驱动,也会行为麻木被动、缺乏创新。所以角色游戏的材料要定期更换,有时还要根据情节的推进,及时予以补充、更新,以此来激发儿童进行角色游戏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推陈出新。
(二)质地轻便呈动态
儿童在角色游戏中,反映的是他们自己对生活的印象,所以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创新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区域内的材料要具备移动式、可拼组式的特征,以此来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比如,橱柜下面最好能有滑轮,便于儿童移动重组,其他的“锅”“盆”“镜子”“椅子”等也都不能固定在某一位置,要轻便、可移动的,让儿童可以根据情境发展随时搬动或重组这些游戏材料,产生创新性游戏行为。
(三)简单朴实富想象
随着游戏情节的发展和内容的丰富,儿童可能需要借助更多的游戏材料进行创造表现,而这些材料不可能在游戏之初就悉数备齐。南京师范大学刘晓东博士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儿童就其天性而言,是一个具有天赋的小小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者。儿童的世界是艺术的、梦想的、游戏的世界,是生机勃勃、多彩多姿的世界,是比成人的客观世界还要宏富的、充满无限趣味的世界。”所以角色游戏中的材料除了鲜艳夺目、富有童趣外,还可以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朴实物品,这些原型材料可以让儿童在角色游戏中大胆想象,在补缺材料不全的同时,发展儿童的创新思维。如,一个保鲜膜纸管在角色游戏中,极可能成为儿童眼里的金箍棒、电警棍,抑或是一棵小树苗。
“行是知之始”,要形成儿童的创新素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做,在做中学,做中求真知。陶行知认为“做”不仅指行动意义上的做,还包括思想意义上的做,即劳心,是劳力上劳心,是行动与思想的融合。所以,在角色游戏中孕育儿童的创新素养,教师就要让儿童成为有生命价值、独立思想的“活”角色,在尊重儿童立场中,让儿童成为游戏的主体与主角,自主地去设计方案、生成情节、分配角色、表演角色。
(一)方案设计无预设
儿童每天的生活经验都在不断刷新与发展,有时他们经历的、关注的一些社会角色还可能是我们老师未发现、未在意的。所以对于每一次角色游戏主题的选定,教师万不可事先预设,而一定要尊重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启发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游戏主题。同时对于游戏所需的材料、人数等也都要引导儿童自主设计、选择,给足儿童游戏的时间与空间,让儿童去问,去想,去设计,在真正的探究与合作中创新方法,增强创新素养。
(二)情节内容无模式
角色游戏的情节必须借助儿童的生活经验,而且每个儿童对每个角色的社会生活也有不同的认识与想法。所以儿童在进行角色游戏过程中,切忌用“大一统”的思想,让全班孩子在扮演某一角色时,都做一样的活动,而禁锢住儿童的思维,束缚他们的想象。教师要在充分观察、了解儿童的基础上,启发他们根据已有经验,在现场能动地生成游戏情节,在内容的丰富与完善中,扩散思维,大胆创造。
(三)角色扮演无限制
儿童在角色游戏中的身份必须来自他们自己的内需,而非教师的指派。这种由儿童自我选定的角色,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淋漓尽致地表演、发挥、创造。但有时随着游戏时间的推移,他们往往会生成新的游戏需要,或者对已经扮演的角色产生厌倦,这时,教师要给予儿童充分的空间,允许他们创想办法,或与人交换角色,或赋予角色新的任务,从而改变游戏内容。比如扮演“收银员”的角色,孩子们起初会因为收发“人民币”而乐此不疲,但玩过一阵后,可能就会被机械的动作所困扰。这时,教师就要赋予它改变角色的权利,引导他们想出办法,来解决困境。如:“收银员”下班了,要换另一个“收银员”;双休日到了,银行停止营业;启用自动存、取款机,无需“收银员”一直坚守岗位等。
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在角色游戏中,儿童对角色的表现、创造根源于教师对角色的认识与理解,所以教师要紧随儿童的认识特点,给予合理引导。在引领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儿童的发展,又要关注个体差异,力求让每个儿童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最佳发展。
(一)创意评价重肯定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是人们接受信息的“阀门”,只有充满肯定、赞许的氛围才是激发学生打开这一“阀门”,乐此不疲进行学习的法宝。儿童在进行角色游戏时,有时为了某种出新,可能会无意损坏材料或影响了他人。教师要用对职业的敏锐视觉从众多信息中,捕捉到值得点赞的创意行为或创意思想,然后及时分享,肯定、扩大儿童创造性成绩,进而促进、引发更多的创造性行为。而对于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现象则采取弱化手段,点到为止,切忌过分打击,影响了对创意行为的肯定。
(二)创意指导重个别
一百个儿童就有一百种语言,每个儿童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有的张扬活泼,有的内秀腼腆,所以他们在角色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意表现与创意思想也不尽相同。陶行知说:“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活”人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个体,所以教师要秉着对儿童的敬畏心理,为不同儿童树立不同的创意目标,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真正让每个儿童在角色游戏中都能感受到创意的乐趣与快乐。
(三)创意分享重情境
角色游戏最后的经验分享是提高游戏质量的点睛之笔,既是本次游戏的尾声,更是下次游戏的起始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所以要重视最后的创意分享活动。而情境是儿童获得认识与理解最好的土壤,所以,若采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再现儿童的某些创意行为,则会加深儿童对创意行为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强化创意意向,将无意创新转为有意创新,为今后的游戏创造指引方向。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幼儿园)
[1]王灿明,陈爱萍,尤素敏.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与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李吉林.情境教育精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