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特·兰堡的审美救赎

2017-11-01 20:21陈亚建

陈亚建

(南京大学 金陵学院,江苏 南京210086)

冈特·兰堡的审美救赎

陈亚建

(南京大学 金陵学院,江苏 南京210086)

图1 冈特·兰堡

冈特·兰堡的招贴作品以深邃的思想性和浑厚的力度享誉世界,他强调审美的救赎作用,强调设计的道德与情怀,在精准传达的基础上表达了对社会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终极关怀。他的创作赋予了招贴广告强烈的人文性和艺术性,让如昙花一现的招贴画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他是如何突破广告主题的限制,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种做法对于招贴而言有什么意义,对今日的平面设计又有什么启发?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他的招贴世界,一探其中的奥秘。

冈特·兰堡;招贴艺术;审美救赎;道德责任;日常生活;人文关怀

前言

在20世纪60—90年代所有知名的设计群体和个人中,来自欧洲的“视觉诗人”因拒绝将设计当作商业的附庸,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形态和观念立场而特别引人注目。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他们把设计当成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的创作活动,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使招贴具有了很强的观念性与艺术性。

冈特·兰堡(图1)是视觉诗人派设计大师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1938年出生于德国小镇诺伊斯特里茨,1963年毕业于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AGI会员。曾担任卡塞尔综合学院的教授,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并在该大学副校长位置上退休。作为德国当代最富盛名的设计大师,他获得过包括波兰华沙国际招贴节、芬兰拉赫蒂双年展、法国肖蒙招贴双年展、纽约的艺术指导俱乐部、莫斯科国际双年展在内的几乎所有重量级的国际级招贴节的金奖。因招贴设计的杰出成就,他与美国的西摩·齐瓦斯特和日本的福田繁雄,被人们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冈特·兰堡从事平面设计超过50年,先后为费舍尔出版社、法兰克福剧院等著名的文化机构贡献了许多杰出的招贴作品。在定义自己的工作时,他曾说:“图形设计师是这样的一些职业工作者,他们通过一种形态的变化将某种社会事物浓缩成一种视觉的符号,标记和代码,而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或文化运动价值的东西,并以此来表现任何主体。”[1](P03)可以说,在现当代众多的平面设计师中,冈特·兰堡是特别有“情怀”的一位,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真诚地倾听自己的内心的声音,更勇于在作品中表明自己的政治观念与意识形态立场,毫不在意这样可能带给他伤害。

众所周知,广告设计并非艺术创作,设计师不可能像艺术家一样可以自由地选择题材、方法和诉求,他是如何能超越主题内容的限制,在作品表达自我的认同,将精准传达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的呢?通过研究冈特·兰堡50多年来的作品,我们发现,他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实现其创作理想的:首先,他通过营造诗意的审美意象,呼唤人们过一种艺术的生活;其次,批判社会与人性中的丑恶,推动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再次,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赋予平凡的日常生活以尊严;最后,他力图唤起人们对人性的关怀,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关于这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我们将在下面一一展开。

一、营造诗意的审美意象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行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荷尔德林以一个诗人的直觉与敏锐,意识到随着科学的发展,工业文明将使人日渐异化。而为了避免被异化,因此他呼唤人们需要寻找回家之路。海德格尔则更进一步地认为,人应该具有审美的眼光,并且过艺术的生活。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心胸看待世界,照亮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体验它的无限意味和情趣,回到人的精神家园。这种诗意和情怀,存在于所有人的内心深处,而冈特·兰堡则成功地通过具体形象的图形准确将它从人们心底激发出来,让人在观看招贴之外,感受到生活中被人们视而不见的美,从而达到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情操的作用。

《费舍尔》出版社系列招贴是冈特·兰堡诗意的审美意象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图2)。在双方合作的十多年时间里,他为该社创作了数十幅非常优秀的招贴。在他笔下,普通不过的书籍产生了类似于巨型建筑一般的纪念碑性,这些书沐浴在静谧的光辉里,散发出神圣的灵晕,它们矗立在观众的眼前,让人赞叹不已。通过聪明的视觉关联,兰堡将书籍形象与人们对知识、智慧、自由的构想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它们或是灯与影、或为光与窗,强烈的光将书塑造为具有凝聚力的场域,强烈的光线让人仿佛进入了哥特式教堂,看到了伦勃朗的油画,而书则变成了祭坛上的圣物,在光的笼罩下熠熠生辉。费舍尔出版社系列作品不仅出色地完成对出版社的形象塑造,它们也将冈特·兰堡心中书的神圣地位精准地传达出来。它们是意念中浪漫的诗意空间,栖居在这样的空间里,可以使人忘记外面世界的纷扰,同时也可以使人的心智和境界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谈到它们的创作时,兰堡说:“我问自己:书究竟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作用?我该如何来表现书的美德和特性?那些作品正是在这一连串的问题和遐想中诞生的。一只手从书中伸出,在写“S.Fischer”这几个字,我感到颇有几分文学味儿。书上有书,许多书就这样一本一本地问世了。这在暗示出书的过程。书上开着窗户的广告画是要表示:书也是一种发光的能源形式。《圣经》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作品也如此。”[2]

除此之外,《小夜灯》(1987年)、《布商大厦管弦乐团》(1993年)、《门德尔松》(1993年),《和平图像》(1995年)也有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这些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在干净的形式与巧妙地创意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作为优美风格的典型,它们的画面构成简单明了但却充满了诗意,让人过目难忘。

二、抨击丑陋的社会现实

作为西方社会的左派知识分子,冈特·兰堡对处在社会中下层人民的利益极为关注,他对因强调自由和竞争而导致社会各阶层的平等的缺失感到极为愤慨,对因此暴露出来的人性的丑恶、社会的不公更是不能容忍。于是,他在招贴设计中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不遗余力地对之进行批判。在他看来,所谓的民主政治并非完美无缺的,它一样具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他所在的德国也有很多问题,而要建立一个更具有公平正义的社会、塑造一个更具正义感的得到责任感的人,首先就是要对当时社会中这些丑恶的现象作斗争。招贴《乌合之众》系列(1960年——1961年)、《政治迫害》(1962年)、《这时候飞往河内》(1968年)、《利己主义者》系列招贴(1967-1969年)等,是早期直面现实的批判类型的作品典型。20世纪70年代之后,日趋成熟的冈特·兰堡逐渐放弃建立在简单了的是非判断基础上的激愤表达,转而采用了更加理性客观的方式明事说理,把判断的权力还给观众。经典戏剧《奥赛罗》招贴(1978年)、《哈姆雷特机器》招贴(1980年)则是成熟时期冈特·兰堡的批判性作品的代表。

图2 《费舍尔》出版社系列招贴 1979年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大约写于1603年。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因轻信妻子与人私通的谗言,在愤怒中将其杀死。当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妻子苔丝狄梦娜身边。在《奥赛罗》招贴(图3)画面中,一幅黑人的脸部特写化为一张碎纸片凄零飘落在铁丝网上,表面上看他是为了表现了这个因嫉妒而失去理智,从而将自我毁灭的黑人将领的形象,实际上他通过这种形式隐喻德国社会一个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排挤与敌视非雅利安血统的外国人。在铁丝网的后面是几排楼房,这正是法兰克福的一个社会斗争焦点,投机商意欲买断这块地皮并拆除这片房子,当地居民与学生游行示威反对投机倒把,高呼要住房,最终导致了警察的镇压。在此,冈特·兰堡把经典悲剧与灰色的社会现实浑然天成地经营于一体。就这样不经意表达出他强烈的民主立场与左翼思想,对现实世界的旁敲侧击,一针见血。而采用的艺术语言又是如此地感人至深,每每当他的作品出现在街头时,都会勾起路人的强烈共鸣与长久伫足。岗特·兰堡说:“这些戏剧招贴对于经历过大学生革命运动的几代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纪念品。在招贴中又找到了他们的祖国,找到了他们长大成人的城市。”[3]

实验戏剧《哈姆雷特机器》是海纳·米勒导演创作的著名后现代主义的杰作。海纳·米勒在这部戏剧的剧本里彻底否定掉线性的时间观,借剧作法表达了他对线性的历史进步论、历史进步的基本模式否定的立场。冈特·兰堡为这部戏剧创作了一幅极富哲学意味的招贴(图4)。这张以双重否定的方法塑造的画面,正如这部改编戏剧本身矛盾的结构一样,这个在墙前撕掉自己面部图像的人,似乎代表了对现实的某种否定和决裂。值得指出的是,这个人物的形象并非是传统戏剧中那个在坚定或软弱、高贵或卑怯、激愤或癫狂之间挣扎的哈姆雷特,而是一个背负着文明废墟、喋喋不休说着蠢话的当代知识分子。招贴非常完美地表现了现代社会人性的存在与虚无,将这部戏剧最主要的诉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张招贴体现了冈特·兰堡深厚的哲学修养和高超的图形智慧,他成功地将复杂的哲学观念变成了人人都可以理解的观念图形,让人们在解读图像时对历史与时间、理想与现实产生深度的思考。

图3 《奥赛罗》招贴 1978年

图4 《哈姆雷特机器》招贴 1980年

图5 《你的婚姻》招贴 1967年

从早年间的单纯直白正义感表白到中年后鞭辟入里的剖析人性,冈特·兰堡对各种丑恶的批判不遗余力。他认为,消灭这些丑恶的社会现象是建立一个更加完善、更具公平正义感的社会的基石,只有彻底否定人性中的阴暗,才有可能塑造出更加完善的人。在他的招贴画面中,那些和我们一样普通的人,他们的遭遇、命运也可以不同的方式降临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这些招贴悄悄地将命运共同体的观念传达给了人们,于是在潜意识里,完成了与我们情感上的交流。它们出现在德国街头,对现存社会秩序形成了激烈的挑战。

图6 《兰堡招贴展》 1988年

三、赋予日常生活以尊严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被各种琐事所羁绊,蝇营狗苟于各种利益往来。他们的眼睛直视前面,大步前进,却往往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忽略了生活本身的意义。在这个奔腾不息的年代里,再难有人将目光停留或向后回望,从平淡的生活中感受时光流逝,发现日常生活的尊严了。在冈特·兰堡的招贴里,我们发现了许多极不起眼的宵琐之物被以极其夸张的方式放大处理,它们以一种压迫的方式向人们的眼前逼近,令对生活麻木的现代人目瞪口呆。他通过视距的改变与视角的转移,将人们熟视无睹之物,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拉近到人们眼前,在以隐喻或象征的表达之后,提示人们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无论是出芽的土豆、胡萝卜、苹果,还是萝卜、菜花,或是平凡的路人、一本书、一张椅子都能在他的手中变腐朽为神奇,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在1967年的这幅《你的婚姻》的招贴(图5)中,冈特·兰堡使用了来自厨房的生活智慧演绎了关于人在婚姻生活与各自扮演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婚姻和这两个都被切掉一块以便于互相之间更好地结合的两个苹果一样,唯有双方都能牺牲掉一些棱角,同时保留开放的接触,才能使婚姻生活更加地稳固和幸福。在他的眼里,简单的生活中往往蕴藏着深刻的哲学智慧,而所有貌似复杂的事物其实背后只是一些非常简单的道理。在这幅招贴中,它直接告诉人们:“要有好收获,必须勤施肥”。

土豆是冈特·兰堡多次使用的元素,其中以1988年《招贴展》系列(图6A、B、C、D)最为著名,这是冈特·兰堡在威斯巴登博物馆的展览招贴。在这个系列作品中,四只土豆被削皮或剖开后从切面进行着色。这些经过分解后的形体保留事物基本外观又暴露切面了的明亮鲜艳的色彩,意味着朴实的个体也可能拥有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平凡的世界背后也隐藏着你没有发现的精彩。他的土豆系列作品,不仅震撼了人们的视觉神经,也让人们的心灵经历了强烈的冲击。这种点石成金、捏沙成塔的本领让人们赞叹不已。

冈特·兰堡将日常生活里的智慧成功地运用到了招贴设计中,让他的招贴具有很强亲和力。许多人们生活中熟视无睹的寻常物被搬上了画面,化生为各种艺术形象,揭示了平凡的日常生活蕴含着不平凡的意义。他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人们这些看起来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都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它们塑造了我们生活的形态,主导了我们的个人面貌、气质的形成。反过来说,许许多多看似复杂的东西其实背后的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你愿意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它。

四、给予人性终极的关怀

上世纪70年代之后,冈特·兰堡的作品中对人性的思考逐渐多了起来,他不再以简单的是非来评判事情,而是对人物性格和命运中无法克服的矛盾冲突多了份思考,一种悲天悯人的情绪逐渐在作品中流露出来。他认为,每个单独个体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无论如何,个体生命的自由和生活的幸福必须得到充分的保证,失去了这点,任何法律、制度都会失去存在的价值。戏剧《安提戈涅》(1978年)、《非洲轮盘》(1988年)、《和平》(1995年)、《首先应该注意到的阴影》(1996年)、歌剧《安德烈·谢尼埃》(2007 年)、《尼伯龙根》(2012年)等招贴,都是这种思考的结果。

图7 戏剧《安提戈涅》 招贴 1978年

图8《安德烈·谢尼埃》招贴 2007年

安提戈涅是希腊神话中底比斯王俄狄浦斯之女。其父在证实自己杀父娶母之后,刺瞎双目,外出流亡。她随侍盲父前往达科罗努斯。后回国,因违反新王克瑞翁的禁令,埋葬阵亡的兄长,被幽禁于墓穴。与她相爱的克瑞翁之子海蒙赶至墓穴营救,见她已自缢身死,亦随之殉情。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据此写有悲剧《安提戈涅》。在冈特·兰堡设计的这幅招贴(图7)中,在荒凉的旷野上,一把孤独的椅子烈焰腾空,映衬着落日的余辉,照亮了天空和地面。这把燃烧的椅子让人进一步联想到国王的宝座,权力的象征。冈特·兰堡想让人们知道,如果没有了人,人没有了亲情,所有的权力、地位都将随着这把火消失殆尽。其实这把椅子只不过是一张普通的厨房餐椅,但在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情境中,它传达出了完全不同于平时的语境,腾腾烈焰让人让人心绪难平。其实这部关于亲情与权力斗争、良知与法律的戏剧和革命并没有多大的关联,我们只有在了解这部戏剧的梗概之后,才能获得对招贴准确的看法,并对这部戏剧中悲怆感同身受。

历史上真实的安德烈·谢尼埃(1762-1794)是法国18世纪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受1789年大革命的感召投身于政治,后因反对血腥暴力,反对处死法王路易十六使他遭到激进的雅各宾派的记恨,终于在1794年7月25日被送上断头台。而短短几天之后的热月政变使雅各宾派倒台,处死谢尼埃的罗伯斯庇尔等人同样被送上断头台。《安德烈·谢尼埃》歌剧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爱人从意外相识,到为了爱放弃逃跑直至共赴断头台的故事。在这部爱情战胜死亡的浪漫主义歌剧的招贴中(图8),冈特·兰堡用率性的涂抹方式描绘了一只被斩断的拳头,挥落间血色拖曳。他想让人们知道,革命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意味着必须有人要为此流血、有人要失去生命。这幅招贴画的背景像时代的狂流奔突,风雨将至时的狂乱,前景的断手血花飞溅,但是你并不知道它属于谁。冈特·兰堡把这个复杂的故事精炼为一个符号,他用这个卑微的个体的命运折射出时代的风起云涌,同时也表现暴风雨来临时个人生命的脆弱。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命运的曲折轮回似乎都可以在这个简单的画面中得到解释。这张招贴的创作反映了作者对戏剧内涵深层次的思考,其悲天悯人的情怀跃然纸上。

人的尊严和价值,人格与个性的发展,是任何社会改革、管理、教育的基础,它超越社会制度和党派利益,而艺术作为一种能够改变意识和组成新的知觉形式的工具,艺术家应该从审美之维去积极探求这种普世价值的实现的方法。对此,冈特·兰堡曾说,他对设计有着一种“道德上的责任。[2]在他看来,招贴这种大众传媒必须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包括用艺术的美去照亮生活中阴暗,也包括需要为人们提供一个清醒并富有远见的观察问题的视角,从而达到影响人们行动、改变世界的目的。

结语

冈特·兰堡的作品深沉厚重,对比强烈,有非常阳刚、智慧的个人特征,与他本人的性格特点极为相似。作为二战期间出生的一代人,冈特·兰堡对人世悲苦、世事艰难有深刻体会,对世界和平、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性关怀的渴求也比一般人要强烈得多。这种强烈的情感和严肃的思考常常超越题材限制从画面中散发出来,与观者形成了强烈的共鸣,成为其作品中真正的核心力量所在。正是因为有了像冈特·兰堡这样设计大师们精彩的创作,才使得招贴画得以超越商业附庸,具备了和严肃的艺术作品一样社会地位,让这种原本只属于街头的作品得以被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收藏、展出。同时,他们这种与时代共呼吸、同命运的做法,也使得招贴这种街头艺术充满了人情味,人们可以通过它交流思想和感情,而不是仅仅获得一些简单信息。

我们从不怀疑,在招贴这种讲求艺术效果的媒介里,画面的形式感非常重要,但是冈特·兰堡却对画面的编排等细节问题并不十分在意,对他来说,解决人的精神和智性的问题比形式问题的更加重要。比较而言,今日大部分设计师似乎既缺少这样的情怀,也缺少思考的动力,设计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件任务,他们更愿意快速高效地完成它而不是花很多的时间去酝酿、思考、打磨自己的作品。久而久之,他们逐渐都变成了形式主义者,画面做得越来越漂亮,但却显得越来越轻浮,失去思想内涵的支撑,这些令人炫目的形式感就像言辞华丽的空话、废话一样令人生厌,不幸的是这样的方法和理念在当下已经成为了主流。也许,用今人的眼光看来,冈特·兰堡所坚持的理念与方法似乎显得过于沉重,这样费时费力的创作既不能多赚一分钱,也不能使生活更轻松一点。但是,抽离了设计中的理想和情怀,让它变成徒有其表的虚张声势,这种无病呻吟只会让招贴显得面目可憎。今天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地重读大师的作品,重提设计的责任与担当,并非只是不合时宜的矫情。

[1] 林家阳,车其.冈特·兰堡5[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

[2] 冈特·兰堡.设计改变生活[EB/OL].(2011-08-05)[2017-01-15]中国设计教育网http://www.designedu.cn/showposts.aspx?columnid=118&id=1557.

[3]重新看艺术的博客.老师(冈特兰堡)的自述[EB/OL].(2010-05-28)[2017-01-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304f690100ikpp.html.

J01

A

1003-9481(2017)01-0012-06

江苏省2014年度高校“青蓝工程”项目

陈亚建(1976- ) ,江苏连云港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