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齐威王朝周事件与稷下学士对周王室文献的整理

2017-11-01 16:59付希亮
管子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齐威王周礼学士

付希亮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稷下学研究

论齐威王朝周事件与稷下学士对周王室文献的整理

付希亮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齐威王朝周之事,见于《史记·六国年表》。刘宋时代裴骃《集解》在“周烈王六年”一栏中加入了“齐威王朝周”的记载。这一事件在《战国策》所记载的“鲁仲连义不帝秦”之事中又被提到。在鲁仲连看来,齐威王朝周之事像个闹剧。他很无聊地带领一帮诸侯朝见周天子,引发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虚妄幻觉,从而给自己招骂,使自己成为天下人的笑料。关于此事,学界未有人予以关注和研究。据考察,齐威王朝周事件发生的动力来自稷下学士们。享受优厚待遇、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齐国稷下学士们特别需要解决文献材料不足问题。他们鼓动齐威王朝周以获得国际名声,从而使自己获得抄录周王室图书馆所保存历代文献的目的。齐稷下学士们对抄来的历代文献进行整理、加工。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尔雅》《司马法》《周礼》《逸周书》等文献典籍,都与齐稷下学士有密切关系。若非稷下学士对周王室所保存的历代文献的整理、加工和传播,这些宝贵文献很难逃过秦朝暴政和秦末战火。

齐威王朝周;稷下学士;周王室文献;先秦文化典籍

齐威王朝周之事,见于《史记·六国年表》。刘宋时代裴骃《集解》在“周烈王六年”一栏中加入了“齐威王朝周”的记载。这一事件在《战国策》所记载的“鲁仲连义不帝秦”之事中又被提到。在鲁仲连看来,齐威王朝周之事像个闹剧。他很无聊地带领一帮诸侯朝见周天子,引发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虚妄幻觉,从而给自己招骂,使自己成为天下人的笑料。关于此事,学界未有人予以关注和研究。

笔者在研究《左传》的作者和成书过程中发现,《左传》以及《周礼》《司马法》等文献的成书,都与战国中期齐国稷下学宫的学术繁荣有关。他们所使用文献涉及到的社会历史知识非常广泛,远非齐鲁两国官方所能提供。联系到《庄子》所记载的孔子藏书于周室,以及儒家学派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观书周室的记载,笔者推断稷下学士们所使用的文献来自周王室。而《史记·六国年表》关于齐威王朝周的记载,显示出齐国稷下学士得到周王室文献的途径。就是这帮学士推动了齐威王朝周。他们带着自己的学生作为齐威王的随从,在征得了周天子许可后,得到了大规模抄录周王室文献的机会。他们回到齐国后,把周王室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加工,并将之传播于天下,结果使周王室的文献免于全部毁灭于秦朝暴政和秦末战火。

一、齐威王朝周事件

《史记·六国年表第三》记载:“《集解》徐广曰:齐威王朝周。”[1]718此年为周烈王6年,即公元前370年。《史记》中的《集解》是刘宋时代裴骃所作。这里所提到的徐广,为东晋史官,官至秘书监,刘宋初年为晋室遗老。《晋书·徐广传》记载:“世好学,至广尤为精纯,百家数术无不研览。……义熙初,奉诏撰车服仪注……十二年,勒成《晋记》,凡四十六卷,表上之。”可见,徐广是见闻广博的人。齐威王朝周之事,定有史料传至东晋,为徐广所见。

无独有偶,《战国策·赵策三》记载了鲁仲连义不帝秦之事,其中也记载了鲁仲连所言齐威王朝周之事:“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居岁余,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斮之。’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可见,齐威王确有朝周之事。徐广所言,确定了其朝周的时间。

春秋时代,诸侯国国君很少这样大规模朝见周天子。晋文公帅诸侯朝周襄王于践土,也是那个时代少有之事。战国时代,周天子的地位更加低落,更没有诸侯国前来朝见。齐威王之所以朝见周王,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田姓齐国国君为了赢得名义上的合法性。齐国本是西周初年周天子所封的姜太公的国家,姜姓才拥有齐国政治上的合法性。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卒,篡夺齐国政权的齐桓公田午遂并齐而有之,太公望之后绝祀。田氏本来是陈国的贵族,因陈国内乱而逃到齐国,其姓为妫。战国时期,田午之姓田,乃是纪念其故国陈国。齐桓公田午及其子齐威王因齐虽然拥有了齐国政权,但其权力是篡夺来的,不具有名义上的合法性。怎样能让田氏获得合法性呢?齐威王的谋臣给齐威王出主意:只要能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其他诸侯国就没有理由说三道四了。而朝周之事不难行。周天子名义上是天下之君,实际上只是一个又穷又小的国家的君主,几百年来很少有诸侯国去朝见。东方大国齐国带领一帮中小诸侯国去朝见,周天子肯定非常欢迎,肯定乐意给予其合法性。这是齐威王本人朝周的原因。

第二是齐威王手下的智囊团稷下学士们为了获得从事学术研究的历史文献而鼓动齐威王朝周。齐桓公田午篡夺了齐国政权之后,创办了稷下学宫,目的是收买人心,加强其政权的合法性。《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稷下学宫的学士们名义上是上大夫,但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专门讨论国家大政以及学术问题。即“不治而议论”。齐国“赐列第”,给了他们丰厚的俸禄,不仅够其家庭享用,还可以分给其亲族、朋友和弟子。孟子见齐宣王,齐宣王欲聘孟子为稷下学士。《孟子·公孙丑下》一章记载齐宣王之言:“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这大概就是稷下学士的待遇。这些稷下学士们拿着丰厚的俸禄,住着豪华的房子,还不用处理具体政务问题,于是各国有思想的知识分子纷纷来到齐国,专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这些学士要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光靠他们耳闻目睹所得到的生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丰富的历史文献供他们参考。鲁国、齐国等都有历史文献,但数量都有限。而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地方,就是洛阳周王室的各类史官所管理的文献宝库。孔子就曾利用与老聃的关系,到洛阳文献库查阅资料,写书授徒。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记载:“沈氏云:‘《严氏春秋》引《观周篇》云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2]13这些稷下学士,想通过齐威王朝周这次政治活动的机会,得到周王的官方许可,到周王室史料库大规模抄录文献。

二、齐稷下学者对周王室文献的整理和加工

齐威王朝周,稷下学士可能去了很多人。他们按照自己的趣味,分别抄录了史学、兵法、礼仪、官制、医学等多方面的数据。这些资料最后在齐国被整理成书并传播开来,为各国知识分子所共同接受。笔者之所以有此观点,是因为当今文献研究和考古成果表明,今天所见许多先秦历史文献,大多都是战国中期,公元前350年到前221年间整理出来的,都与稷下学派有关。

《尔雅》研究表明,此书的成书与稷下学士有关。何九盈先生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提出:“《尔雅》当成书于战国末年,它的编纂人是齐鲁儒生。”“二是(《尔雅》)在释‘九州岛’的称谓时,没有‘梁州’,梁州是秦通巴、蜀之后才有的称谓,除《禹贡》外,《周礼》《吕览》都无梁州,也可说明《尔雅》成书当在秦通巴蜀之前。”[3]19,23《尔雅》中有“齐曰营州”[4]188。这说明《尔雅》完成于战国稷下学士之手*《列子·汤问篇》的创作情况与之相类似,可供参考。其作者观察天下的立足点在齐国。此文献中的记载“犹齐州也”“朕东行至营,人民犹是也。问营之东,复犹营也”“齐州珍之”“渡淮而北而化为枳焉。鸲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矣”“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7,148,158,163页)。。

古代兵法《司马法》也完成于齐威王之时。《隋书·经籍志》记载:“《司马兵法》三卷,齐将司马穰苴撰。”又载:“自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先王制其夫妇、父子、君臣、上下、亲疏之节。至于三代,损益不同。周衰,诸侯僭忒,恶其害己,多被焚削。自孔子时,已不能具,至秦而顿灭。汉初,有高堂生传十七篇,又有古经,出于淹中,而河间献王好古爱学,收集余烬,得而献之,合五十六篇,并威仪之事。而又得《司马穰苴兵法》一百五十五篇,及《明堂阴阳》之记,并无敢传之者。”在这里,《隋书》将《司马穰苴兵法》与《明堂阴阳》等官制礼乐之书并论,可见此书不仅是兵书,而且还带有官制和礼乐典籍的性质。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了司马穰苴的生平经历:“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田穰苴被擢为将军之后,齐景公宠臣庄贾因迟到违反军法被处斩,齐军军威大振。晋、燕皆退军,齐国收复了其被侵占的土地。罢军之后,齐景公尊田穰苴为大司马。“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田乞、田豹之徒由此怨高、国等。其后及田常杀简公,尽灭高子、国子之族。至常曾孙和,因自立为齐威王,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诸侯朝齐。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太史公曰: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襃矣。若夫穰苴,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世既多司马兵法,以故不论,著穰苴之列传焉。”

从这个传记可知,司马穰苴为田氏,是春秋齐景公之时人(约前550—前490),从微贱被擢拔为将军,一仗没打就成就了其功名。其名声到一百多年之后,战国齐威王(前378—前320年)之时才闻名天下。从此传记可知,《司马法》一书实际上是古代的兵法之书,司马迁的评论是:“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襃矣。”可见此书乃规模闳廓深远的三代兵法之书,与小小的齐国、小小的田穰苴并不相称。“若夫穰苴,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此书乃周王朝司马之官所掌的兵法之书,不仅谈征伐,还谈礼乐,规制宏大。此书到齐威王之时才得到整理,田穰苴之事被附于后。可见《司马法》一书的材料来自周王朝司马之官,是战国时期齐威王的大夫整理出来的。

《周礼》一书的编撰也与齐稷下学士有关。关于《周礼》的成书年代,学术界有西周初、西周末、战国、西汉初、西汉末五种观点。钱穆《〈周官〉著作时代考》,分析了《周礼》祀典、刑法田制等所反映的思想,证明此书作于战国[5]。杨向奎《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年代》,指出《周礼》中存在夏正和周正两种历法,反映了春秋战国时的真实情况,不可能是秦汉以后的伪造,判定其出于齐国有儒家气息的法家[6];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的出现》,从此书重视颁法、读法等,推断其出于齐国的法家[7];郭沫若《周官质疑》,认为此书并非出自周公,而是荀子弟子之所为[8]129;彭林《〈周礼〉成书于汉初说》,主张《周礼》成书于汉初[9];徐复观之《〈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认为《周礼》出于王莽、刘歆伪造[10]203;前人的研究,刘起釪先生的见解更为公允,他在其文章《〈周礼〉真伪之争及其书写成的真实依据》中提出,《周礼》系依据承自西周的春秋时期周、鲁、卫、郑官制撰成,此书最初作为官职之汇编,至迟必成于春秋前期[11]642。张亚初、刘雨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提出,“完全肯定和基本否定《周礼》,是两个极端,都是不妥当的。……总计《周礼》三百五十六官有九十六官与西周金文相同或相近。这说明《周礼》中有四分之一以上的职官在西周金文中可找到根据。有如此众多的相似之处,无论如何不能说成是偶然的巧合,只能证实《周礼》一书在成书时一定是参照了西周时的职官实况”[12]141。可见,此书原始材料来自西周和春秋时代。

《周礼》完成于战国时代,是齐稷下学士为规划未来的天下统一制度“王制”而编成的。《周礼》与《管子》所记载的内容相似或相近。《周礼》六官是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管子》中六官为天官当时、地官廪者、春官师士、夏官司徒、秋官司马、冬官李。《管子·五行》记载:“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大常察乎地利,故使为廪者:奢龙辩乎东方,故使为土师,祝融辩乎南方,故使为司徒;大封辩于西方,故使为司马;后土辩乎北方,故使为李。是故春者土师也,夏者司徒也,秋者司马也,冬者李也。”《周礼》六官格局源自《管子》六相。因为《管子》这段话目的是说明黄帝当政之时主要大臣有哪些,顺便提到了六相之官名。不像《周礼》专门讲六官,将六官列为一书的纲领。

《周礼》中的乡遂制度与《管子》的乡里制度相像。《周礼·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三日,乃致于朝,然后听之。”《管子·中匡》:“于是死罪不杀,刑罪不罚,使以甲兵赎。死罪以犀甲一戟,刑罚以胁盾一戟,过罚以金军,无所计而讼者,成以束矢。”战国时代,秦孝公用商鞅之法,制辕(爰)田。《史记·六国年表》记载:“(公元前350年,秦国)为田,开阡陌。”《周礼》也有这项制度。《周礼·大司徒》:“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可见,《周礼》吸收了《管子》的六相官制和战国时期易田制度的成分。

《管子》记载的并非全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之时所施行的制度,而是战国齐威王、宣王之时稷下学派借管仲之名为未来齐国统一天下而编写的一部王权制度。《礼记正义》卷四十三引刘向《别录》:“《王度记》,似齐宣王时淳于髠等所说也。”[13]1216《王度记》是齐国稷下学士淳于髠等所制作的未来帝国新制度。顾颉刚先生说:“我很怀疑《管子》一书竟是一部‘稷下丛书。’”“按‘地’与‘天’配是阴阳五行学说发达后的事情,‘四时’分配‘四方’则是五行学说发达后的事情。《管子》和《周官》中的六官以天地四时命名,分明是由于阴阳家和五行家们的鼓吹的结果。”[7]田氏被认为是黄帝之后,《陈侯因敦》记载:“其唯因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迩嗣桓、文。”他们要制定一套既根源于黄帝,又符合战国君权,还符合未来统一王权的制度。总之,《周礼》部分职官取自西周、春秋周、鲁、卫、郑四国材料,最终为战国稷下学士所编成。

《逸周书》是西周之书,也经过稷下学士的加工。此书今存59篇,从性质和内容判断,其一部分文辞古奥、叙事性强,记载西周之事,应该是为西周或春秋时期的历史文献。一部分文辞平易,记载治国方略,为战国文献。日本学者谷中信一《〈逸周书〉与〈管子〉的思想比较》中提出,二书在民众观、法律观上思想极其相近,不同于儒家、法家。二书承认民众求利的合理性,并予以奖励。“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关市平,商贾归之。分地薄敛,农民归之。水性归下,民性归利。”(《逸周书·大聚》)“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民之从利,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管子·形势解》)在对待利益上,孟子从“性善论”出发,主张舍利取义,称“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孟子·离娄上》);荀子从性恶论出发,依礼义矫正民性,按照等级来分配利益。《逸周书》和《管子》的主张不同于孟子和荀子。二书主张统治者应该制定民众所欢迎的法令,按法令为民众施利除害:“凡民之所好恶,生物是好,死物是恶。民至有好而不让,不从其所好,必犯法,无以事上。民至有恶而不让,不去其所恶,必犯法,无以事上。”(《逸周书·度训》)“人主之所以令则行,禁则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恶死,莫不欲利而恶害。故上令于生,利人,则令行;禁于杀,害人,则禁止。令之所以行者,必民乐其政也,而令乃行。”(《管子·形势解》)此观念不同于韩非。韩非批判这种“得民之心”政治观,认为民智犹婴儿之心,不足用,为乱之端[14]。这说明二书的思想相通,是比较独特的思想,可知《逸周书》的编成,与稷下学派有关。韩兆琦《评牛鸿恩教授新校注〈逸周书〉》:“本书通过文献比较,牛先生认为其中有9篇出于西周史官之手(有的篇章有后人的修饬),其余四五十篇均为战国人所作。……从其与《管子》《周礼》等齐国作品思想与文体的相似的情况看,说明这些作品应出于齐国稷下,它明显受到战国中期法家与黄老思想的影响。”[15]

总之,《尔雅》《司马法》《周礼》《逸周书》等典籍,原始文献来自周王室史官,最后为齐国稷下学士加工成书。稷下学派的繁荣、诸子学的兴起,都与齐威王朝周、获得大批周王室历史文献有关。儒家讲义《春秋左氏传》等典籍最终形成专著,也与齐威王朝周和稷下学派繁荣有关。儒家之礼学,由《仪礼》《礼记》扩展到《周礼》,春秋之学形成三家。儒学经书由最初的简单的讲义,最后发展成为著作,其体系进一步完善起来。

结语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齐威王朝周是一个小事件,无论古代还是当今学术界都没有人予以关注。这件事对于齐威王来说是一场政治闹剧。这一事件虽给他带来了一时的好名声,但最后也带来了羞辱和嘲笑。但是,对于中国文化典籍的保存来说,这一事件的意义无论评价多高都不过分。没有齐国稷下学士对周王室所保持的历代文献的抄录、整理和加工,这些极其宝贵的历史文献可能终究逃不过秦朝暴政和秦末战火,中国漫长的先秦时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文化沙漠,中国很难成为一个文化大国。

过去我们说孔子整理了六经、中国古代文献主要是儒家整理和保存下来的。现在看来,齐国稷下学士的文献整理和保存的功劳更大。因为凭借孔子一人之力来搜集古代文献,必然是片面的、不充分的,怎么也比不上稷下学士及其学生们的集体抄录。孔子所记忆的知识再丰富,也赶不上周王室的文献记载。孔子所整理的文献典籍,只是先秦典籍的一部分,且主要以讲义的形式呈现于世,内容还很粗略。只有到稷下学士所整理的文献典籍面世之后,儒家经传才得以丰富和完善。这样看来,稷下学士所提出种种学术见解的历史功绩,远远比不上他们对周王室文献的保存和整理。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李学勤.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4]李学勤.尔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钱穆.《周官》著作时代考[J].燕京学报,1933,11,(6).

[6]杨向奎.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年代[J].山东大学学报,1954,(4).

[7]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的出现[J].文史,第6辑.

[8]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五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9]彭林.《周礼》成书于汉初说[J].史学史研究,1989,(3).

[10]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11]刘起釪.古史续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2]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李学勤.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谷中信一.《逸周书》与《管子》的思想比较[J].管子学刊,1989,(2).

[15]韩兆琦.评牛鸿恩教授新校注《逸周书》[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9).

K231

A

1002-3828(2017)03-0049-04

10.19321/j.cnki.gzxk.issn1002-3828.2017.03.08

2017-04-10

本文为国家社科项目“图腾分析路径下中国五帝文明及其起源综合研究”( 项目号: 16FZS002) 中期成果。

付希亮( 1969—),男,河北魏县人,古代文学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先秦两汉文学方向硕士生导师。近年学术研究方向为中国神话、上古史和先秦两汉文学。

(责任编辑:张杰)

猜你喜欢
齐威王周礼学士
田忌赛马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瓦学士
资产评估专业学士、硕士学位院校名录
Analysis on the Place Movement in Great Expectations
田婴巧荐王后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本科教育见闻及启示
田婴巧荐王后
《周礼》大宰九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