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针与三伏贴对比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2017-11-01 09:59李晓燕李尊元刘志丹陈春兰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伏贴鼻炎过敏性

梁 薇,李晓燕,李尊元,刘志丹,杨 艳,赵 创,陈春兰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1999)

临床研究

三伏针与三伏贴对比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梁 薇,李晓燕,李尊元,刘志丹,杨 艳,赵 创,陈春兰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1999)

目的:观察三伏针与三伏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3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三伏针组、三伏贴组和西药组。三伏针组主穴:鼻三针(印堂、迎香、上迎香),急性期留针20 min,间歇期留针40 min,三伏期间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至当年末伏结束治疗。三伏贴组:用自制药丸敷贴穴位,主穴:大椎、肺俞(双侧)、膏肓(双侧)、至阳,敷贴时间:每年夏天之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上午各敷贴1次,为一疗程。西药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每日1片,连续4周为一疗程。观察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监测指标,跟踪患者6个月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三伏针组及三伏贴组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三伏针组与西药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优于三伏贴组(P<0.05),6个月随访时,三伏针组的疗效与三伏贴组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三伏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短期疗效优于三伏贴,三伏针和三伏贴的远期疗效相当。

三伏针;三伏贴;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鼻黏膜苍白水肿等。过敏性鼻炎是一种持续性炎症疾病。由于其长期迁延难愈或愈而复发,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目前中医药对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已进行一些研究,笔者采用三伏针或三伏贴治疗过敏性鼻炎,以口服西药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探讨三伏针与三伏贴对过敏性鼻炎的短期效应及远期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均来自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门诊,年龄介于13~60岁之间,性别不限,共收集病例132例,脱落9例,纳入统计123例。将收集病例随机分为三伏针组、三伏贴组和西药组。其中三伏针组纳入统计41例,脱落4例,1例因治疗中晕针脱落,3例为受试者自行退出试验。三伏贴组纳入统计40例,脱落3例,因敷贴中起泡脱落。西药组纳入统计42例,脱落2例,为受试者自行退出试验。3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中鼻鼽的诊断[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9年武夷山会议《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的标准[2]。

分类及分度标准: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和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间歇性:症状<4天/周,或<连续4周;持续性:症状≥4天/周,且≥连续4周。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睡眠、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将变应性鼻炎分为轻度和中-重度。轻度:症状较轻,对生活质量尚未产生影响;中-重度:症状明显或严重,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2]。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的过敏性鼻炎患者;②年龄13~60岁;③3个月内未服用抗过敏类药物,且知情同意加入本治疗的。

1.4 剔除病例标准

①并发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感冒发热等明显热证者;②血小板减少或出血不容易止等血液病患者;③合并有严重的鼻中隔弯曲或息肉者;④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⑤未按规定治疗、资料不全及失访者。

1.5 中止和撤出病例标准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研究应对中止原因及与治疗药物关系如何等做出认真解释,包括中止时评价。

1.6 脱落病例

经过筛选合格进入临床研究的受试者无论何时何因退出,只要没有完成方案所规定治疗周期,均为脱落病例。未满1个疗程,而临床症状自行消失,不作为脱落病例。

2 治疗方法

2.1 三伏针组

取穴:主穴:鼻三针(迎香、上迎香、印堂);配穴:急性发作期加风池、风门;间歇期加肺俞、脾俞、肾俞。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华佗牌0.3 mm×40 mm毫针,在所选穴位处快速进针。迎香穴针尖向鼻中隔方向透刺10~33 mm,进针后不做大幅度捻转、提插,以防针刺入鼻腔。上迎香穴针尖向下斜刺10~17 mm,此穴不宜直刺或斜刺过深,以免针体进入口腔。印堂穴提捏局部皮肤,沿皮从上向下平刺达鼻根部,约10~17 mm。勿向左、右斜刺,以免刺向眼内眦。余穴针刺得气后,急性期风池、风门采用捻转泻法,风池穴向对侧眼睛方向斜刺10~27 mm,不宜过深,以免刺激椎动脉及延髓;间歇期肺俞、脾俞、肾俞采用捻转补法。急性期留针20 min,间歇期留针40 min。三伏期间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至当年末伏结束。

2.2 三伏贴组

取穴:主穴:大椎、肺俞(双侧)、膏肓(双侧)和至阳;配穴:急性发作期加风门;间歇期加脾俞、肾俞。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暴露所选穴位,用胶布将药丸(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敷贴协定方: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等按比例研成细末,用姜汁调成膏状,做成蚕豆大小的药丸)贴于穴位上,每年夏天之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上午各敷贴1次为一疗程。成人一般4~6 h,儿童1~3 h。若敷贴处起泡,用湿润烧伤膏外涂。贴后忌食生冷辛辣,禁冷水洗浴。

2.3 西药对照组

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20174),每日1次,连续4周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视觉模拟量表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VAS)[2]对治疗前后的鼻部分类症状(喷嚏、清水样涕、鼻塞、鼻痒)进行临床疗效评定。远期疗效评定在疗程结束半年后进行。

3.1.2 鼻症状总积分表 症状计分方法[3]:喷嚏(1次连续个数):3~5个(1分),6~10个(2分),≥11个(3分);流清涕(每天擤鼻次数):≤4次(1分),5~9次(2分),≥10次(3分);鼻塞表现:有意识吸气时感觉(1分),间歇性或交互性(2分),几乎全天用口呼吸(3分);鼻痒表现:间断表现(1分),鼻痒有蚁行感能忍受(2分),鼻痒蚁行感难忍受(3分)。

3.1.3 体征计分标准 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见不到中鼻甲,或中鼻甲黏膜息肉样变、息肉形成,记录为3分;下鼻甲与鼻中隔(或鼻底)紧靠,下鼻甲与鼻底(或鼻中隔)之间尚有小缝隙,记录为2分;鼻甲轻度肿胀,鼻中隔、中鼻甲尚可见,记录为1分[3]。

3.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症状与体征总积分的变化评定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显效:疗效指数≥66%;有效:疗效指数26% ~65%;无效:疗效指数≤25%[3]。

3.2 观察方法

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记录其鼻症状、体征及鼻镜检查结果,评价近期疗效;治疗结束后半年记录患者鼻症状,评价远期疗效。

3.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对各组数据均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时两两比较用SNK-q检验,方差不齐用非参数检验。

3.4 结果与结论

3.4.1 3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症状VAS评分 从表2可知,3组患者治疗前鼻症状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西药组与三伏针组较治疗前有差异(P<0.01),组间比较,三伏贴组与三伏针组和西药组比较有差异(P<0.01),三伏针组与西药组比较无差异(P>0.05)。随访时,三伏贴组及三伏针组与西药组比较比较有差异(P<0.01),三伏针组与三伏贴组比较无差异(P>0.05)。

3.4.2 3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症状四分法评分 从表3可知,3组患者治疗前鼻症状四分法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西药组与三伏针组较治疗前有差异(P<0.01),组间比较,三伏贴组与三伏针组和西药组有差异(P<0.01),三伏针组与西药组比较无差异(P>0.05)。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症状VAS评分比较(±s)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症状VAS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西药组比较,△P <0.01;与三伏贴组比较,#P <0.01

18.83 ±4.17三伏贴组 40 20.20 ±5.13 19.38 ±4.98△ 16.43 ±5.35△三伏针组 41 21.24 ±4.98 12.59 ±5.13*#▲ 14.61 ±4.79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随访西药组 42 19.52 ±4.15 10.98 ±3.73*△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症状四分法评分比较(±s)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症状四分法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西药组比较,△P <0.01;与三伏贴组比较,#P <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西药组 42 2.10 ±0.43 1.14 ±0.35*三伏贴组 40 2.12 ±0.68 2.02 ±0.72△三伏针组 41 1.71 ±0.72 1.51 ±0.71*#

3.4.3 3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症状体征评分 从表4可知,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鼻症状四分法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4 3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症状体征评分比较(±s)

表4 3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症状体征评分比较(±s)

42 1.71 ±0.67 1.57 ±0.68三伏贴组 40 1.66 ±0.69 1.54 ±0.64三伏针组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西药组41 1.71 ±0.72 1.68 ±0.71

3.4.4 临床疗效 表5可知,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3.33%,三伏贴组总有效率15%,三伏针组总有效率75.61%。三伏针组与西药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

表5 3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例)

由表2、3、4、5可见,1 个疗程结束后,三伏针组与西药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优于三伏贴组(P<0.05),6个月随访时,三伏针组的疗效与三伏贴组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优于西药组(P<0.05)。

4 讨论

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空气的急剧污染,使本来非过敏性体质的人群也发生了此病。因此过敏性鼻炎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全球发病率高达10%~25%。“十五”期间我国曾开展过敏性鼻炎流行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1个中心城市的成年人中,过敏性鼻炎的平均患病率为11.1%[4]。该病为难治性顽疾,由于其长期迁延难愈或愈而复发,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

目前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西医只从远离过敏源、应用抗过敏药物等方面进行,此类对症治疗在疾病发生的时候,能够阻断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症状,但有停药反复的特点,且副反应大,容易使患者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是因素体虚寒、禀赋不足而发病,故以温阳为治则,最佳治疗时机:三伏天(指初伏、中伏、末伏3个庚日),庚日五行属金,肺亦属金,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此时,人体肌肤腠理开泄,汗孔张开,玄府通畅,为温煦阳气、驱散寒邪的最佳时机。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在发作期首先应积极缓解控制症状,缓解期则坚持调整体质异常。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具体情况辨证论治、随证加减。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中已广为应用。“鼻三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总结的“靳三针”中的一组,由迎香、上迎香、印堂组成,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5]。本研究主穴为靳瑞教授的“鼻三针”,急性发作期加风池、风门;间歇期加肺俞、脾俞、肾俞。迎香穴既是大肠经与胃经之交会穴,又临近鼻腔。大肠与肺相表里,五行同属于金,胃之五行属于土,故针刺该穴不但能够宣通鼻窍,还可起到培土生金、养肺固涕的作用[6]。印堂位于督脉的循行线上,为经外奇穴,又位于两眉之间,取之“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原则,是治疗头、目、鼻疾的常用穴位之一[7]。上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宣通鼻窍之功。

中药穴位敷贴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融药疗与理化刺激于一体,多位点调节身体机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兼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费用低廉、安全性高的优势[8]。“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之时,此时人体阳气也最旺盛,腠理开泄,经脉气血处于一年中最佳通畅状态,穴位也最敏感,药物更容易渗透吸收。人体之阳气得天阳相助,配以辛、温、逐痰、温热之药物,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如大椎、肺俞、至阳等)激发经络功能,调和气血,达到疏通经络、温阳而驱散内伏之寒邪,温补脾肺肾,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运用三伏针及三伏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总体原则是“因时制宜”“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辨体施治”。《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载:“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这一论述高度概括了“天人相应”整体治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突出体现“因时制宜”最具指导意义的论断。

从现代科学对针灸的研究成果来看,针刺可改变血浆中抗体比例,增加人体吞噬细胞的含量,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补体的含量及活性,并可改善血液循环。针灸有明显的减轻过敏的作用能够抑制组胺等炎性介质释放,可通过神经-血管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减轻渗出,促进循环改善鼻粘膜的血液供应。同时针灸可以调节腺体的分泌,抑制其大量分泌,达到减轻流涕症状的效果。针灸还能通过刺激神经迅速收缩血管,使鼻腔很快通气,改善鼻塞症状。针灸对该病的有效治疗又有助于减轻西药的毒副反应及耐药性。近年来通过对针灸治疗本病的远期疗效研究显示,针灸有较好的持久疗效,在降低复发率或减少复发次数、减轻复发症状等方面多优于西医治疗[9-10]。本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以上结论。

《美国头颈外科杂志》全文发表2015年版“过敏性鼻炎临床指南”,首次将针刺疗法作为可选择的方案之一进行推荐。指南由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协会组织专家制定,是领域内权威性临床指南,这标志着针刺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已经被西方主流医学所认可。针刺治疗该病的优势在于提供了除药物治疗之外的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能够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药物的使用及其不良反应,更加符合患者的意愿[11]。

本研究结果表明,近期疗效三伏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61%,组间比较与西药组相当(P>0.05)。6个月后随访结果表明,三伏针组与三伏贴组优于西药组(P<0.01)。三伏针对于过敏性鼻炎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达到满意水平,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三伏贴对于过敏性鼻炎具有远期疗效,疗效持久。由于过敏性鼻炎病因复杂,受到生活环境、遗传体质等诸多因素影响,其治疗应为长期持续性的过程,因此期望在今后的临床观察中能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随访时间,以期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得到更完整严谨的结果依据,完善和补充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案。

[1]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307-308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2):977-978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组.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167

[4]韩德民,张罗.我国11个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者率调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6):378-384

[5]刘业帅,陈戈.“鼻三针”结合超短波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2010,23(8):31-32

[6]邢潇,贾海波,肖维刚,等.电针刺激双侧迎香穴治疗变应性鼻炎133 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8):2282-2283

[7]何天有,李惠琴,赵耀东,等.透刺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J].中国针灸,2006,26(2):110

[8]王曦,姚涛.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过敏性鼻炎165例[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7):36

[9]李月梅,赖新生,江钢辉,等.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机理研究及思路[J].中医药研究,2001,17(3):13-14

[10]张乃元.针刺对过敏性鼻炎大鼠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50-52

[11]魏敏,赵宏.针刺首次纳入美国过敏性鼻炎指南[N].中国中医药报,2015-3-27(001)

Comparative Study of Sanfu Acupuncture and Sanfu Acupoint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LIANG Wei,LI Xiao-yan,LI Zun-yuan,LIU Zhi-dan,YANG Yan,ZHAO Chuang,CHEN Chun-lan
(Baoshan Hospital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hanghai 201999,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anfu Acupoint Application and Sanfu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Methods:132 patients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Sanfu acupuncture group(group A),Sanfu acupoint application group(group B),and western medication group(group C).The points used in group A were EX-HN3,LI20,and EX-HN8;the needling was once every other day for ten sessions during Sanfu(three hottest ten-day)periods,and the needling retention was 20mins for acute period and 40mins for intermission.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self-made application on GV14,BL13(both sides),BL43(both sides),and GV9;the application time was on the morning of 1st,10th,20th day of Sanfu.Group C were given Loratadine tablets,1 tablet a day for 4 weeks.The clinical symptoms,physical signs,and laboratory monitoring indexes were observed after one course of treatment,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fter six months;on which basis,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Results:After one course of treatm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fficacy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C(P >0.05),which were both superior to group B(P <0.05).After six-month follow-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P >0.05),and they were both superior to group C(P <0.05).Conclusion:The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of Sanfu acupunctur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anfu acupoint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and their long-term effect was similar.

Sanfu acupuncture;Sanfu acupoint application;Allergic rhinitis

R246.81

A

1005-0779(2017)10-0001-04

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编号:13-E-18。

梁薇(1966-),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研究。

2017-05-10

猜你喜欢
伏贴鼻炎过敏性
警惕诊疗问题生活化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一起聊聊三伏贴
中药三伏贴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呼吸调节法平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