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筱梅
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市场初见端倪
本刊记者 张筱梅
从目前来看,车辆运输车的治理整顿尚处于严格执行阶段,不管是乘用车制造企业、车辆生产制造企业,还是处于运输链条的物流企业,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各企业均已有所动作,只待明年局势彻底明了之后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据了解,目前国内有43家中置轴车辆生产企业约69款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其中有数10家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品已经在售,并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如中集通华、安徽开乐、长久集团、天津劳尔、江苏海鹏等生产制造商。这些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拥有着自己的客户群体,销售渠道也不尽相同。
中集通华、安徽开乐以及天津劳尔等都是车辆运输车的老牌生产企业,这几家企业是最早上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公告的制造企业,其中中集通华的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在国外已经销售了四年之久,技术等各方面均已得到市场的检验,因此目前其产品销量是最佳的。长久集团得益于旗下拥有的众多整车物流子公司,其研发的中置轴车辆运输车绝大部分自产自销,目前已经斩获3000台订单。
据吉林省长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改装车系统副总裁孔令忠介绍,从6月30日起,不合规车辆运输车已经退出20%,根据交通部的统计数据约退出6000辆不合规车辆。目前国内大中型正规物流公司已经启动更替并起到了示范作用,比如重庆长安民生、上海安吉、北京中都物流、长久物流等,均按照规定淘汰了不合规车辆运输车,并购置了新的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和6位或者7位普通车辆运输车。
孔令忠认为,中置轴车辆运输车的发展前景尚可,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因素的考虑。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在欧洲是一种非常普及和通用的运输车辆的工具,在欧洲盛行多年,不仅制造厂家的技术已经成熟,而且物流用户都已经认可并且习惯用此车型进行车辆的运输。这是其一。其二,车辆产品不仅仅可以是中置轴车辆运输车,中置轴还可以衍生出其他的相关产品,比如可以向厢车、冷藏保温车等方面拓展。由于中置轴车辆对车况以及对车辆的品质要求更高,再加之购车成本大幅提高,因此中置轴车辆运输车的市场需求,前期要依靠政策法规拉动,在后期则将依靠运力的需求来拉动。
孔令忠认为,中置轴车辆的市场要想成熟起来,最起码要经过3~5年的时间,伴随着执法力度的真正落定,车辆新旧更新和淘汰需求,市场将逐步升温。目前,新疆、陕西等省份正在关注中置轴车辆的发展变化。
另据一生产企业计算,在严格执法规范化运作情况下,中置轴车辆运输车的运营成本不仅没有增加,跟6位普通平板半挂车相比反而有所下降。目前市场运价约为1.4元/公里,若一年算下来,按照8000公里/月计算,增加2位一年将节约成本14~15万元。尽管中置轴车辆运输车购置成本比普通平板半挂运输车约贵20万元左右,但是安全和合法性得到极大保证。从长期来看,中置轴车辆运输车是一种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的车型。
武汉聚集了4家乘用车制造产商,汽车产业是当地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因此,武汉市与乘用车配套的产业链条相当完整,整车物流运输业理所当然也非常发达,聚集着众多的经销商和整车物流企业。
记者采访了几家销售中置轴车辆运输车的经销商。他们看法基本一致,那就是市场还在起步或者说观望期,只待政策法规一旦企稳就开始大规模上量。
据武汉一家销售经理介绍,目前的车辆运输车的销售处于淡季,并没有太多的车辆可以运输,因此目前中置轴车辆运输车销量并不太好。再加上绝大部分整车物流企业对中置轴车辆的稳定性、安全性还不太了解,以及购置成本较高,国家执行力度并不明晰等情况,目前的销量几乎是靠完成政治任务来实现。即便如此,湖北及周边省份也有大几百辆的销量。
据该销售经理预计,12月份之后随着运输旺季的来临,再加上治理整顿力度的明了化等因素,中置轴车辆运输车的销量届时会有一个明显的起落,执法力度严格的话销量将猛增,不严则销量更低。直至明年的7月份之后,这种情况将更加明显,要么大起,要么彻底销声匿迹。另外,中置轴车辆运输车相比普通平板半挂车,操作便利性和装载效率、安全性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物流企业和广大司机慢慢适应。目前物流企业对中置轴车辆运输车的要求是运力大、好操作、液压系统少等。未来预计,整个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将占比60%,30%~40%将是普通6位半挂车或者7位长头车。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生产制造企业主要有中集通华、天津劳尔、长久集团、江苏海鹏和安徽开乐等几家,这些生产制造商生产的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各有特点,其中以中集通华的车辆销量最大。
另一位经销商则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销量最大的是中集通华的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在全国已经销售了约2000辆,长久集团的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基本是自产自销,江苏海鹏主要供应上海安吉物流公司,销量约为五六百辆,开乐也有百余辆的销量。之所以通华销量最大,主要还是因为相比而言通华的中置轴车辆运输车设计可靠、合理且安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装卸较简单,中集通华经过泰国的4年时间运用,在市场的验证和逐渐改进下技术业已成熟。
据该经销商介绍,中集通华的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如果混装可达到9~10台的装载量。这位经销商还透露,天津劳尔的液压操作系统过于复杂,司机操作起来相当不便,因此不大受到市场的欢迎。江苏海鹏的混装通用性没有通华的高,小车可装到9位,但是中集通华小车可以达到10位,大车可装9位。长久集团的设计理念并不够安全,抽跳尾板虽然可以多装但是属于违规设计,且大型车只能拉到7位,抽跳之后小车可达到10位,其耦合器的位置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这位经销商分析,从长远角度来看,400~800公里的中长途范围将以中置轴车辆运输车为主导,100~200公里的短途将以普通平板半挂车为主。预计5~8年后,普通平板半挂车和中置轴车辆运输车的占比将为三七开或者四六开。到了明年7月,在规范化治理之后,主机厂的运价也按照中置轴位数给出,那么,投资8~10位的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对物流企业来说是盈利性投资,6位车进行中长途运输肯定亏本,7位长头车仅能保本(运输5台SUV+2台轿车)。
从产品的储备来看,制造厂商已经研发生产出满足各种需求的产品,市场上目前有普通6位平板半挂车、7位长头车以及8~10位中置轴车辆运输车三种,每类车价格不同,且适合的运输半径也不同,方便整车物流企业进行选择。从经销商的角度来看,长头车和技术成熟、操作便利的中置轴车辆运输车是他们主推的车型。
那么,经过了第一阶段的治理整顿,物流企业是否依然还如之前那样徘徊和迷茫?记者在采访中依然深深感受到物流企业的痛苦和迷茫。
武汉一家知名的整车物流企业老总告诉记者,他从18岁就进入该行业,是国内最早的一批车辆运输车运输企业,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48年,如今已到66岁。对于目前的车辆运输车的治理整顿,从去年开始至今他仍然在是否继续下去以及能否继续下去这个问题上纠结和迷茫着。从事行业近50年,他告诉记者他对未来无预期,这是相当可怕的。主要是以下几点让他以及同行们看不到或者看不清未来:
一是每年2000多万辆的乘用车产销量需要大量的运输车来保证运力,但是到了明年7月1日后路上将不会出现8~12位的长车,这对于整个运输行业来说运力将是断崖式的,运力短缺将给行业带来一场不可想象的后果。今年上半年乘用车的销量不佳,掩盖了今后的问题也掩盖了事情的严重性。
二是物流企业经济损失太重。今年的双排改单排,至少牵引车还可以用,双排车经过改制之后也可以继续使用,但是以后长车将全部改为6位车,整个车辆将全部报废包括车头和车身。这样的损失国家没有任何的补贴,很多物流企业近两年新购置的车辆也全部报废,至少几年的心血在这一场淘汰中打了水漂,令人心痛。
三是整治延续性在物流企业心中还是个问号。按照目前的运力,车辆全部更换下来,6位普通半挂车加上中置轴车辆运输车需要至少8万辆,而目前仅有6000辆合规车辆。等到明年的7月1日,问题将集中爆发,这又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断崖式的运力短缺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四是资金和成本的压力巨大。按照中型物流企业需要更新的车辆计算,跟以前运力相当则需要约400辆新车,需要2亿元的投入,关键在于这个回收无预期,这是症结所在。大企业有背景有支持,小企业可以洒脱地不做了,但是中型企业呢?进退两难。
该老总认为,如何解决中型物流企业的难题或者迷茫,需要主机厂坐下来好好商谈,共同应对即将发生的各种问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而不是主机厂一味将成本压力转嫁到物流企业身上。他认为解决的方法有二:一是车辆运输车的治理整顿需要得到主机厂的认可和支持,运价必须提升。另据了解,原来的运价约1.1元/公里,现在上调到1.3~1.4元/公里,而6位车的运价至少要上调至2.2元/公里才能实现盈利,这样计算每辆车的运输成本将增加800~1200元。主机厂应该从别的途径来消化这个成本的提升;二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再给物流企业两年的过渡期,用两年的时间从12位车过渡到8~10位车,再给两年的时逐步间过渡到6位车上,这样一来,物流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能得到很好的缓冲和保证,也能够有效解决运力的问题。
另一位武汉的物流企业老总告诉记者,该公司的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已经投入运营三个月。总的来说,该车的道路情况适应性还不错,没有任何罚款现象,但是购车成本较高,目前也只能装8位车。
该老总预计,10月份过后乘用车的销售高峰期将迎来运力的短缺,乘用车2000万辆的运销目前全靠公路的话,运力将非常紧张。他希望,在中物联协调之下,主机厂集体涨运价。另外,该老总也对公路未来的执法是否严格没有把握。他预计,如果执法不严,预计6位车+跳板的车辆将盛行,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势必不被采购。如此一来,又重复了不合规车辆运输盛行的老路。该老总还透露,很多同行包括他自己现在的状态是准备和观望同时并举。前期做不满负荷上车的准备,到明年年底或者明年6月份局势明朗之后再上车。至于购置普通平板半挂车、长头车还是中置轴车辆运输车还在观望中。但是如果执法严格的话,中置轴车辆运输车的生命力毫无疑问是最强的。
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运价高的情况下,6+1长头车有利润,量会上来;运价低的情况下,将采购8~9位中置轴;在公路整治非常严格的情况下,只能采购中置轴车辆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