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护理对鼻饲患者减少反流及误吸的效果观察

2017-10-31 10:17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2200刘立杰刘维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4期
关键词:反流护理人员发生率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2200)刘立杰 刘维

鼻饲(nasogastric gavage)是指将胃管经由患者鼻腔送至胃中,通过鼻饲管输送食物的一种护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昏迷或者是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1]。在当前临床中脑血管疾病应用鼻饲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症,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势必呈现出进一步激增态势,应用鼻饲的患者同样处于上升趋势。然而,在鼻饲期间反流以及误吸情形较为常见,在未得到有效处置下将会诱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ARDS),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所以遏制鼻饲时反流及误吸发生率成为当务之急[2]。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合理护理对鼻饲患者减少反流及误吸的效果展开观察,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行鼻饲的5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50岁~90岁,平均年龄(74.22±1.08)岁;病症类型:脑梗死15例、脑出血7例、老年痴呆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52岁~90岁,平均年龄(74.25±1.10)岁;病症类型:脑梗死14例、脑出血7例、老年痴呆4例。所有鼻饲患者均经临床确认必须鼻饲,排除家属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分组比对。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如下:鼻饲的食物应经过加热处理,保证温度适中,不可过冷或者是过热。每次鼻饲前应仔细检查胃管是否处于患者胃中、是否存在胃潴留情形,当胃内容物≥150ml时需要通知医师减量或者是暂停鼻饲处理。鼻饲过程中将床头抬高30°~40°,鼻饲后0.5h内严禁搬动患者。进食前后护理人员均需要向胃管内注入温开水,将胃管内食物彻底冲净,长期接受鼻饲者定期更换鼻饲管。观察组接受合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干预。对于意识清醒、无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将鼻饲相关的知识、鼻饲重要意义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确保二者能够对鼻饲形成一个科学的思维认知。对于存在躁动或者是不合作者可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下给予镇静剂处理并在鼻饲时利用护垫式、锁式等约束带予以约束性保护。另外,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展开沟通交流工作,通过日常聊天向患者传达鼻饲的注意事项,提高其知识知晓程度。在完成鼻饲后应主动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如有头颈部不适时可利用更换体位、推拿等措施予以处理,提高患者鼻饲舒适程度以及内心被尊重感。②口腔护理。由于患者无法自主进食,使得机体免疫能力较差,口腔自洁作用随之下降,所以在鼻饲期间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定时对其开展口腔护理。针对意识清醒,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叮嘱其按时刷牙的举措来提高口腔清洁效果。对于有意识障碍或者是昏迷者,将棉球浸入到生理盐水中充分浸湿后仔细擦拭其口腔。③强化鼻饲基础护理。在每次鼻饲时应仔细检查鼻饲管是否处于预定位置,患者是否存在腹胀情形,如有胃潴留则应在症状解除后再行鼻饲。每次鼻饲总量应以150ml~200ml为宜,全天总量视患者消化吸收情况动态调整,并依据其消化规律制定出合理的间隔时间,保证鼻饲食物能够充分吸收[3]。在鼻饲完成后应利用温开水冲洗鼻饲管,保证其通畅并妥善固定,防止鼻饲管脱落或滑出。持续鼻饲时应以匀速注入食物,并依据病房内温度及时调整鼻饲液温度,在最开始鼻饲应少量注入,待患者适应后恢复匀速注入并对每次鼻饲量准确记录。④体位护理。鼻饲患者床头应调高30°,充分利用重力作用将鼻饲液顺利注入胃内,咽喉以及食管保持高于胃内即可,且在每次鼻饲0.5h内禁止翻身,保持该体位在0.5h~1h,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反流情形出现。对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鼻饲之前应协助患者翻身并予以叩背处理,以将呼吸道内分泌物以及痰液彻底清除。

附表 两组反流发生率、误吸发生率比较[n(%)]

1.3 观察指标 选取反流发生率、误吸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时间段分别为鼻饲时以及鼻饲后0.5h。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反流发生率12%、误吸发生率8%,同期对照组反流发生率24%、误吸发生率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所示。

3 讨论

目前临床围绕鼻饲采取的常规护理虽然明确提及了鼻饲后0.5h严禁搬动患者,但是受制于人力资源的短缺,护理人员在完成鼻饲后往往还需要忙碌其他护理工作,因而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患者过早平卧、鼻饲时头部过低情形普遍存在,使得其在预防及控制鼻饲所致的反流、误吸发生率方面取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成为引发护患纠纷的重要环节。此外,护理人员机械性执行医嘱要求,没有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需求而开展护理工作,使得其提供的服务质量明显处于偏低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鼻饲护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压力。所以给予鼻饲患者更加合理的护理干预成为当务之急,也是临床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次研究证实,观察组经合理护理后反流发生率12%、误吸发生率8%,而常规护理下对照组反流发生率24%、误吸发生率20%,二者相比较,观察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提示临床合理护理在降低鼻饲患者反流、误吸发生率方面取得的效果更为理想,更能够满足当前临床护理工作需求,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之所以得出该论断,其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合理护理下意识清醒的鼻饲患者在接受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后能够大幅提高对鼻饲的认知程度,并且护理人员在鼻饲完成后能够主动询问患者主观感受,为消除其存在的不适症状提供了有力帮助。同时热情、主动地服务还能够促使鼻饲患者感受到临床浓厚的人文关怀,临床依从性大幅提高。其次,强化的鼻饲基础护理避免常规护理下鼻饲患者被过早平卧,并且在鼻饲完成后保持该体位0.5h~1h有助于食物在重力作用下顺利进入胃肠道,降低了鼻饲时以及鼻饲后0.5h反流及误吸发生率。另外,护理人员依据室温变化对鼻饲液温度进行精确调整,使得鼻饲液始终能够处于最适宜鼻饲的温度,提高了鼻饲患者整体舒适度,避免了温度过高对胃肠道黏膜造成的损伤以及温度过低所致的消化不良与腹泻情形的出现,保障了鼻饲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关于鼻饲量,常规护理在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后往往设定一个固定值,鼻饲过程中很少对其进行调整。而合理护理则是严格记录每次鼻饲量并结合患者胃肠消化功能动态调整鼻饲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鼻饲患者能够从外界摄取到充足的营养物质,为机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使得所得结果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尚需要今后大样本、多对照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支撑,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对鼻饲患者合理护理可明显降低反流以及误吸发生率,为临床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帮助,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反流护理人员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