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亚莉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体现出较强的人文性和极强的情感价值。而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心。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具体篇目为例,分析其情感因素的表现,并说明情感教育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情感教育,以期为相关方面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情感教育;人格升华;初中语文;阅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1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2.082
语文阅读课堂对学生情感的激发主要是通过语文教师对具体文本进行生动形象的阐释,把文本中表达的具体内容和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又能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升华。初中生已经具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校应更加关注对他们情感价值观的塑造,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把某个时期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同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阅读课堂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有效的体验和感悟,实现阅读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
一、语文阅读课堂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勇于用实际行动追求真、善、美的目标时的心理体验。情感教育与语文阅读课堂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情感教育始终渗透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进行语文阅读,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获得阅读体验和感悟,这份体验和感悟也就是文本想要向读者传达的情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阅读,这主要是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在初中阶段学生们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所以对文本想要传达的内容和情感的把握都不会有很大的分歧,在阅读《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时,学生会被圣地亚哥老人的“硬汉精神”所打动,为他身上所体现的不服输、不怕输、永不言败的精神所折服,并且会一直影响着学生。这部小说传达的精神就是教师在语文阅读中要重点强调的,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文本传递的情感和如何传递作为阅读课堂教学的重点,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引起重视,如果运用得当,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对情感这一部分有所侧重。当然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配合才能達到预期目标。
二、情感教育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意义
好的文章必然蕴含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掌握一篇文章,就必须对文章中想要传达的情感有正确的把握。通过对文章语句的品读以及对写作背景的了解,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让学生对基本的文学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进而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在初中语文阅读过程中,学生本身的很多想法就极具个性,并富有创造力,这就赋予了文章不同的意义,由此学生的情感和文章想要传达的情感会相互碰撞,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会因此得到提高。
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平等的思想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本身的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会使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因此,凭借教师较强的领悟能力和对文本深刻的理解就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对文本产生自己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情感表达来掌握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不仅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又能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三、语文阅读课堂中进行情感教学的策略
(一)课堂上进行师生情感互动交流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情感交流,能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够掌握主动权。不仅如此,有效的情感互动,也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语文阅读本身就极具开放性,这也更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自我发挥,在交流中得到提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会缩短,学生能够学会换位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意义,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学生接触的文章中大多有着十分生动的形象,每个人物形象都有其具体可感性。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文章中流淌着浓浓的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想象,或者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角色互换,并将文本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此让学生对文本所传达的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情景教学法进入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会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情境的设计本身就极具真实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中,切身体会作者创作的心理过程。而且,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直观地展现文本刻画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思考。
比如《黄河颂》这首诗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让学生深入体会这一诗歌所展现的黄河的澎湃气势,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与黄河有关的诗歌朗诵,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体会到这首诗传递的饱满而丰富的情感。
综上,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阅读意识以及阅读情感的培养,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文本真实情境的展现能够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并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通过阅读大量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表达,这可以使学生与作者之间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受到熏陶与感染,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 周霞.情感的教育 人格的升华——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探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18.
[2] 汪慧.情感教育 人格升华——简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渗透[J].教育,2016(12):151.
[3] 肖迅容.情感教育 人格升华——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J].教育,2017(2):195.
[4] 蒋春华.情感的教育 人格的升华——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探寻[J].生活教育,2016,13(5):118.
学周刊·上旬刊2017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