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精神的培养

2017-10-30 08:29徐澎
教师·下 2017年9期
关键词:三角尺本能精神

徐澎

在江苏省重点资助课题“校本游戏文化‘微型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中,我们认为:所谓儿童的游戏精神,即在充分尊重儿童本能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儿童的游戏精神有这样几个内涵:第一,游戏精神来源于儿童,它是对儿童身上某种无意识或有意识思想、行为状态的一种提炼和褒扬;第二,游戏精神要求尊重儿童的本能,顺性而动;第三,游戏精神本质上就是要还给儿童一个梦想的世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摆小棒、猜数、折纸、玩七巧板等数学游戏,如果安排妥当,自然能培养孩子的游戏精神。但是,实践证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每节课都让孩子玩这些类型的游戏,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在大多数不玩这些数学游戏的数学课堂中,可不可以培养孩子的游戏精神呢?答案是可以。南京师范大学的刘晓东教授说:“生命是主动的,在没有任何外部压力、外部目的和功利的情况下,儿童自发地担负起发掘自身先天资源的工作,此之谓游戏。”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进行了实践研究。在研究中我们逐步意识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尊重了孩子本能,并在此基础上顺性而动,给孩子带来一些收获,此时便能培养孩子的游戏精神。下面结合两个案例进行阐述。

案例1

这是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认识数学中的角”的一个片段:

师:说到角,相信同学们都不陌生。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角?

生1:三角尺上就有角。

师: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学生拿出三角尺,用手指着三角尺中的一个尖角。)

生2:我觉得数学书上也有角。

师:来,拿出我们的数学书,摸一摸它的角在哪里。

(學生操作,摸出自己所认为的角。)

生3:我觉得文具盒上也有角。

(学生边说边指,事实上,它所指的地方有弧度,显然不是一个角。)

生4:我觉得五角星上也有角,而且还有五个角。

生5:我觉得牛角也是一种角。

师:大家观察得都很细致!不过同学们刚才所说的角,多数还只是生活中的角,并不是我们数学上要研究的角。那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中的角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熟悉的角入手,来研究数学上的角。

评析

在这节课学习之前,孩子对角这一概念有很多模糊认识,面对这些起积极或消极作用的生活经验,该老师没有回避,而是泰然处之,充分唤醒孩子已有的关于角的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如果把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看作是孩子的本能的话,这位老师在课上充分尊重了这种本能,并把它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孩子由眼前“三角尺上的尖角”“文具盒上的角” 不知不觉走进了自己梦想的世界——“牛角”。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说孩子的游戏精神没有得到培养吗?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我想奥苏伯尔说的“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就是指尊重孩子的本能,顺性而动。

案例2

很多教材编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都会出现这样两条线索:

(1)数方格,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学习材料的暗示,给孩子提供一个画有一条高的平行四边形。

评析

反战主义者罗素曾允许自己年幼的儿子玩蓝胡子杀妻的野蛮游戏,甚至还津津乐道。面对别人的质疑,他曾说:“教育主要在于本能的培养,而不是压抑本能。”这样编写教材,会压抑孩子的本能。我们来看这两条线索,其实都在为孩子产生割补思想提供条件,表面上强调了引导孩子经历探究过程,实际上却是从源头上压抑了孩子的本能。我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游戏精神,在孩子独立探索时,教师不应以太多的铺垫去诱导孩子的思维,而应鼓励孩子独立地、不受干扰地进入自己梦想的世界,在梦想的世界里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决问题。这些方法或正确、或错误,或清晰、或模糊,都是孩子的创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游戏精神,重在尊重孩子本能,顺性而动,快速地让孩子进入自己梦想的世界,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一些收获。我们深信,在梦想里,孩子是诗人、是艺术家、是问题解决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郭里园新村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角尺本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三角尺中的奥秘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吉米问答秀
拿出精神
神奇的三角尺
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