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中年级学生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要求学生说真话、心里话。而我们细心地去阅读学生的习作时,便会发现,几十人同时写作文竟可以大同小异,难得有几篇新颖的文章,更有不少学生一提到写作就畏惧、厌烦。依据新课标,我认为小学中年级的作文教学可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重视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难写无料之文。因此,积累习作素材显得尤为重要。积累习作素材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勤观察。“身边事物皆可入文”,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留心观察事物的特征、变化,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感受。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学生以“玩”为题材写一篇文章。对于“玩”,学生一点不陌生,但很少学生有特别留意玩的过程,要学生把“玩”的过程写清楚,又不至于记“流水账”,还是比较难的。于是,我组织学生玩“吹泡泡”游戏。游戏前,我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老师和同学们的神态、动作以及泡泡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游戏后,组织学生口头说游戏的过程,老师再作适当点拨。经常这样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使之成为生活的有心人。通过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学生习作就不会是“无米之炊”了。
(2)多阅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平时要多读书、读好书,只有博览群书,坚持不懈,方能得心应手。 要达到多读的目的,除了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从中吸取写作“营养”。我的做法是:首先,鼓励学生办借书证,到学校图书室借书看;其次,精心设计好“班级图书角”,号召学生踊跃捐书;最后,规定每周一节课为看书课,课间交流读书心得、做阅读卡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竞赛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3)勤练笔。要写好文章,最好的办法就是勤练笔。我主要从三点入手:①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续写、仿写、编写等。如学习了诗歌《大海的歌》后,启发学生想一想海上的风还像什么,仿照诗歌再编一段。学习了《庐山的云雾》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结构方式,并仿写《校园一角》。②根据每单元的作文训练主题,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列作文提纲,选择材料进行写作。③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指导他们记下当天自己感受最深的人、景或事,确实无内容可记,就摘抄精彩词语、句子或段落,培养学生勤写的习惯。
(4)多体验。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也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浪花,串缀起来便成了一串光彩夺目的珍珠。当学生亲近自然,会感受到泥土的芳香、自然界的美妙;当学生走进社会,会感受到社会的多彩、生活的奇妙。所以,要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使他们在体验生活中储存习作素材、丰富语言,达到厚积薄发。
二、重视写作指导
有了习作材料的积累,正如建筑有了砖瓦,可仍有许多学生空有满肚子的文采却表达不出来,所以,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写作。比如,句子方面,可以进行遣词造句、换词添句、补充句子、扩句、缩句、变换句型、修改病句等练习;段落方面,着重进行片段练习:看图写话、整理错乱的句子、写一个开头或者结尾、补充一个段落等。如学了《翠鸟》的第二段,讓学生按照句子之间的总—分关系仿写其他动物的外形;《锡林郭勒大草原》第二段,介绍了大草原的野草、湖水、野花这三种事物,用并列的方法描写了大草原的美丽和广阔,学习此段后,可让学生按照事物之间的并列关系仿写《我最爱去的一个地方》,选两至三种景物写一段话;篇章方面,结合阅读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连句成段、连段成篇以及过渡照应、安排材料、布局谋篇、表达感情的方法。如学完《桂林山水》这一课,我就给学生总结了文章的写法,并让学生口头说说五指石、石龙寨等景物,我适当点拨,先说后写,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写出来的内容不但丰富,而且有条理。
三、重视修改习作
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因此,让学生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也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批”的单一做法。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文的批改、讲评。如师生共议共改、小组合作评改等,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改好作文后,再抄正。批改作文时,我尽可能用上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如新颖的题目、好的开头和结尾、精彩的词句等,都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写作的信心。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利用固定的修改符号给学生标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四、结语
在小学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习作素材,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平远县实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