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增强初中化学课堂魅力

2017-10-30 12:07陈明富
魅力中国 2017年42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化学实验语言艺术

陈明富

摘要: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化学研究自然中的物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变化,高层次的化学甚至可以创造新的物质。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初始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化学魅力的阶段,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时,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才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导入;语言艺术;化学实验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优秀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教导学生科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科魅力,产生学科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具有兴趣性和科学性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在关注学科科学性的同时发挥学科兴趣性,让学生快乐学习。

一、讲究新课导入的技巧与艺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新课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生动活泼学习情境,使学生能愉快地进入新课学习。比如,《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空气》的教学的引入:我先在同学前拿起一只烧杯,往其中倒入半杯水,然后告诉同学们:现在我提一个很简单但又不容易回答的问题——烧杯内有什么物质?由于同学们都看到我倒入的是水,所以都认为烧杯内的物质只有水。接着我评价同学的答案:你们只看到有形的水,没有看到杯中另一半无色无味的物质,那就是……同学们恍然大悟:烧杯中还有空气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又如,在讲授《性质活泼的氧气》的新课引入是采用“情书”式的:我利用初三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年龄特点,故意煞有介事地拿出一封信,并假装是班级某一位同学所写的情信。此时,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很想知道“情書”的内容。我就朗读起来:从我有生命的那一刻起,亲爱的,你就一直陪伴着我,无论我是快乐还是忧愁,你都默默地伫立在我的身旁,同我分享这人生的喜与悲(停顿一下,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你和我青梅竹马,陪伴着我成长,我坚信:你一定会和我白头偕老,即使我烧成灰、变作土,你也会无怨无悔地和我在一起,叫我怎能割舍得你,叫我怎能不深深地来爱你,你这人见人爱的精灵——氧气。至此,学生才知道并不是“情书”,但学习的热情劲上来了,新课的教学就容易展开了。无论以什么形式引入新课,只要能迅速营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就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锤炼语言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为什么有的教师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活跃,有的则不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运用教学语言艺术的能力水平。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妙语连珠,就能紧扣学生的心弦,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提升课堂教学的魅力。把诗句融入课堂中,使之增添课堂的魅力。比如在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利用一些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春蚕至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来分析;在讲解《石灰石的利用》时引用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为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使学生更加生动理解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之间的变化规律。在《金属的防护与回收》中,讲解有关铁的锈蚀时,我引用:“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诗词比较形象生动,学生对该知识点印象也比较深刻。把成语、历史典故与化学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解《燃烧与灭火》时,联系“釜底抽薪”“火烧赤壁”;在《铁的冶炼常见的几种合金》的教学中,联系“百炼成钢”的成语。

三、让实验发挥应有的魅力

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老师除了做好课本要求完成的实验教学内容外,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小实验,如可用去除颈部的饮料瓶代替烧杯,用塑料吸管代替导管,用旧药瓶代替锥形瓶或集气瓶等。如我建议学生用去除颈部的大可乐瓶倒扣在两支高低不同、正燃烧的蜡烛上,让同学明白火灾中逃生时要匍匐前进的道理,让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通过“做科学”的探究实践培养探究能力。

四、密切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要选择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和日常现象,让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源泉,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对实际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学习《化学与社会》时,让同学们联系自己身边的事物,说说发生在自己周围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的现象;学习《金属的防护与回收》时,让同学们收集生锈程度最大的铁制品,探讨这些铁制品所处的环境,也可用照相机拍几张学校建筑物中的铁栏杆、铁门等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让同学知道钢铁的锈蚀及防护方法。

五、适时做好复习总结

复习时不能是“炒冷饭”,要在复习中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并注意提高复习知识的趣味性。如在复习《广泛应用的酸、碱、盐》时,我联系电视频道中的“易中天品三国”,先布置学生联系这一章的知识脉络,以“我品三国——酸、碱、盐”为题,写一篇小作文,三国中的风云人物用常见的酸、碱、盐模拟,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

总之,应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把教学基本功充分发挥出来,注意教学中的技巧艺术,让课堂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显示出它应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孙建民,孔凡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艺术》,《化学教学引导》 2011年8期

[2] 刘明习,《浅谈初中化学的新课导入》,《教学指导丛书》 2013年3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化学实验语言艺术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视听语言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