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叙事与传记的能见度

2017-10-30 15:17南志刚
文学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心灵身体时代

南志刚

杨东标新作《如意之灯:世界搬运车之王储吉旺传》,传主是宁波本地企业家储吉旺先生。对于储吉旺先生,我无缘结识,只知道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并携手《文学港》杂志社,捐资创设了“储吉旺文学奖”。通过阅读《如意之灯》认识储吉旺先生,理解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如何艰苦奋斗,如何迫不得已地被社会挟裹着,走上了一条连自己都根本没有想过的人生道路。在所有传记作品中,人物都是时代的产物,性格都是环境的折射,人物所走过的路,都是社会发展诸多可能性的一种实现。在实现了这一种可能性之后,也就意味着遮蔽或扭断了其他可能性。因此,在许多传记作品中(特别是自传),传主都会发出“假如再有来生”的感叹,这种感叹并不是对自我的否定和追悔,而是对生命可能性伸展的期冀与向往,是对生命不可重复性的慨叹。古人常常叹息:“生年不满百”“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啊,人生只有一次,在有限的生命周期中,追寻超越性的价值与意义,并一步一步践行,努力实现,方能显出生命的完整性和延展性。

20世纪的中国,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多变的时期,前五十年基本天天在打仗,后五十年进入并不和平的和平时期,国际上冷战格局与冷战思维,直接或间接地促成国内一次一次政治运动,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更不用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及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调整期和治愈期。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受到历史环境和社会生态的决定性影响,都是这个“革命”时代的见证者,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波折诡谲的人生经历,都会留下或深或浅的身体创伤和心灵创伤。苦难经历和痛苦情感体验,极其执着地埋藏于记忆深处,成为传记(他传或自传)的潜在材料。就此而言,凡是经历过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会为真实还原、重新发现这个时代,提供一份带有独特体验的“历史证词”,都有成为传主的价值和意义。储吉旺先生是一个经历丰富、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不仅有着普通人的“历史证词”意义,而且有着这个特殊时代企业家(成功人士)的酸甜苦辣,其创伤和挫折比起普通人更多、更深,对于后人还原社会真相、发掘时代本质、评估人生状况,具有更为鲜活、更为深刻的价值。

20世纪著名思想家阿多诺曾经说过:“让苦難有出声的机会,是一切真理的条件。”要深刻而准确地阐释一个时代,必须揭示这个时代的苦难,没有苦难的时代是一个轻飘飘的时代,不能解释时代苦难的写作,就是一种轻飘飘的、远离真理的写作。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斯皮瓦克强调:“自传是一种创伤,在这里,历史的血迹不会干涸。”如果说,自传是人们认识自我、探究自我的“甬道”,是装载创伤的容器之一,那么,他传就是书写者认识传主、探究传主,并通过传主的创伤及其治愈过程,认识社会、探究社会,不断走向真理的“甬道”。真正的传记写作,就是一种创伤叙事,文本揭示的创伤越大、越深,对主人公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层次挖掘也就越全面、深刻,认识和探究社会的能见度也就越高。传记的价值不是发金牌、挂奖章,而是提供一种“能见度”,让读者见出人性的深度与广度,见出社会的真实和容量。

杨东标有自觉的“创伤叙事”意识,从叙述储吉旺少年时期开始,就将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挫折与磨难”:“那个鸡蛋一般大的伤疤,至今留在他的左小腿上,可以说,这是储吉旺人生中的第一次挫折与磨难,它仿佛在预示,人生道路是不平坦的,需要他勇敢地去面对。”《如意之灯》从创伤开始书写的人物传记,通过揭示储吉旺的身体创伤、性格创伤、心灵创伤、情感创伤等等,还原了传主曲折复杂的人生经历,提供了认识和探析20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的“能见度”。我们发现,随着储吉旺的“成长”,《如意之灯》为我们揭示的创伤面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层次也逐渐从身体创伤向心灵创伤、情感创伤发展,每一次创伤治愈的时间越来越长,治愈的手段越来越复杂。有些难于治愈的创伤,长期伴随着储吉旺,时不时冒出来干扰人物的“成功经历”。而储吉旺正是带着这些或大或小的创伤,战胜花样百出的挫折,在不断地治愈创伤和克服挫折中前行,成为时代的“这一个”。

《如意之灯》一开始就叙述“小吉旺”的身体创伤。作为这次身体创伤的发生环境,杨东标为我们营造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场景:“小吉旺骑在牛背上,哼着山歌,乐悠悠的。”“这是一束多么漂亮的百合花,由四朵喇叭一般的花朵组成,金黄色的花蕊从喇叭口子吐出来,艳得令人眩目。”为了摘取这朵美丽的百合花,小吉旺意外地“被蛇咬了”,父亲看了伤口,断定是被小老虎咬了。这次受伤纯属意外,但作为童年的记忆,深深地留存在储吉旺的记忆里。与这次身体创伤一起并存在记忆中的,是“茶山下的激战”和宁海县城的解放。一次意外受伤,将储吉旺的童年叙事与时代解放的宏大叙事“镶嵌”在一起,构成个人记忆与时代记忆的“偶遇”,不露痕迹地将传主纳入社会现实和时代变迁的大潮中。

尽管“茶山下的激战”揭开了时代剧变的序幕,但民间生活依然按照固有的方式运行着,储吉旺少年时代身体创伤的治愈手段和过程,就呈现出浓郁的民间色彩。按照民间的土办法,先是用母亲的头发把小吉旺的腿紧紧扎住,再用烧酒清洗伤口,最后把“咂咂梅”嚼糊敷在伤口上。然而,这些土办法似乎不管用,伤口依然红肿,爸爸背着储吉旺来到茶院卫生所,涂抹了碘酒和红药水,到庙宇里求了菩萨。这些现代科学方法和求神保佑,依然不管用,红肿不但没有消退,而且开始腐烂,父母亲决定还是用土办法:喝一碗伴着香灰的清油,伤口开始结痂,逐渐痊愈。这时,创伤的治愈过程并没有结束,身体创伤留给储吉旺心理阴影,直到多年以后,事业成功的储吉旺捐资重修墩头庙,才算对这次少年时代的身体创伤有个完整的交待。

有意味的是,在储吉旺成年以后,无论是身体创伤,还是心灵创伤,都没有再使用民间的“土办法”,父母亲所熟知的民间经验,在以后的创伤治疗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传主也好,周边人物也好,大家竟然从来没有想起过。这种悄无声息的消失,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间经验”在当代中国的命运:在一个政治话语占据绝对强势的生态中,移风易俗、破旧立新的“革命”时代,传统的乡村伦理和民间智慧,在很长一段时期被强行遮蔽和遗弃了。几十年以后,当我们再一次“捡起”乡村伦理和民间智慧的时候,“重归”与“重建”的曲折和艰难,从储吉旺修建凉亭、西林寺、油盐寺、吉祥寺、宝莲寺、石窟寺的过程不难见出。可以说,直到“心中有盏佛灯”,储吉旺才最后完成了创伤治愈。

如果說,储吉旺少年时期的身体创伤是一次意外的话,那么,青年时期的身体创伤就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而且,这次身体创伤更为“顽固”,伴随着储吉旺成长历程,每每到生命历程的关键时期,这次身体创伤就发挥作用,对储吉旺的人生影响更深刻、更长远。

这次身体创伤发生在第四章,储吉旺在柔石中学读书阶段,所指时间明确地发生在1960年。恰逢储吉旺考上中学春风得意之时,正值储吉旺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一次必然中的偶然,储吉旺遭受了第二次身体创伤。在这个火红的年代,学生也要充当主要劳动力,老师带着他们到大队仓库的楼上“安营扎寨”,融入“抢种抢收”的火热生活。然而,学生们年轻的身体,面对食物的单调与匮乏,还是不能适应,和同学们狂吃了几篮红薯之后,储吉旺肚子痛起来了,“土医生”给他扎了银针,不但没有治愈,反而导致更大的身体创伤——血尿,从此,“血尿的病情也成为他一辈子不能褪去的记忆”。这是当代中国至少两代人的共同病症——“大跃进”的后遗症,政治和经济生态,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体里留下了永远挥之不去的烙印。医疗条件落后,耽误了多少病人,误诊误治的现象绝不只有储吉旺一人。

比起少年时代的意外创伤,这次青春期的身体创伤,对于认识社会、探究社会的“能见度”明显增强。

如果说,《如意之灯》对储吉旺青少年时代的创伤叙事主要集中于身体创伤,那么,到了储吉旺的成年时代,作者的笔墨开始专注于心灵创伤和情感创伤,套用一句老话:灵魂深处闹革命。而这个“灵魂革命”的结果,是给中国人民心灵上造成了极大创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阶级斗争”划分派别的,相互伤害,相互揭发,层出不穷。储吉旺的心灵创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这次创伤及其治愈过程,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是“历史血迹”的见证。

1977年7月12日,储吉旺毫无预兆地被带到宁海剧场参加批判大会,被揭批“与县里的‘四人帮帮派分子沆瀣一气”,遭到持续两年的隔离受审。在此期间,“上位者”用批斗会、强迫、讹诈、诱供、恐吓等多种手段,让他交待“三改一篡”、攻击周总理等罪行,还要交待与应四官的关系,目的是将他打成帮派分子,“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正在庆幸经历文革“劫后余生”的储吉旺,一下子被打入深渊,成为文革残余、人民公敌。

创伤越深,治愈的时间就越长,治愈的手段也就越丰富。在这次心灵创伤的治愈过程中,储吉旺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既然对方用群众运动的方式,给储吉旺带来心灵创伤,这种创伤当然也要通过“群众”来疗救:首先是老工人吴加宾上台给储吉旺倒水,接着是工人小董拒绝批储吉旺,再是木工师傅的照顾,还有妻子冒险给他送小纸条,等等。为了治愈心灵创伤,储吉旺卖力干活,在劳动中消解心理压力,他自我激励,反复抄写陈毅“雪松”诗。他在坚持,周围的工人、家人也鼓励他坚持,终于坚持到1979年7月12日,厂里开了职工大会,在宣布他受审结束的同时,还被评上了当年厂里的先进工作者。大背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堵巨墙终于崩坍了。

历史,在这里开了一个180度翻转的玩笑,纠正历史错误是一次会议,一个文件,一个通知。可是,处于这种历史玩笑“风暴眼”中的储吉旺,承担了多么沉重的压力,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血尿症伴随受审而来,身体创伤和心灵创伤形成双重打击,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阔达的胸襟,很难坚持下来。

痛定思痛,当一切平静下来之后,储吉旺并没有放弃反思,而是在反思中完成了自我疗救。“这一切都是时代造成的、历史造成的。我们无法脱离那个时代。时代造成的伤痛,是全中国的,是全国人民的,谁都无法离开。但是,人的品质还是有高低之分的。品质崇高的人,即使讲错了话,做错了事,知错能改,还是品质高尚;品质低下的人不管你得势,还是失势,你都会表现得丑陋卑劣。我们应该痛定思痛,让人性回到向善上来。”储吉旺把个人深深的心灵创伤放置在时代创伤的语境下思考,淘洗了怨念,消解了仇恨,回到人性的本质——向善。想通了这些,也就大彻大悟,原谅了一切,就会卸下沉重的负担,轻装上阵。只有到此时,这次刻骨铭心的心灵伤痛,才算完全治愈。

《如意之灯》书写了储吉旺一生中多次创伤,这些大大小小的创伤及其治愈过程,构成了传主丰富多彩的人生,也成为时代的缩影,因为“他与祖国同命运”。每一次创伤,都是对主人公的考验,每一次治愈,都是主人公的自我超越。正是不断的考验和超越,成就了“世界搬运车之王——储吉旺”。

储吉旺,一个社会的普通人,一个时代的成功者。因其普通,才会有这个时代普通人都会经历的创伤;因其创业,才会比普通人经历更多更深的创伤;因其超越,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走向世界搬运车巅峰。杨东标塑造的储吉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人性的独特视角和解析社会的“能见度”。

《如意之灯》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历史的血迹不会干涸”!

猜你喜欢
心灵身体时代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我de身体
唤醒心灵
e时代
e时代
我们的身体
e时代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