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蔚+程存归
摘要:关注大学生社会文化适应,实现角色顺利转换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每个阶段的文化适应以及角色适应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将对其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文化;角色转换;行为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1-0078-03
文化适应包括社会文化适应以及行为方式适应,并且与心理状态相关联,这几方面是紧密相连的。减少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失望、想家等的负面情绪,即可达到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是在一种新的环境下,个体从心理以及行为方面进行自我调整,以便提高他们应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并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栋梁之才。
一、大学生的各种角色变化
1.从中学生到大学生。十二年寒窗,冲过高考的大军进入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名大学生,同时也迎来了人生独立面对社会的第一个节点。这一时段,学生需要面对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例如,时间的自主运用、学习方法的自主性、信息的大量化等等。
另外,“大一”是中学到大学人生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段时间里,个体的观念、事物的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各种学习能力等等,都将受到严重考验。比如,来自五湖四海不同习俗的学生,需要相互适应和接纳;大学课堂里学习知识,不再有老师频繁督学;学习的知识量大且密集,大多数需要个体通过自学来完善和提升。
2.從基础学科到专业学习。大一阶段,学生首先要完成基础课的学习,这阶段学习的内容没有太大差异。大二、大三阶段,进行的是专业课的学习,因个体的自身原因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比如对专业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等,自此也进入专业课学习的黄金期。个体因此会花大量时间投入到专业的学习以及研究中,对相关知识以及信息的需求量也猛增。
3.从学生到“社会人”的预备。即将告别学校进入社会,这阶段的个体既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又因为未来的未知而充满焦虑、烦躁和不安。大四的学生面临着学位论文的考验、职业选择的考验、升学的考验、感情的考验等等。这一阶段个体信息的需求相对集中而且方向比较明确。
4.职业角色。学生完成了职业选择,进入社会成为一名职业者。一种全新的职业带来了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匮乏,每天还需要与不同层次和素质的人员打交道,如何顺利的在特定时间完成心理和角色的转换,是人生的又一大课题和生活的开始。
在这一时段和节点的个体,要完成“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和适应。两者的主要差异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目的不一样。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扩充和提升专业知识。而毕业后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工作、创造价值、为社会服务。
第二,环境不一样。整个社会是一个大熔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地的,功利性比较强,利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学校是以育人为目的,偏公益性。也就是他们的目标以及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但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三,人群组成不一样。学校里接触的多为老师和同学,是授业解惑承担教育职能的场所,人群关系比较单一;在工作单位乃至社会上所接触的人员较广泛,有不同的文化层次人员组合成,人群关系比较复杂。
第四,评价标准不一样。大学生步入社会后,社会就会按照对“职业者”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如任职能力、职业技能的提升、创造效益以及贡献的大小等等。
二、角色转换障碍表现及分析
角色转换是大学生适应环境、走向心理成熟的根本,也是他们的必修课。一般大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合理调整自己,实现应有价值。但也有部分个体在过程中发生了转换障碍,长时间感觉自己“没有进入角色”,效率低下。比如,初步进入社会职业角色的大学生,由于人际关系、工作技能等等原因,工作效率较低,较长时间处于被动的状态,失去了在校时期的优势,如果这个时候调整不当,会对个体身心造成重大伤害。
这些表现可归纳为三种类型:角色依恋、迷失和退行等。角色依恋是个体没有因为环境改变而按照社会期待的行为做事,还是套搬以前的行为,采取不适应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应对当前环境,而不能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刻板地沿用过去的角色模式。
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职业角色”的培养,提前对大学生角色转变障碍做好预防。可开设社会心理学、职业心理学课程等,并进行这方面的心理咨询活动,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角色理论,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以便更好地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同时高校必须改变偏重“学生角色”而忽视“职业角色”的教育。
三、大学生文化适应以及角色适应策略
1.重视价值观的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是职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决定了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和职业选择。因此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也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升。大学生应积极了解、学习和接受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和完善自身世界观、价值观,将个人职业理想与国家前途和社会发展相联系。
2.合理的职业设计。根据弗兰克·帕森斯提出的职业指导理论,职业受个体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征影响,而这些特性是可以测量的。职业指导可以通过对照心理测量结果与职业要求对个体的职业选择予以指导,帮助个体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因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帮助大学生通过科学测量进行职业指导,以满足个体的职业发展需要。
3.培养自信的个性特点。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应变能力、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表现能力是自信的根本。
一方面,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好在大学校园的四年时间,用心学习,刻苦钻研。在打好学科基础的同时,还需要多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的研究,争取在专业领域有所创新和突破;另一方面,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发展自身的优势,做到“一专多能”。endprint
4.培养和强化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个体对职业的看法和认识,它是随个体的成长逐渐形成的。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所主持过学生职业选择实证研究课题。从调查结果来看,过半数的毕业生的职业理想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这也提醒高校教师及领导要高度重视并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意识。有了健康的职业意识,个体才会有动力按照角色的要求不断塑造完善自己,才能获得社会对其所担任的角色的认同。
5.公司企业为个人的职业化能力的提升,也起到推波助力的作用。公司企业为了使新人的技能尽快适应岗位以及企业的发展需要,一般会从六个方面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提升。这六个方向分别为思维培训(目的是解决“创”)、观念培训(目的是解决“适”)、心理培訓(目的是解决“悟”)、知识培训(目的是解决“知”)、技能培训(目的是解决“会”)及态度培训(目的是解决“愿”)。以上六个方面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技能的关键,进入社会后的大学生会接受企业这六个方面的培训,以便达到人岗相适,在本岗位上创造相应的价值。
6.建立终身的学习目标以及任务。
(1)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人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记忆和长时间记忆两种,并提出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见图1)。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学习过程中,遗忘速度在最初最快,然后减慢,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不会再遗忘,即遗忘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所以抓住遗忘规律进行学习,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知识淘汰率。台湾世新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徐木兰教授曾谈到过,一个大学本科生从毕业那天开始进行计算,其学到的所有知识每年要被淘汰掉20%。因此进入社会后,大学毕业生需要及时“充电”。
(3)工作中的很多知识,大多数来自工作的积累。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属于基础知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理论型知识,而真正可以应用到工作中的知识和经验,其中4/5是在社会中积累的,1/5是在学校中所得。因此拥有一种终身学习的精神,有利于职业技能的提升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实现。
四、结语
关注大学生不同阶段的社会角色适应,有利于大学生理性选择自己的职业,在遵从社会价值观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明辨方向,完成自身社会文化以及角色的有利转换,使个人价值观得以实现,并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彭灿辉.大学生角色定位与学习自主性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学,2015,6(1):57-59.
[2]杨瑞.大学生社会价值观特征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4,(4):49-52.
[3]龚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念变迁的社会文化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1):248-251.
[4]贾燕,曹萍,国力,张雯.关于大学生角色定位问题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9):122-123.
[5]邹赐岚.谈大学生角色适应中的“职业角色”培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91-95.
[6]母轶,郭军.针对大学生角色转换的读者教育策略[J].大连民族学院报,2012,(4):411-412.
[7]余世维.突破人才经营瓶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8]汪群,王全蓉.培训管理[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