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的激励作用,触及学生学习情感的共鸣点,设置贴近认知情感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内生动力;要凸显提问的引导点拨性,通过设置具有循序渐进的启示性提问内容,促使和推动主体深入细致地进行探究,确保实践探析的实效;要促发学生主体的反思能动性,通过提出启示性的问题,引发学生自我反思或相互点评,以此促进学生全面思考辨析,切实保证和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教学;教学质量;学习效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5-0025-02
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等教学要素构成,其中课堂为教师和学生的实践、互动提供了有效舞台与重要阵地。教育实践学认为,师与生之间的互动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其中课堂提问是引领和组织师生、生生深入互动的有效方式和手段。提问作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及手段,在推进学生学习进程、展示教材内涵要义、推动师生深入互动等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数学教师必须变革和创新课堂提问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展示提问的积极功效。鉴于此,本文从数学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这一角度,对运用好课堂提问策略进行论述。
一、课堂提问要触及情感共鸣点,激发学生探究认知潜能
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内在能动性的激发。教育心理学认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深入开展,要建立在学生强烈学习情感、能动探究潜能等积极情感基础之上。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其最大贡献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度。但教学中也发现,不愿意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面对学习任务要求充满畏惧心理的现象,在不少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运用提问教学手段时,必须充分发挥提问在激发学生积极情感方面的独特作用,要通过设置启示性、生动性、趣味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注意力,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驱使下能动地探究实践。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教师要提出典型生动的问题,以抓住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知潜能。例如,人教版九上“中心对称图形”一课的学习难点和教学重点是“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理解中心对称图形关于一点中心对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为提高学生学习中心对称图形特征的内在积极性,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学生对生活问题感兴趣的认知特点,向学生提出下面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扑克牌是同学们能够经常看到的,但同学们有没有认真观察和研究这些扑克牌的形状和特点呢?把一张扑克牌旋转180°,扑克牌会有什么变化呢?”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4张扑克牌,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在此过程中,面对数学教师提出的关于扑克牌旋转的生活问题,学生内心感到亲切,认知上易于接受,情感得到了有效激发,能够带着强烈的兴趣参与到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研究活动中。认知矛盾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最有效方法,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前后矛盾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人教版八下的“平均数”新知教学环节中,教师可采用设疑的方法引入新课讲解内容,向学生提出下面的问题:“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过平均数,那今天将要学的平均数和以前学的一样吗?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呢?”面对教师的提问,初中生产生了认知的“疑惑”,从而带着“问题”和“疑惑”,参与教师组织实施的新课讲解环节。
二、課堂提问要凸显引导点拨性,推动主体深入探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推动者,也是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引导者。学生认知学习实际与现有数学教材要求之间有一定差距,这决定了教师必须切实履行好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探究的指导和引导职责。但少数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时存在越俎代庖的现象,将大量时间用于讲解指导,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对象。众所周知,教师的指导讲解应融入学生的学习探究之中,通过精当的“指”和科学的“引”,来实现学生学习探究的深入推进。因此,数学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选准时机,要在学生认知、解析数学知识点或案例遇到困难“卡壳”时,提出具有画龙点睛效果的精当的“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从而有效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例如:如图所示:直线y=k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tan∠OAB=3/4,点C(x,y)是直线y=kx+3上与A、B不重合的动点。(1)求直线y=kx+3的解析式;(2)当点C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C的面积是4?教学这道数学题时,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生探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探究“当点C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C的面积是4”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卡壳”。此时,教师不要直接告知学生解决方法和途径,而要结合该案例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提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如何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的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研析。针对教师的提问,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豁然开朗地认识到该问题的解答方法:“(1)根据直线y=kx+3与y轴交于B点,以及tan∠OAB=3/4,即可得出A点坐标,从而得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AOC的面积是4,得出三角形的高,即可求出C点的坐标。”教师要强调指出,此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已知得出C点的纵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教师就推进了学生思考研析的进程,使学生正确高效地完成解题任务,获取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相对于教师直接告知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效果胜过百倍。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指点时,要主动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认知实情,并予以科学指点。
三、课堂提问要促发反思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近年来,本文作者在观摩课堂教学活动时发现,有不少数学教师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进程的效果和表现进行评价,而忽视对学生主体反思能力的引导和训练。提问这一教学手段在引发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改进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的作用,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应有效地运用。特别是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环节,教师应以提问的方式,提出具有建设性、引导性、指导性的意见或要求,引发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反思的内在积极性。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表现以及解题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研析,在自我思考和他人点评中,找寻学习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提升自己的学习效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提问应该紧扣学生、教材、课堂等教学关键要素。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实施,灵活开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问的效果。提问要触及学生情感共鸣点,激发学生探究认知潜能;提问要凸显引导点拨性,推动主体深入探究;提问要促发反思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朱烨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温建红.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内涵及特征[J].数学教育学报,2011(06).
[3]黄小安.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湖南教育,2007(07).
[4]陈亮.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5]叶立军,陈莉.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04).
[6]潘超.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时机[J].教学与管理,2016(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