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慧
摘要:图书出版是生产和传播精神食粮的工程,责任编辑肩负重大的责任,承担着繁重的任务,面对人才流失的问题,出版社需要转变观念,分工合作,控量提质。
关键词:责任编辑 工作状况 未来出路
图书出版赋有文化强国的使命,出好书、出精品书是图书出版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图书出版业发展到今天,在兴旺发达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无错不成书”(差错率高),“只有高原,没有高峰”(数量大,精品少)等,人们常常流露出对编辑工作的不满和埋怨,就包括出版社内部也是这样认为的。责任编辑,责无旁贷,但编辑也是人,编辑有苦衷,也很无奈。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有限,不能做到各方满意。下面,我们来看看图书责任编辑的工作状况如何。
一、重大的责任
图书出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出版单位实行编辑责任制度,保障出版物刊载的内容符合本条例的规定。”每一本图书,版权页上都署名有“责任编辑”。责任编辑,顾名思义,就是对这本书从头到尾负责的编辑。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八条、第九条对责任编辑做了相关的规定,首先,政治把关,负责初审,对书稿进行科学分析判断,保障图书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内容把关,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和付印样的通读工作,使稿件的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消除一般技术性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再次,质量把关,责编作为一本书的项目负责人,还需要负责对编辑、设计、排版、校对、印刷等整个出版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这三点是从宏观的管理层面来看的。从企业微观层面来讲,出版社是企业,企业要生存,就必须盈利。编辑编书,必须创收。只有赚钱,出版社和编辑才能存活下去。所以,责任编辑至少有四大责任:①政治责任,亦即政治、文化、学术的价值把关;②内容责任,亦即知识、文字层面上的内容把关;③质量责任,亦即编校和印装质量把关;④经济责任,亦即利润层面上的创收任务。
这份责任很重,担子很沉,它要求编辑必备的能力,包括:很高的职业素养,很强的业务能力。不仅要“学富五车”,还要“练就十八般武艺”,这种很高的职业要求不是每个编辑都能达到的。
二、复杂的程序
一本书的出版,在出版社走的流程是:编室策划、论证选题→集团分管领导审签(选题申请表)→发行公司论证→集团分管领导审签(选题登录表)→总编室汇总选题表→书稿三审(三审后须备案或专题报批的选题履行有关手续)→发稿(申请书号、条码、CIP数据)→校对→校对室负责人签字→书封、腰封等要素设计→编室负责人审签→分管领导审签→印制部确认整样单上的签字后,开具付印单→进厂印刷→印制部抽检印装质量→本地印刷,责编提供样书(外地印刷,责编提供样书照片)→分管领导核审书名、书封、腰封等要素总编室→复核→入库(新书入库三证齐全:征订单、封面要素审核表、印制合格证)→发行公司发行等一系列出版环节。
每个环节,又是一个个的子系统。如:选题申报流程:责任编辑填报选题→编室主任同意→集团分管领导同意→总编室登记→总编室分管主任签字→总编室主任通过。发稿流程:填写三审意见表→发稿意见处理(编辑)→分管领导签发→发稿单填写→合同签订→三审意见表打印→发稿意见处理(总编室)→书号和CIP申请。
做了编辑后才知道,每天工作很琐碎,需要花很多精力填各种表格,包括纸质的、网上的表格,走选题申请、三审、整样、付印、产成品入库、调拨订单、稿费计算、稿费结算、生产成本预估、生产费用结算等流程,协调各样的关系。很多编辑白天上班,主要是处理编务:填表、找人签字、衔接工作,保证各个环节正常运转;晚上、周末在家里处理完家务后,再看稿子,经常超负荷工作。
三、繁重的任务
图书编辑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一本书出版过程,就是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从选题策划到图书销售,经过二三十道工序,责任编辑就是这个项目的经理。如果按每年每人做10本书来算,一般情况下,每个责任编辑手里同时做几本书,也就是几个项目同时运作,分别处在不同环节,头绪繁多。除了走无数的程序外,编辑还要花时间策划选题、初审和编辑加工。仅从编辑加工来看,责编一年要看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字的书稿,对书稿把四关。
“现阶段大多数出版社责任编辑的主要精力基本被沉重的编辑任务占满,任务重到没有时间进行选题策划。”这就是很多图书责任编辑的工作现状。
我们来看选题策划这个环节的情况。选题策划是出版社核心和关键环节。选题的好坏能决定一个出版社的命运。策划是图书出版工作的龙头,《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六条和第七条指出了选题策划和选题论证的要求,策划选题是全体编辑的职责。选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图书质量,也影响出版社的整体出版水平。《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用“信息”“选题”“组稿”三个标题详细地列出了选题策划的具体操作环节,它需要全社上下通力合作。在实际工作中,选题策划主要是责任编辑的事情。图书策划工作包括搜集信息、提炼信息,研究有关的学术、学科发展状况,了解读者的需求,掌握图书市场的供求情况,提出构想,确定作者,形成写作大纲,跟踪编写进程,协助作者完成书稿和提高书稿质量,拟订完整的出版方案。策划编辑还要负责图书出版全过程的控制和协调。选题策划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策划一本书从头到尾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绞尽脑汁,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作者经济时代,编辑还需要用大量精力服务作者,也需要对社交平台认真经营。从出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辑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对每一项编辑工作都应付自如。美国著名编辑学家格罗斯在《编辑人的世界》一書中指出,在美国,编辑分工很细,具体分为:选书编辑,策划编辑,文稿编辑,文字编辑,编辑顾问,编辑助理。这些分工的出发点是承认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让每个人做他最擅长的事。endprint
编辑的基本规律是编辑人员以出版文化为目的对作品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编辑工作基本规律,姚文兵建议将编辑工作分为策划、审稿(选择)、文字(加工)、校对和整体设计与若干部分,对应设立策划编辑——选题策划,文稿编辑——审查稿件,文字编辑——加工整理,校对编辑——规范控制,设计编辑——外部形态控制。
有的出版社已经将选题策划分离出来,让有策划能力的编辑组成团队,专做策划选题(或者与社外图书公司合作),让营销编辑专做营销。但仍有很多出版社只有编辑、校对、美术等分工,编辑工作还是单个责编一条龙负责制,策划编辑、文稿编辑、文字编辑、营销编辑、编务工作都是由责任编辑担任。责编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已经不堪重负。
四、人才的流失
國内的出版社,很多普通编辑年薪一般不到10万元,低于营销人员。编辑岗位专业性强,编辑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及行业技能,而且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需要细致、耐心。想做好编辑工作,需要相当的付出和天赋,编辑不好当,所以,编辑队伍出现了频繁流动及流失。长期较低的收入水平,精神上的高强度,工作上的高压力,也加速了用工荒的蔓延。新鲜血液越来越少,具有相当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中坚人员转行或跳槽到新媒体,后继乏人的趋势很明显。
五、未来的出路
1.分工合作:编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编辑工作的质量决定出版物的质量,是实现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编辑工作不单纯是个体作业,它是个体和集体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结合,每项成果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只有严密的分工,规范各自的职责和相互关系,使整个编辑工作协调一致,才能高效率运转。因此,做好编辑工作,不仅要有一批人才,有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同时要有集合人才的凝聚力,组成团结和谐的编辑工作的集体。
2.控量提质:进入新常态的出版业,迫切需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全媒体时代对图书编辑出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重心前移,控量提质,转型升级。出版社需要找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建设完善流畅的组织架构,明确规范权责利的分配。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运行机制,优化、简化程序,让编辑从繁重的杂务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的精力用于策划选题、审查稿件、编辑加工、服务作者等核心工作上来,上下同心,分工合作,用匠人精神,做响一个品牌、做精细分领域,出好书,出传世精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