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评价

2017-10-27 12:45徐旭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创新能力小学数学

徐旭

[摘 要]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一直以来,学校对于教学的好坏,都是通过对学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考查教师所教班级的平均分来确定各个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学能力,并由此得出年终评优评先的标准。这样的评判标准有时候会因为外部因素,更主要是学生的因素而对教师的创新性教学的评价有失公允,对于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会有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教学评价

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创新能力评价来促进,评价机制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发展。小学数学课的评价机制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体现教师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最后是共同关注学生和教师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协调。培养和发展小学数学创新能力不光要依靠教师的积极引导,更要通过教师平时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来实现。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表扬和赞赏,能够鼓励和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能够从本质上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要建立一整套数学创新能力评价的标准,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辨别创新能力。

一、小学数学创新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

数学创新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大概有这么几方面:评价形式太单调;评价形式太机械化;同一形式的评价频率太高。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教师总是给学生奖励小红花,然后积累到多少个小红花可以换取其他的什么奖励。这样的方式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但是长期如此,学生的新鲜感就会逐渐淡化,甚至变得无动于衷,回答问题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成绩相对好的,成绩差的学生会产生畏惧感。在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语言评价最多是“好!好!非常好!”,而且学生经常在教师的指挥下,一边鼓掌,一边大喊大叫。这类同学就像在背台词,机械地完成许多次这类的评价。试想,这种形式的评价真的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吗?

评估形式与教学内容分离,忽视了激发学生的潜能,忽视了学生的个人差异,这样的教学模式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吗?例如,教师在黑板上设计了一组题目,把学生按位置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按成绩均匀分配。然而每个小组里面依然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滥竽充数,即使不回答问题,也可以跟着本组成绩好的学生完成当天教师布置的任务。各组的优秀学生在积极回答问题,甚至在积极举手抢答题目。教师们总是在乎课堂的热闹,却忘记了热闹背后那部分理解力比较差的群体,这个评估能反映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吗?有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比赛,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提问,回答正确的小组可以得分。当教师询问学业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时,学生说错了答案,教师说:“又错了!”这位学生在其他学生的笑声中坐下来,其他的学生不敢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发现,现在的课堂所谓的创新模式只是外在的热闹和形式上的花哨,其本质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这样的创新模式会让我们的学生每天在课堂上开开心心,回家后就不知所措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没有对每一堂课进行有效的创新,而只是在教学形式上死板而单一的教学术语的创新。这种教学术语的创新一旦每天都说,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了。

2.为了评价而去刻意地评价,还不如不做评价。有些时候创新课堂内容,让每节课都有与众不同的角度去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小学数学创新能力评价应关注的内容

(一)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核心概念。顾培教授认为:数学素养形成的时代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即使所有的概念、公理、过程证明都被遗忘,但仍然会为人们解决生活问题提供数学的思维。当数学定理被遗忘时,剩下的是有价值的数学素养。

(二)关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始终处于客观立场,过度依赖知识教学,忽视独立自主和主观能动性。对于教学,如何创新,如何改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新课标提出:“学习模式不再是单一的学习,学习过程不再机械化,应该充满活力和个性。”除了认真学习、参与思考外,还有学生的实际操作、实践等。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充满对数学学习的渴望。

(三)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变革

教师也应该改变传统的全盘灌输,给学生一定的指导,使学生成为新课程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应该只是面对优秀的学生,而是要教导每个人。教师应发挥领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和探讨。当然,教师应该以课程的教学设计认知特点为基础,从有效学习和设计教学的角度组织教学,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让所有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学习体验。

(四)关注师生关系的改变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学生害怕教师,教师高于学生,学生顺从教师。新课程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你尊重我尊重你。这要求教师首先改变思想,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传统的固定思维,那样容易造成沉闷的教学氛围。研究表明,在人们感觉放松和开心的和谐环境中,学习动机和效率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五)对创新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事数学学习的学生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创新能力评估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学习合理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态度,通过合理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评价过程中不能过分夸大学生,这样会导致学生的不满;在评价的过程中也不能完全采取批判的态度,这样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重德育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不能光注重对学习的评价,还要多关注德育。我们的教科书有其局限性,无法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也无法平衡学生独立学习和社会的需求。解决这个问题,要让学生了解“我来自哪里,要到哪里去”。现实的问题是,教科书的内容缺乏体现民族文化、适应时代要求、面对社会矛盾的内容,缺乏传统知识文化和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解决建立信仰、坚定信念和信任的问题。调查显示,约有90%的学生不愿意看道德教材,不愿意使用美丽的故事、形象语言、资料丰富的数据融入数学的学习中。其实,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多的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很多的数学思维都是来自我们的生活,来自我们头脑里面的逻辑思维,来自我们的思维里面的道德素养。然而德育教材中存在严重的“无人”现象,主要是缺乏道德教育,缺乏尊重个人生活。我们的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忽视了国内的学生文化地域、年龄、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和需求,混淆了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界限,导致学生的心靈与道德教育发生冲突。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个人毅力品质的培养,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恒心。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效果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评估过程不仅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而且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技巧。评估教师对主体进行各种评价,从而能够反映出教学的科学评价。学生应该是教学评价的主体,要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形成完美的小学数学创新能力评估,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任子朝,孔凡哲.数学教学评价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张晓霞,李建萍.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4]徐丽华.小学数学创新能力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李杰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创新能力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