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7-10-26 22:28扈小平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模式探究小学数学

扈小平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强化培养,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理念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方案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利用先进技术,配合趣味性的教学手段,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成长需求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其思维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将自主学习模式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促使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必备条件。本文从几个角度,对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策略;探究

引言:

素质教育理念和创新教育要求为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必须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指导学生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目标,从而真正展现出小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大价值。自主学习模式的引入,不仅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实现无限潜能的深入挖掘,彰显出人生的最高价值,进而更好的实施社会全能型人才培养计划。

一、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路局限性较大,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式教育,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强化提升,这对于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启发是十分不利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智力发育尚未成熟,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对一些复杂、多变的理论知识点无法实际掌握,如何仅仅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很难实现根本进步的。鉴于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阶段性需求,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数学教材知识进行分类简化,将一些學生能够理解,并且产生强烈探究兴趣的内容进行突出,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率[1]。自主学习是小学生学习能力综合发展的基础,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完美配合,只有指导学生学会协同合作,才能够真正开拓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局面。例如,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些课后任务,然后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课后以小组的形式来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仅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认知模型。

二、数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部分数学知识,虽然不能够单纯地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得学生很好地对其进行理解,但是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和操作,学生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基本知识,然后再让学生依据三角形的这些特征来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与之对应的一些物体,这样就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三角形的认识,同时在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学生也会更加自觉地将数学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结合,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转变角色突出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是跟着教师的节奏走,不知道自己怎么学习,所以学习的效果很差。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要改革。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并没有付诸行动,现在我们就要彻底改变这样的弊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兴趣才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提升,这样获得的学习效果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例如,我们在讲到《简单的几何图形》时,可以提前通知学生:下节课上课的时候要找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课,要求他们必须在课下准备好需要的材料和几何图形,讲课的方式没有限制,想怎样讲都可以,只要能讲清楚就行。这样的话,学生为了讲课的时候更顺畅,把所学的内容讲明白,就会在课下先预习所要学习的内容,即“备课”。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学自己讲,教师只负责指导。

四、课程评价方式

应用自主学习策略的另一项重点内容,就是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传统的期末考评方式,往往不能更好地推动自主学习策略的开展,因为利用期末试卷对学生进行最终评价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和教师忽视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急于寻求结果并进行应试演练,容易陷入传统应试教育的误区。只有改革课程评价方式,重视效果评价和阶段性评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2]。效果评价包括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小组其他成员对自己的评价、自我学习能力的测评以及在团队中的贡献评价,等等,阶段性评价即注重每次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而不是以一次期末考评来决定评价结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及时做好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并让学生养成及时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的习惯。

五、充分利用问题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征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以培养。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进行乘法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每盒牛奶5元钱,如果你一共要买8盒牛奶,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这个问题同时也是小学生会遇到的生活场景,在提出了问题之后,让学生来对其进行探究,学生会依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对其进行解决,所以他们一般都会通过加法的方式来计算出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然后教师再向其进行介绍如何通过更加快速便捷的方式来进行总价格的计算,然后引入乘法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感觉到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加法计算是十分复杂的,而在此时教师再向其介绍一种更加方便的计算方法,就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这种方式感到好奇,进而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对其进行研究,同时也在无形中使得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结束语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对现在和将来的学习都大有裨益。学生只有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自主创新、探索,才能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才能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倪中新.自主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5)161-162.

[2]王君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学周刊A版,2015(05)97-98.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模式探究小学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