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及老子思想研究(下)

2017-10-25 14:07徐小跃
新世纪图书馆 2017年10期
关键词:无为道家自然

徐小跃

摘 要 道家老子思想体系由“道”“无”“自然”“无为”等范畴所构成。老子思想是本体论、方法论和境界论的统一,它所欲达到的终的是“无为而无不为”。说了“道”“无”,还要说“自然”“无为”以及“无为而无不为”,如此,老子思想及其精神实质即可完整呈现矣。

关键词 自然 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 老子

分类号 B223.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7.10.xxx

Abstract Characteriz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ontology, methodology and state theory in the pursuit of action through inaction, the ideological system of Lao Tzu consists of Tao, Wu, Zi Ran and Wu Wei, which fully explains the thought of Lao Tzu and its essence.

Keywords Zi Ran (nature). Wu Wei (inaction). Action through inaction. Taoism. Lao Tsu.

道家老子思想體系由“道”“无”“自然”“无为”等范畴所构成,它所欲达到的终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换句话说,研究老子思想的人都知道,老子思想的本质及其特征,你既可以说是“道”“无”,又可以说是“自然”“无为”。道既“常无名”,也“常自然”,又“常无为”,还“常无为而无不为”。因此之故,在论述了老子的“道”“无”以后,当要对他的“自然”和“无为”以及“无为而无不为”思想进行论述。

6 说自然

人们一提起“自然”,最容易想到的是“大自然”。然而,我们这里要说的“自然”,是专门就道家老子《道德经》所说的“自然”。老子所谓的“自然”,主要不是指的与文化世界,或说人类社会相对的那个“自然界”。实际上,老子是要用“自然”这个概念去具体呈现“道”的属性及其功能的,正像老子用“无”的概念去具体呈现“道”的属性及其功能一样。正因为这样,我们常说,道即无,道即自然。老子的学说可称为“道论”,也可称为“无论”,又可称为“自然论”。“自然”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经》里是有多层意思的,它也是通过不同概念来表达的。而“自然”这个概念在《道德经》 中共出现过五次。

6.1 “自”“然”及“自然”释义

要弄清楚老子所说“自然”的意思及其自然思想,首先,让我们分别来看一看“自”与“然”两个字的原始含义是什么。“自”的本义是鼻子。《说文解字》:“自,鼻也。象鼻形”。人们常在称自己的时候就指着鼻子,所以“自”字就有了“自己”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自”又有了“本是”“本来”的意思。“然”与“燃”是古今字。“然”字的本义是烧。《说文解字》:“然,烧也”。引申义为“如此”“这样”。《玉篇·火部》:“然,如是也”。孔颖达疏《礼记·学记》:“然,如此也”。而将“自”与“然”两字之义合而言之就是“自己这样”“本来如此”。所以,老子所谓的“自然”正是在“自己这样”“本来如此”之“自然”的本义意义上被使用的。

当我们正解了“自然”的本义,就可以知道,老子《道德经》第17章所说的“百姓皆谓‘我自然”,意思是说,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第23章所说的“希言自然”,意思是说,少说教才符合天地万物自己本来的样子;第25章所说的“道法自然”,意思是说,道效法于自己的样子;第61章所说的“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思是说,并没有谁来给万物下命令,而永远是出于自己的样子;第64章所说的“以辅万物自然而不敢为”,意思是说,以此来协助万物按自己样子化生而不敢妄有作为。

“自然”就是万物自己这样,万物本来如此。那么,接下来就需要回答和解决这么个问题,即“这样”“如此”又具体表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和情状呢?换句话说,“这样”又是怎样的?“如此”又是怎样的?

第一,“自然”是用来表征天地万物存在的“无意识性”的状态和情状。在这里,老子是借用“天地”“天道”概念来说明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都是自己生长而无意为之的,以此来强化“道”乃是一种无意识性的存在。这里的逻辑关系是,天与地都由“道”而生,天地无意识,当然也表示“道”也是无意的。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5章,以下凡引《道德经》只注篇名),意思是说,天地无心于万物,任其自生自灭,谈不上有什么仁爱之心,就像祭祀用的草狗,用时并非出于珍爱,用后即弃也并非出于憎恶。“天道无亲,常与善人”(79章),意思是说,天的本质,自然规律没有偏爱,它永远只是帮助善良的人。

第二,“自然”是用来表征“自然地”“不借助外物他力”的状态和情状。我们已知,“道”是一个独立而不借助什么外力唯一的存在者,或者说“道”是最高最先的存在。老子为了强化道的这一属性,他选用了“自然”这一概念。老子说:“独立而不改……字之曰道……道法自然”(25章),就是说,道是永远唯一的存在,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存在,所以它只能以自己的样子为效法对象。也正是在这里,老子的“自然”概念就具有了“自然地”“不借助外物他力”的意思。换句话说,道和万物的“非外力相助的”状态和情状形成了“自己的样子”和“本来如此”。如此,道即自然,自然即道的理念得以确立。

第三,“自然”是用来表征“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生成,自由发展”的状态和情状。老子说:“万物作焉而不辞”(2章),意思是说,任凭万物自己生长而不加干涉。这一意味的“自然”思想反映在社会人事的治理之上,就表现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是说,我无所作为,人民自然归化;我爱好虚静,人民自然走上正规;我不无事生非,人民自然富足;我无贪欲,人民自然淳朴。由此可见,老子是竭力主张统治者不要对人民干涉太多,让其自由生存和发展。总之,在老子看来,无论是面对自然界,还是面对社会人事,人都应协助它们的自由生发而不敢人为的加以干涉,“以辅万物自然而不敢为”(64章),此之谓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老子在这一意味下所阐发的“自然”思想,是与他“无为”义旨是完全重合的。自然即无为,无为即自然。这也是人们喜用“自然无为”来突出表现老子思想主旨的原因所在吧!endprint

第四,“自然”是用来表征天地万物的“多样性”“差异性”“个性”的状态和情状。万物得“道”(“一”) 而各成其性,老子《道德经》 第39章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也就是说,天的清明之性,地的安宁之性,神的灵通之性,溪谷的充盈之性,万物的生发之性,侯王的正治之性都是共同从“道”(“一”) 那里而获得的。而老子又将万物这一“多样性”的获得和呈现叫着“德”。在老子那里,所谓“德”的本义就是指的天然禀性,也即自然禀赋。所以说,老子是通过“德”及其天然的禀赋性来凸显“自然”的多样性、差异性以及个性的状态和情状的。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这是说,万物在多样性的呈现形式中,而绝对没有谁来命令和指使,而永远是出于自自然然。无论是化生万物的“道”,蓄养万物的“德”,成形万物的“物”,成长万物的“势”无一不是“自然而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万物无不尊崇道而推崇德的原因所在呢!

由此可见,“自然”既是对“道”性的描述,又是对“德”性的表征。“自然”是架起“道”与“德”的一座桥梁。什么叫着“得道”的状态,或说什么叫着“玄德”的状态,答案当然是“自然”的状态。得之真,得之全才叫着“德”。所以我们才又说,老子的《道德经》 不但可称之为《无有经》《体用经》《一多经》,而且亦可称为《自然经》。

万物的真性和万物的全性正是表现在它们的差异性以及丰富的个性之上的。所谓“道”的世界一定是万物各率其性的丰富多彩的世界。“率性之谓道”(《中庸》语),“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语),此之谓也。所以说,道家的“自然”思想所要体现的正是这一理念(从这里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際上儒道两家在很多重要的理念上存在着极大的相同性,我谓之“儒道相契互融”)。而关于这一点,在庄子的思想中得到了比较多的呈现。庄子认为万物之间的差异性是来自天然的禀性有别。他说:“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庄子·至乐》) 意思是说,鱼在水里才能得生,人在水里就会淹死,人和鱼的禀性各别,所以好恶也就不同了。所以先圣不求才能的划一,不求事理相同。而只有认识到万物的不同功能,万事的不同性质,那才是对万物真性的呈现啊!因此,所谓尊重自然,依顺自然就是尊重万事万物各自的自然物性,即尊重它们自身的差异性和丰富的个性。庄子借“鲁侯养海鸟”的寓言,欲揭示的正是此意。他说:“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 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同上) 意思是说,从前有只海鸟飞落在鲁国的郊外,鲁侯把它迎进太庙,送酒给它饮,奏《九韶》 的音乐取乐它,宰牛羊喂它。海鸟目眩心悲,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就死了。这是用养人的方法去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去养鸟。也就是说,饮酒、听乐、食肉是养人的方法,它是依据于人之自然特性而定,而用只适应于人之性的生活方式去养与人不同性的鸟,其结果事与愿违,把海鸟弄死了。符合鸟之性的喂养方法是应该让鸟在深林里栖息,在沙滩上漫游,在江湖中漂浮,啄食小鱼,随鸟群列而止息,只有这样,它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由此可见,道家强调“自然”的多样性、差异性、个性的状态和情状,其最终目的是要呼唤万物的按其本来的样子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啊!

这一思想理念用在社会人事上,其正面和积极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天然的禀赋,因而必然地表现出无限的丰富性,不同的差异性以及独特的个性,此乃是一种客观规律性的存在。珍重它就是珍重自然,珍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的自由。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尤其是做教育的事情,当应顺应每个的天性,追求个性化的教育,力争使每一个生命都能获得符合他们各自本来样子的天性的充分的发展。为了满足这一点,又必须探寻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创造宽松的环境,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模式,从而实现“不一其能,不同其事”这一“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获得“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有机的融通。

6.2 道家用“自然”概念来表征万物的“自性具足”的状态和情状

实际上老子和庄子在将“自然”定义为“自己的样子”“本来如此”时就已经包含了万物自性具足的意思。换句话说,万物的自性具足正是万物的本来的样子。所谓的“自性具足”是指万物在禀承“道”的过程中是完整的、全部的获得它自己的本质属性。呈现每个个体的具足的本性,那是万物各自的最终任务。道家的这一“自然”思想是想告诉人们,你只要是“得道之全体”,只要是“自性”的(自短自长、自寿自夭等等),当是最好。更为重要的是,既然每个个体都具备“齐性”的条件,那么每个个体皆应满意你的齐备,呈现你的齐备,展现你的齐备,安止你的齐备。我性已足,而与他类相比,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亦是徒增烦恼之举。物与物其性不同,人与人能力有异,但只要呈现“己”之足性,发挥“己”之全能,即为得道,当为最好。人与狗如何比漂亮?狗与猫如何比漂亮?杨树与槐树如何比漂亮?牡丹花与菊花如何比漂亮?男人与女人如何比漂亮?长短肥瘦、黑白高矮如何比漂亮?如果万物都“自足”了,每个“物”都有它的“美”,因而也都是“最好”;如果人人都“自足”了,人人都是宋玉笔下的邻家之“美女”,因而也都是“最好”。万物与人如都能安止于自己的“最好”,实现“各美其美”,如此亦就可以“美美与共”(费孝通语) 矣。正是基于这一点,庄子才明确指出:“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 意思是说,细小的草茎与高大的庭柱,丑陋的癞头与美丽的西施,世上千奇百怪和各种事物,“道”使他们一体平等。

“自然”的意义在于超越区分。道家正是通过他们的“道通为一”“一体平等”的理念超越了世俗所规定的是非美丑等观念。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拿自己与他者相比较呢?我虽然“短”“矮”“小”,但只要自性完满的存在,皆可称为美,而此美即大美、至美。而在道家看来,所谓大美、至美正是超越了分别性的美丑以后的状态。道家的“素”“朴”“自然”等概念都是在凸显“本来”“原来”的“样子”和“状态”。惟有保持了这一本来的状态,人人天生都是最好的,因而都可被称为“美女”“俊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最好的标准,最美的标准就是天然,就是自然,而天然、自然最本质的特征也就是在于它们的“无法增减”性上。而之所以会出现“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环肥燕瘦”以及现在流行的所谓“好女不过百”等的世俗审美观,那全是“人”在作怪、造作、选择、判分。也就是说,是在一定时期根据某种需要而人为地确定出所谓美丑的标准。反观现代人的审美观,不也是人为的结果吗?造成大量因为美容而毁容的事件,分析其原因,就是现代人太缺乏老子庄子道家自然思想和理念了。endprint

“知足”乃是让人安止于自己的自然“性足”。道家老子的“知足”思想在中国影响极广,但如何准确认知它,肯定存在不少问题。我们不能简单从字面上去理解“知足”就是知道满足自己当下所获得的一切。这样的理解,虽然亦无大错,但显得不够深刻和全面。实际上老子仍然是在人的“自然”的“自性具足”的意义上来阐发“知足”思想的。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意思是说,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懂得适可而止便可安然无事,这样才能使生命永保久长。“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6章),意思是说,祸害没有比不知满足更严重的了,过错没有比一心想获取更厉害的了。所以,知道满足性足的这种满足,才是恒常的满足。在这里要特别注意老子的“知足之足,常足矣”这句话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老子非常敏锐地看到世人因为彼此之间的比较、攀援、执着于那些所谓的是非、善恶、美丑、好坏、多少、成败、祸福等而产生了痛苦和烦恼,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最直接的原因正是人们不懂得安止自己的“自性具足”,盲目追求“性分具足”以外的东西。老子将其称之为“甚”“奢”“泰”,也就是那些过分的,奢侈的,极端的东西。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就用一个“贪”字来称谓这种情况。如此,就要遭受屈辱,祸害就要加身。由此可见,老子告诫人们的“知足”的真正意思是指知道自己的自然性足啊!只有当人们知道了这一根本性的“满足”,你才能真正获得恒常性的满足,从而才能获得幸福人生啊!

综上所述,道家的“自然”所要表征的状态和情状是具有多层意味的,而只有全面把握了“自然”之義,才能全面理解道家倡导的“道法自然”的深义所在。

如上述,在道家看来,“道”永远具有三性:一是无名性,二是自然性,三是无为性。“道常无名”“道常自然”“道常无为”,此之谓也。

7 说无为

“无为”与“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自然无为”既是道家的价值论,也是道家的方法论和境界论。正因为“自然”与“无为”两个范畴是那样的密不可分,所以,对于道家“无为”思想的理解,那是一定要联系对“自然”思想的理解。我们要破除人们习惯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道家的“无为”概念及其思想。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和不加任何限制地将道家的“无为”理解成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为。要知道,不只是不少普通老百姓有这样的认知,就连不少外文翻译也是这么翻的。

7.1 “无为”的字义解释以及道家“无为”的真义

解释“无为”概念,关键要准确解释“为”字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说:“为,母猴也”,清人段玉裁注曰:“凡有所变化曰为”。既然“为”是变化的意思,那么“无为”当是“没有变化”“不变化”的意思。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要明确指出这“没有变化”“不变化”的“无为”之旨在道家语境中的究竟所指是什么。实际上我们在先前对道家的老子和庄子的“道”和“自然”思想的论述中已经反复明确地指出了,宇宙间存在的一切万物,其本性都是从“道”那里获得的,而一旦万物各获其性,那就决定了它们都是本来具有的,并且是自性具足的,一句话,是自然的。由此亦就决定了,万物的这一自然之本性是不能和不应有所变化和人为改变的本然性的存在。在道家看来,由道赋予给万物的自然本性是不能变化的,是不容改变的。因此,老子和庄子就将这一状况用“无为”的概念加以规定和描述。通俗的说,不变化、不改变、不破坏、不违背万物的自然之本性的行为就叫着“无为”。反过来说,如果将万物的自然的“真性”变了,将万物的自然的“自性”化了,那就是“有为”了。由此可见,保住万物的真性和自性不被“变”掉,不被“化”掉,此乃道家“无为”之本义和真义者也。

应该这么说,“无为”思想是老子《道德经》 思想的实质所在,或者可以这么说,老子所提倡的所有精神都完整地包含在他的“无为”思想之中。我们常说,中国人精神和灵魂的需求是有多层的,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体的儒道佛正是以他们各自的“入世有为”“超世无为”“出世放下”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其中道家的“无为”精神已然成为中国人精神的标识之一。

在老子看来,圣人都是用无为思想来行事(“圣人处无为之事”[2章]);按无为的原则去行事,那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最高的得道之人无所作为,即不存心蓄意而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38章]);无为的效益,天下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它们(“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3章]);因此圣人不有心作为,所以也就未坏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64章]);无所施为便能无所不为(“无为而无不为”[48章])。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老子的“无为”思想是通过不同的概念得到反映的。换句话说,“无为”在老子那里是具有多种内涵及其意义的。有政治意义上的无为,有认识意义上的无为,有生活意义上的无为,有为人处世意义上的无为。具体说来,在“取天下”之政治意义上的“无为”用的是“无事”,在超越分别之认识意义上的“无为”用的是“无知”,在少私寡欲之生活意义上的“无为”用的是“无欲”,在处下、居后、退让之境界意义上的“无为”用是的“不争”等等。一句话,“无为”涵盖了天人之际。唯其如此,在道家那里,“无为”表征的乃是一种精神生活的境界。

“无为”就是“自然”。“无为”就是保持万物的本来的状态和情状。道家主张要让万物自己去生长而不要去人为地去干涉它,要按照、依顺万物的自然之性,并辅助万物自然化生和发展,不敢勉强而为和妄有作为。老子说:“万物作焉而不为辞”(2章),意思是说,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加干涉。“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意思是说,以协助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加以干涉。在这里老子是要向人们表明,万物的生长变化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人们只能协助、辅助、帮助万物的生长变化,而不能代办,更不能试图改变这一生长变化的进程。因此,老子的“无为”思想就直接取得了“辅自然”“常自然”“法自然”的意义。endprint

读懂并领会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思想及其精神,第一始终要与其“道”“自然”概念及其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揭示和研究。第二要清楚老子的无为思想是通过对不同的概念的阐释而得到具体而又全面反映的。

7.2 认识意义上的“无为”

老子“无为”是对分别认识的超越和否定。在老子看来,构成宇宙万物本体和规则的“道”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道生万物,本无价值性的善恶美丑之分。万物的自然状态和情状也正是体现在它们各自的本性俱足之上。也就是说,万物各自有从“道”那里获得了完整和充足的本性。如此就决定了,对于任何一个自然天生的个体来说,它们的本来的状态和情状都是完满的。所谓的性足和完满的意义是在于,只要它们保持了自己的样子,那就是“真善美”,那就是最好。既然是最好了,当然地就不能对它们有任何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如果这样做了,就是改变了本来或说原来的样子。改变了,变化了,一句话,分别了,那还是它们自己吗?老子要破除和超越这种“分别”,真正的意思正是反对一切对事物的本来的样子进行人为的改变和变化。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不承认天地万物是有差异性,或说是有其个性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第一次出现“无为”概念的是在第二章。他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 意思是说,圣人用无为思想来行事,施行无需号令的教化。过去多从政治和管理的意义上来理解老子的这一无为思想。然而,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实际老子这里是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论述他的无为思想的。换句话说,老子此处的“无为”思想是要实施对人们只是根据自己是非、善恶、美丑去改变和变化万物的本来状态和情状等行为的超越和否定。在老子看来,道生万物,本无价值性的善恶美丑之分,如果产生了这些分别性的情况,说明没有分别的大道以及万物的本来的样子被人为改变和破坏了,所以老子才敏锐地向人们指出的这种现象。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2章)意思是说,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好的东西是好的,这就有了坏了。老子认为,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完满性,因而如能保持和显现自己的本性那么它们每个都是最好的,从而就没有什么美丑好坏之别呢!而一旦有了这种区分,那一定是人为的判分的结果。而一有判分,事物的本来之真性即被改变和变化矣。没有改变和没有变化就叫着没有分别。老子在《道德经》其他章节中也反复指出这种“分别”之知是对事物本性的改变,因而是要坚决超越的。具体说来,老子所列举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祸福、亲疏、利害、贵贱等等都是需要超越的有为之举,有分之知。换句话说,老子是将人为断分,或说以自己心中的善与不善,美与恶作为判断事物“善与不善,美与恶”的标准的行为称为“有知”和“有为”,而将反对和超越这种认知的行为称为“无知”和“无为”。

老子的“无知”意义上的“无为”思想是有其特殊所指的。千万不能不进入老子无为思想的语境去解释老子的“无知”概念。也就是说,不能简单的从字面上去理解老子的“无知”概念。我们说,除了上述已经反复论述的“无分”观念外,实际上,老子还从“无限性”“无成心”“无私意”等意义上去规定他的“无知”思想。而所有这些观念又构成了老子在认识论意义上的“无为”论。在老子看来,人们不要认为通过“为学”的认知方式就可以把握到“道”的世界。

而实际上通过“为学日益”(48章)而掌握到的知识,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我们人所知道的知识,很有可能成为我们为道的障碍。所以说,对于那些可能成为障碍大道的知识当然地应该减损了。“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48章)。这也就是老子为什么那么强调“虚其心”“弱其志”(3章)的重要性。使人们心地虚静纯洁,弱化人产作伪淫巧的心志。老子还深刻认识到,自以为是的执着和傲慢使得我们无法体认大道,也无法获得事业的成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提出了他非常著名的“四不”论。他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22章)意思是说,不是只看到自己,事情才能明白,不自以为是,事情才能昭彰,不自我夸耀,事业才能有成,不傲慢自大,才能长久永存。

要之,惟有“无知”“无为”才能使万物保持自然的本真状态,从而也才能做到无所不为。“无为而无不为”,此之谓也。

7.3 社会意义上的“无为”

老子的“无为”思想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天道无为”,一是“人道无为”。“天道无为”是专指自然界万物的无为无造,自相治理,自生自灭。通俗的说,“天道无为”是一种没有任何人参与的纯任自然的行为现象。例如日月轮转,四时交替,原始山林中的花草树木自由天地养育,自开自落。而“人道无为”是属于“人化自然”以及“社会治理”“人事处理”“人生经理”等范畴。通俗的说,“人道无为”是在有人参与下的依顺自然的行为方式。例如栽树养花,耕种庄稼,这里一定有人的行为的诉诸,浇水灌溉,剪枝施肥。但在这一“诉诸”过程中,还有一个如何按照对象自身本性和规律去做的问题。老子的“无为”思想主要是讨论在有人参与的“领域”如何贯彻他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无为”精神的问题。

在老子看来,虽然社会政治领域完全是一个由人运作的场所,但也存在一个如何按照“道”“自然”“无为”来治理的问题。换句话说,老子“人道无为”的思想都是在“始制有名”(32章)以及“化而欲作”(37章)后提出的,即當人们开始实行制名分类的社会活动以及当欲望兴起以后,就始终存在着一个如何效法道、合于道以及用道的真朴来镇服的问题。这也就是老子最著名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和“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37章)的思想。实际上这一思想的中心正是让人们向天地自然学习,学习和效法它们的无为无造,自相治理的本性。由此建立起他的“无为而治”思想。老子明确告诉人们:“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意思是说,依照“无为”的精神办事,那天下便没有治理不好的。endprint

无为就是让民自化而不加以干涉。老子通过对“天地”之性的概括来让圣人去效法“天地”之性而为。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5章),意思是说,天地对万物无所偏爱,一任自然,这就如同祭祀用的草狗,只是任其自生自灭,并没有夹杂着什么好恶的感情;那么,做为体道的圣人就应效法天地自然的品格,对待人民亦同祭祀用的草狗,只是任其自作自息。老子始终遵循着他的人道法天的思维方式,并着重强调天地万物的“自”的功能和属性。老子说:“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2章)。这是说,万物会自动归顺,天地阴阳交合而降下甘美的雨露,没有人给它下命令,但它能自然地均匀分布。天道与人道,其间的逻辑是,天道无为无造,自相治理,而做为效法它的主体的人道,当然地也要无为无造,自相治理。所以说,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就是在这一系列“自宾”“自化”“自定”等样态下而得到具体呈现。正因为如此,在老子看来,“太上,下知有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7章)。意思是说,奉行无为而治的最高明的领导者,当应是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下面的人仅仅知道他的存在。意思是说,他的存在对于下属来说不感到有任何的压力和恐惧。要使自己保持悠闲自得的样子,对下少发号施令,大功告成,事情办妥。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无为就是使民清静而不加以纷扰。而使人民处于“自宾”“自化”“自定”的“自理”状态下,其前提是要保证统治者,领导者要做到清静。换句话说,统治者,领导者清静无为了,那么人民当然地就出现一系列的“自”的状态。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意思是说,我不有为造作,人民自然化成;我不躁动妄兴,人民自然正定;我不妄为生事,人民自然富足;我不贪婪纵欲,人民自然朴实。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子上述的无为主张,是直接对着在上者种种躁动性和妄动性的有为之举而发的。他所要得出的结论就是,只有断绝妄作的欲念,心灵才能得到宁静,如此天下亦才将会自然安定。“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37章),此之谓也。清静了,自然就不会纷扰了;清静了,自然就不会折腾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这一著名论断,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而立论的。他认为,治理大国要像烹煎小鱼那样。道理在于,小鱼肉嫩,烹煎它时不能多翻动,否则便会烂。老子将治理大国比喻为烹小鱼,正是要告诫统治者应安静无为,不要兴事折腾人民,不要生事纷扰人民。如此也才能成为天下的统治者。“清静为天下正”(45章),此之谓也。可见,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的实质正是体现在“清静”二字之上。

7.4 生活方式意义上的无为

我们在说道家老子的“无为”思想时,除了始终应紧紧抓住“自然”与“清静”两个概念以外,还应时刻应注意到从多层面和视角进入。也就是说,道家老子是从多个方面去申论他的“自然无为”“清静无为”思想的。而在生活方式意义上的无为主张正是老子无为思想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老子的生活方式意义上的无为是具体通过他的“无欲”论而得到体现的。正像我们不能将老子在超越分别认识意义上的“无知”(无为)概念只从字面去理解,即认为老子是否定知识,不要知识,而是应进入老子思想的特殊语境去深入剖析這一“无知”意义上的“无为”思想的实质之所在。同样,我们也不能将老子在生活方式意义上的“无欲”(无为)概念只从字面来理解,即认为老子是否定欲望,不要欲望,而是应进入老子思想的特殊语境去深入剖析这一“无欲”意义上的“无为”思想的实质之所在。

老子的“无欲”思想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否定和排除那些在满足人们基本的生理、物理的自然需求之外的欲望。二是指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做主而去改变人的自然需求的行为。

其一,老子将人的欲望分为“为腹”与“为目”两种方式。而老子明确肯定人的“为腹”的欲望,而坚决否定人的“为目”的欲望。所谓“为腹”指让肚子吃饱,即满足人们生活的温饱和适度的营卫。所谓“为目”指追求声色的耳目享受,即追求放任奢靡的物欲生活。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章)意思是说,缤纷的五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五音使人震耳欲聋,丰盛的餐饮使人胃口败伤,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稀有难得的物品使人品行受到伤害。一句话,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田猎、难得之货乃是纵情放任的“为目”的内容。

在老子看来,满足人们的“为腹”的需求恰是符合人们的最自然的本性,因而是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所以当然受到圣人的提倡和追求。而过分非分的“为目”的追求恰是违背人们的自然的本性,因而是不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所以当受到圣人的否定和抛弃。他说:“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2章)换句话说,“为腹”的这种生活方式是使人生活健康安逸,所以要“取”之;而“为目”的这种生活方式是使人生活颓废堕落,所以要“去”之。老子认为,只有简朴的生活方式才是符合人性的。正因为如此,人才能真正过上和享受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80章)这样一种怡然自安的生活。也就是说,香甜的食物,美丽的穿戴,安适的居住,快乐的习俗的生活感觉的获得全来源于超越一切贪欲的那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和懂得老子为什么在《道德经》中是那样的反对和抨击一切“为目”的物欲追求了。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不崇尚多财,使民众不纷争;不看重稀有难得之物,使民众不偷盗;不显现足以引起贪欲的东西,使民众不心烦意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让民众心地虚静纯朴,肚腹温饱,削弱民众逞强的心志,强健民众的筋骨,使民众永无作伪机巧之知和永无奢靡贪心之欲,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按照“无为”原则去做,那天下便没有治理不好的。endprint

其二,老子将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做主而去干预改变人的自然需求的行为称为“无欲”。换句话说,在老子看来,一切不顺应自然的,有自我做主干预的,都是不自然的“有欲”的表现,而与此相对的,就叫着“无欲”。例如,饿了要吃,困了要眠,累了要休,这是人的自然需求,顺之就叫“无欲”。而当人们处在有欲之时,因为事还没做完,靠人的意志、想法非要做完它,即便饿了、困了和累了也不去吃,不去眠,不去休。正因为如此,老子非常明确地反对那种靠着人们的想法去追求超越人的自然本分的“甚爱”“多藏”“益生”和“生生之厚”的行为。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老子是想告诫人们,过分的吝啬必定会造成更大的破费,过多的收藏必定会导致更多的丢失,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懂得适可而止便不会有危险,这样才能使生命永保长久。而那种一心想追求“生生之厚”(50章)和“益生”(55章)的人,反而会遭殃和陷于死亡之地。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追求养生太过分以及想方设法追求生活享受的话,其结果一定是灾难性的。“益生曰祥”,此之谓也。这里的“祥”是凶兆和灾祸的意思。

由此可见,老子的“无欲”一是无“为目”式的物欲;二是无“意志”式的意欲。老子在这个意义上的“无为”思想,其重大的现实人生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享乐奢靡之风,腐败堕落之气,足以使人变质;足以使人伤身。变质的人生与伤身的人生都是背离大道的人生,因而是无法最终获得幸福的人生。所以说,唯有“去甚,去奢,去泰”(29章),即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追求,按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9章),即外表单纯,内心朴实,没有私心,没有贪欲的方式去生活,才算是幸福的人生。

7.5 为人处事意义上的无为

为人应采取什么的姿态?行事应遵循什么的方式?这是老子“无为”思想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一点老子十分明确的指出应该是以下几种姿态和方式:处下、居后、退让、柔弱,一句话,人道的无为体现在不争。

道法自然,人道法天,是老子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在老子那里,在为人处事意义上的无为思想完全是遵循“道”“天地自然”之性的。“道”的本质属性及其功用正是在于它的柔弱。“弱者道之用”(40章),此之谓也。老子还说:“功成身退,天之道”(9章),“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68章),所有这些都是在告诉人们:人道之所以要功业告成即引身而退,这是自然规律。善于用人的人,能谦居众人之下。这就叫做不与人相争的德行,就叫做会用人的本事,这就叫做符合天道的最高准则。老子为了论证和说明上述道理,还具体通过一些自然界的现象来加以确证。

以“水”之性来确证为人处事应该“柔弱”。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在老子看来,最高尚的美德,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样。为什么呢?理由即在于水是既能使万物获益,而又不与万物相争互夺,它甘居安处大家都厌恶的卑下之地,所以最接近于大道。水性柔弱,顺应自然,利养万物,安于处下,不与物争,但正是因为水的这一特性,也才使它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并最终为王处上。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78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43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66章)。水虽是天下之最弱,但能战胜一切至强者;水虽是天下之至柔,但能驰骋一切至坚者;江海之水正因为善于处在一切水流的下游,所以终能成为百川归往之王。合而言之,就叫做“柔弱胜刚强”(36章)、“大者宜为下”(61章)。

以“草木”等之性来确证为人处事应该“柔弱”。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76章),由此可见,老子在这里是想通过自然界的有关现象来证明柔弱恰是具有生命力的。例如,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死了身体就僵硬;草木生长着时枝叶是柔嫩的,死后变得干枯。所以,坚强属于死亡之类,柔弱属于生存之类。因此,兵力强大便会败亡,树木强大便会折断。无论是“水”之喻,还是“人与草木”之喻,老子所要得出的结论是:“坚强处下,柔弱处上”(76章)。就是说,坚强处于下风劣势,柔弱处于上风优势。

人善于处下是表示他的胸怀,人甘于居后、退让是表示他的风度,而处下、居后、退让则集中表现在与人不争,与事无争。为什么不要争,老子用三句话告诉你道理。“夫唯不争,故无尤”(8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66章)。也就是说,与物无争无夺,就不會有过失和灾祸。正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相争。实际上,老子是要告诉人这样一个大智慧,你尽力的为人,你全力的与人,而且你柔弱了,你柔软了,你慈让了,你谦逊了,如此这般,天下之人亦会慈柔待你了,纷争就此休矣。这就叫做“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73章)。

这一“不争”既是天之规律,更是圣人之准则。“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此之谓也。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之论。它点出了“天”德与“人”德的特性及其相融互合。这一特性正是表现在“天德”的超越“利害”的“善利”以及“人德”的超越“有为”的“无为”,由此构成老子非常独特且极其深刻的“善利与无为”的天人合德的“不争之德”。而这一独特且极其深刻乃是表现在天道的不利而利的“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的不为而为的“为而不争”。也就是说,利与害相对而存在,只有超越了“利害”而做到“不利而利”,才能做到“不害”;同理,有为必有争,只有做到“不为而为”,才能做到“不争”。无心而为,利益万物,顺应自然,不与物争,这就是老子的“无为不争”之德。

7.6 境界论意义上的无为

在老子思想中,道、无、自然、无为这些范畴都是具有本体论、方法论和境界论三重的意义。以前在多重意义而展开的“无为”思想主要是体现在本体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而老子的“无为”思想正恰如他的“道”的思想一样,最后都要落实到境界论上。endprint

在境界论意义上的无为思想重点不是在于怎么做,而是在于做了以后表现出什么的态度和境界。具体说来,关于怎么做的“无为”思想,是在多个方面和层次呈现出来的,第一,“无为”是指“超越对立相对”的一种“无分”的状态,那么,一切形成有分的状态皆是“有为”也。老子是用“无知”概念来表述之。第二,“无为”是指“顺物之性,顺物之情”的行为,而一切违之的都属于“有为”也。老子是用“无事”概念来表述之。第三,“无为”是指“恬淡寂寞”“少私寡欲”生活方式,所以一切违之的“为目”之举皆为“有为”。老子是用“无欲”概念来表述之。第四,“无为”是指“处下、居后、退让”的姿态,而一切争夺皆为“有为”也。老子是用“不争”概念来表述之。第五,“无为”是指“柔弱”的状态,而一切刚强者都是“有为”也。老子是用“守柔”概念来表述之。

从以上所论实际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老子明确主张“社会人道”是要“做”的,要“干”的,一句话,是要“为”的。所以准确理解老子的“无为”思想,一定要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为”,一是“有为”。也就是说,老子的“无为”不是简单的主张“不为”,而实际的意思乃是“为”和不“有为”。简言之,“为”与“有为”完全不是一回事。“为”是指一切“法自然”“常自然”“辅自然”的正面之“行为;“有为”是指一切违背自然的行为。也就是说,老子的“无为”思想,一个是要从肯定方面的“为”去理解“无为”,一个是要从否定方面的“不有为”“反有为”去理解“无为”。老子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的名言,最典型的涵盖了“无为”的这两方面的内容。“以辅万物之自然”就是“为”;“不敢为”就是“反有为”。

而我们说,老子在境界论上的“无为”之论,恰是讨论关于在“以辅万物之自然”条件下“为”了以后所要保持和具有什么样的姿态和态度问题。在老子看来,“道”是“生”一切的存在者;是“为”一切的存在者;是“长”一切的存在者;是“成”一切的存在者。正是这样一位“象帝之先”者,却从来不以此为自居,相反的反复声称自己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干,并从来不会依仗(“为而不恃”),不会居功(“功成而不居”),不会占有(“生而不有”),不会主宰(“长而不宰”),不会发号,不会施令,不会干涉(“万物作焉而不为始[辞]”),不会自大(“以其终不自为大”),不会自主(“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不会自见(“不自见故明”,“自知而不自见”),不会自是(“不自是故彰”),不会自矜(“不自矜故长”),不会自伐(“不自伐故有功”),不会自贵(“自爱而自贵”),不会生硬(“方而不割”),不会伤害(“廉而不刿”),不会放肆(“直而不肆”),不会炫耀(“光而不耀”),不会逞强(“果而勿强”),不会骄傲(“果而勿骄”),不会赞美(“胜而不美”)。由上可知,“道”什么都干了,但却表态什么都没干。“道常无为”(37章),此之谓也。

老子又以“水”作喻来表达这种境界论意义上的“无为”之旨。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8章)“七善论”是老子对“水”德的高度称赞。水是那样深广、仁慈、诚信、平治、干练,适时的利養着万物,泽及着万物,但它却又是那样处下不争,默默无闻。也就是说,“水”什么都干了,但却表态什么都没干。“水”的这一“利万物而不争”的德性不是与“道”的“先于物、生物、养物、成物、为物反而居后、不有、不主、不宰、不恃”之德性完全相契互合吗?

要之,“为者”为了,做了(例如“道”和“水”),且是“上善”之为,但却表示“没什么”,“不值得提”,“更不值得傲”,此即“无为”者也。由此可见,这是多么高尚的“谦”德啊!

有此“玄德”者,那必定是无所不能也。“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此之谓也。

8 说无为而无不为

研究老子思想,应反复重申和牢记“道”是永远存在的并具有三性,一是无名性,二是自然性,三是无为性。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道常无名”(32章),“道常自然”(51章),“道常无为”(37章)。在老子看来,如果能依顺此三性便能无所不为,这就是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 思想。研究道家老子思想,最后一定是要落实到“无不为”之上的。老子的“无不为”思想是从结果上看的,所以“无不为”则可以通俗的理解成“好的结果”“好的结局”。那么能促使好的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老子明确给出了答案:无为。由此可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一个存在着因果关系的命题。整部《道德经》都是在告诉世人一个好结果以及达到这一好结果的原因。

根据我们对老子“无为”思想的阐述,发现其做为原因和手段的“无为”不仅有多重意义,而且存在两个层次。就多重意义角度来说,又主要包含着正反两方面的内容。正面性的“无为”是指的一切“以辅万物之自然”之“为”;反面性的“无为”是指的“而不敢为”之“有为”,即反对一切有为之为。所谓“有为之为”是指那些一切有违万物自然之性的作为以及由人的主观性控制的有意之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此之谓也。就两个层次角度来说,老子的“无为”第一个层次就是指所有做为具体方法手段的那些主张和做法。例如,认识论意义外的“无知”,政治论意义上的“无事”,生活方式意义上的“无欲”,为人处事意义上的“不争”等。老子的“无为”第二个层次就是指取得了好的结果和好的结局以后所要保有的态度和姿态,这也就是境界论意义上的“守柔”。

8.1 无为而得胜

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按照清静无为的原则去做去为,其结果是没有治理不好的,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夫唯不争,故无尤”(8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66章),“不争而善胜”(73章),与事无争,与物无夺,与人无争,其结果是没有过失和灾祸,从而也就没有谁会与你一争高下,一句话,不用争斗而能最终得胜!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15章),正因为不求满足,其结果才能做到除旧务新,不断获得新生,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19章),行为表现的单纯,内心守持的朴实,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抛弃分别性的知识学问,其结果才能免除忧虑和烦恼,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知止可以不殆”(32章),能知道一定止限,能知道适可而止,其结果便可不遭遇危险,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知足者富”(33章),知道和懂得满足的人,其结果是永远的富有,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爱屈辱,懂得适可而止便可平安无事,其结果才能使生活长久幸福,生命长久安全,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不为而成”(47章),不必作为即无为,其结果而能让大功告成,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48章),体验和领悟大道,要求的是私欲、情欲、妄想等一切有为的欲望,一天比一天减少,将此一直减少到“虚静”的时候和状态,即无为的境地,其结果便能无所不为,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治人事天,莫若啬……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59章),治理人民,事奉上天,没有比珍惜爱惜原则更重要的了,这样做就可把根扎得深入牢固,这就叫做能长久生存,永续发展的原则和道理,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64章),所以圣人无有心作为,所以也就从未坏事,不把持不放,所以也就不会遭受损失,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67章),慈柔宽容,所以能勇武,俭束而不放纵,所以能宽广,不敢处处冒尖,出人头地,所以能成为众物之长,群龙之首,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78章),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即便是攻击力坚强的东西也战胜不了这柔弱之水,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endprint

无为而得胜,而得胜以后继续无为,这将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向人们展现的另一层意义。

如上述,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指做为具体方法手段的那些“无为”主张和做法;第二个层次就是指取得了好的结果和好的结局以后所要保有的态度和姿态。通过第一个层次的“无为”,其结果是“无不为”,姑且将其谓之“无为而得胜”;而得胜以后,究竟如何能将这种胜利保持到长久而不至于被转化为失败?这是老子“无为”思想最为实质和精彩的地方,也是老子“无为”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姑且将其谓之“得胜而无为”。

8.2 得胜而无为

老子一方面要告诉人们唯有“无为”才能“无不为”,但老子更想告诉人们的是,而要长久保持这一“无不为”的结果,当要持续地“为无为”方可实现呢!老子把这种“无不为”以后再行“无为”的做法,或说在得胜以后而继续行“无为”的做法,称之为“玄德”。所谓“玄德”就是至德,就是最幽深最高远的道德。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0章),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行无为推动了万物而不自恃有恩有功,作万物的首长而不对它们加以主宰控制,这就是最幽深最高远的道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51章),此四句是老子第二次提及,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版本意义的错简所致,而是老子在重申这一“玄德”的重要。“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65章),这深远的道德是与具体的事物性质相反的,然后得到最大的通顺。实际上,老子是在告诉人们,得胜以后而坚持着无为的态度,那是一种超越世俗观点的更高境界的智慧,而只有达到此境,然后才能得到最大的通顺与和顺,即合乎天道自然的至境也。

老子是在多方面来反复强调和重申着这一“玄德”的“无为”主张。“功成身退,天之道”(9章),功业告成即引身而退,这是自然之道。当然,对于此处的“身退”,不能从“迹”上去理解,即不能理解为是隐退山林而无所作为者也,而实际上指面对功成名遂,不要居功自傲,自鸣得意,而是要俭束退让。“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30章),胜利不要自大,胜利不要自我夸耀,胜利不要骄傲,倘若恃盛逞强,这便是有违于大道,不合乎大道,滅亡很快便会来到。“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34章),大功告成,它也不以功自居。它生养万物却从未以为自己是万物的主人,万物虽然都归附于它,却也不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因为它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倒成就了它的伟大。“光而不耀”(58章),光辉明亮却不炫耀刺目。“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77章),事情办成而不以功自居。

得胜以后再无为所达到的“无不为”,即胜利,那是一种更高水平和境界的胜利,从而也决定了这种胜利不是短暂的胜利,而是长久的胜利,我谓之为“从胜利走向胜利”。换句话说,老子的智慧的深遂性正是体现在教人如何“从胜利走向胜利”。如果我们足够注意的话,实际上老子这一智慧的最大的本质表现在正反两个方面。正面说是“谦逊”,反面说是“不骄”。这也正契合了老子“无为”思想的正反两个方面的规定,即正面的“以辅万物之自然”,反面的“而不敢为”。由此可见,“无为而无不为”强调是一种精神和品质。

值得指出的是,在历史上或认为“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的权术和阴谋术。然而,通过我们上述的分析,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权术论和阴谋论的结论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和明白,权术和阴谋一个共同的本质特点即在于它们的“有意”“有心”“有目的性”,且都是负面的。老子一生都在揭露、抨击和批判这种“有意”“有心”“有目的性”的“有以为”的工作,换句话说,老子思想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于反对一切的“有为”而主张“无为”。要知道,权术和阴谋乃是最突出的的“有为”之举,当在老子的否定之列。老子评判“上德”与“下德”的标准正是在于“无以为”与“有以为”。“上德”与“下德”尽管都是“无为”,但前者是“无为而无以为”,后者是“无为而有以为”(38章)。通俗的说,“下德”者就是为了德而行德者也,即有意、存心、蓄意而做所谓有德之事者也。而关于“有为”之列的“上仁”“上义”“上礼”又全是老子要否定和批判的对象,更不要说是那些阴谋论了。

由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老子“无为而无不为”之学,那是一种最精妙的成功学。

至此,我们对道家老子思想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研究,与以往研究老子思想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采取了纯范畴概念式的研究,除此之外,还就所要论述的所有范畴概念进行了本义上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之上,力图找到此概念的本义与老子思想中的概念的意义之间的关联性,这样一来可以帮助人们对老子思想中的概念及其意义的深入理解。通过我们对老子思想中的最重要的几个范畴概念的论述,会具体认识到,实际上老子的所有思想都体现和反映着本体论、方法论和境界论三者统一这一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具体说来,如果要对老子思想中的每个范畴进行论述,则必须要抓住这三者的统一。“道”既有本体论的意义,也有方法论的意义,又有境界论的意义,而“无”“自然”“无为”全是如此。老子思想所欲达到的终的是“无为而无不为”,而道家老子思想及其精神实质正是通过“道”“无”“自然”“无为”等而得到完整呈现的。由老子的开创的道家思想和精神与儒家思想和精神一道共同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格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林语堂有句名言,“儒家及道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要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一定要研究道家思想,而最重要的是要研究老子的思想。endprint

猜你喜欢
无为道家自然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庄子说》(十九)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