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肾脏疾病会引起血压增高,医学上称之为肾性高血压,占成人高血压的5%~10%,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组成部分。肾性高血压又分为肾实质性和肾血管性高血压,均会导致水钠潴留在血管内,使血容量扩张,引发高血压。其发病隐匿,进展较快,血压不易控制,易发展为急进性或恶性高血压(收缩压大于20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130毫米汞柱),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严重者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只能靠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肾性高血压虽然是不能完全治愈的,但可以通过药物的治疗、饮食的调节而平稳控制。肾性高血压主要是水钠潴留,因此,病人在平时生活中控制好盐和水的问题极为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而肾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食盐量不应超过5克;若伴严重水肿、心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时,每日食盐量应限制在3克以下。用专门的控盐勺可以清楚计量,但如果没有控盐勺,也可以估算:一个普通啤酒瓶盖装满,相当于5~6克食盐;一袋500克的食盐,一家三口起码得吃1个月,控盐才算及格。
日前,相关部门发布了《中国居民盐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出民众对盐认识不足。专家指出,消费者在购买和烹饪食品时,不仅要弄清楚生活中哪些食物属“高盐高钠”,还应辨别出哪些食物中含有“隐形盐”。例如,油条、面包中都含盐,调料中的味精也是“含盐大户”。生活中看得见也摸得着的“食盐”很容易被大家发现,要下定决心控制起来也简单,但一些食物中的“隐形盐”却容易被忽视。
食盐引起高血压主要是钠元素的作用,人体钠元素的主要来源为食盐、烟渍及腌制肉或烟熏肉、酱菜咸菜、含钠的调味品(如酱油、鸡精、味精等)、含钠着色剂、防腐剂、加工食品及某些天然食品自身含有的钠。例如,每100克味精中含盐量为20.7克,远高于人们印象中很咸的豆瓣酱、辣酱、豆豉等调味品。这20.7克是测定味精中含钠量再折算成氯化钠的结果。而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所以多摄入味精,同样加大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此,建议每日膳食中食盐采取总量控制。每日6克盐要把这些“隐形盐”也算进去。
记住一些常见食物的含盐量,如20毫升酱油中约含有3克盐,10克黄酱含1.5克盐,1个咸鸭蛋、1根香肠或火腿肠约3克盐。关注食品营养标签,仔细阅读产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揪出生活中加工食品的隐形鹽。
既然盐这么不好控制,有些人就因此而绝对禁盐。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食盐不仅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而且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的钠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人体内存有6 200~6 900毫克的钠。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外液的容量与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正常血压、神经肌肉兴奋性等。盐中的氯离子在体内参与胃酸的生成,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与利用。盐的咸味能刺激人的味觉,增加口腔唾液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和提高食物消化率。当细胞外液大量损失或食物缺乏食盐时,体内钠离子的含量减少,可出现低钠血症,依缺钠程度的轻重可出现不同的症状。轻度缺钠(失氯化钠为0.5克/公斤体重)可出现表情淡漠、倦怠、无神等症状;中度缺钠(失氯化钠为0.5~0.75克/公斤体重)表现为恶心、呕吐、脉细弱、血压下降及痛性肌肉痉挛等症状;重度至极度缺钠(失氯化钠为0.75~1.25克/公斤体重)可表现为昏迷、外周循环衰竭甚至死亡。可见钠对我们的健康有多重要,我们的生活绝对少不了盐。
成人每天的需水量为2 000~ 2 500毫升,包含饮水、食物中的水和内生水。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正常成人每天需7~8杯(1 500~1 700毫升)水,提倡饮用白开水。但对于肾性高血压的病人,因为水钠潴留的原因,应该适量控制饮水量,每天1 000~1 500毫升;特别是严重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尿少并伴有水肿的情况,应控制饮水量<1 000毫升,以免加重水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