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你真的在做自由落体吗?

2017-10-23 18:27刘嘎
学习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空气阻力初速度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嘎

一个苹果自由下落,激起清澈的水花——这一切都被频闪摄影记录下来。这就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材的封面设计。不可否认,这个设计简约但又不简单,看似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物理原理——自由落體运动。

近日在备课时,又看到了这一封面。突然想研究一下这幅插图。于是拿来刻度尺,首先对苹果的间距进行了测量,从上而下发现相邻苹果的间距依次为h1=8.5mm,h2=31.0mm,h3=49.7mm。这一测量结果让我很困惑,怎么h1:h2:h3不等于1:3:5呢?我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里面出现的严重问题,只做出了如下的推断:

第一、首先我想到的是空气阻力的影响,但后来排除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苹果表面比较光滑,而且密度也较大。

2、 下落距离不大,速度较小。

为了慎重起见,我做了一些推算。经过比对,图中的苹果与实际苹果的大小的比例应该接近1:5,那么下落距离的比例也应该是1:5。所以总共下落距离为5(h1+h2+h3)=0.446m,按照自由落体公式v2=2gh,可以算出最大速度不过3m/s,空气阻力的影响应该非常小。空气阻力计算公式为 ,苹果近似看成球体,球体的空气阻力系数C=0.5,空气密度 ,普通苹果半径r约为4cm,则迎风面积 ,再代入v=3m/s。可计算出空气的最大阻力F≈0.015N。所以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阻力比F还要小。接着利用公式 来计算苹果重力,其中 。又查资料得知,苹果的密度 ,代入 ,最后得出:一个r≈4cm的苹果所受重力G≈2.23N。由于G>>F,则说明在这个下落过程中苹果所受的空气阻力完全可以被忽略,这样就可以认为苹果的运动是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从而排除空气阻力带来的影响。

第二、我又想到的是初速度可能不是零。但既然是频闪照片,时间间隔应该是相等的。所以根据物理知识: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不管初速度否为零,通过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 。但h3-h2=18.7mm,h2-h1=22.5mm,两者并不相等!差别比较大。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比例,那就是h3:h2≈5:3,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在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1:3:5,倒推就可以知道第一段位移h1的初速度一定是零!而且第一段位移h1的大小应该约为10mm!而实测h1=8.5mm,差别较大。当然这里在讨论时如果引入上文中插图尺寸与实际尺寸上的1:5的比例,结论也是一样的。

那么还能是什么原因呢?难道说时间间隔不相等?或者是拍第一幅照片时拍摄延迟?甚至我还在想,也许这并不是频闪摄影,不过是拿苹果PS出来的效果。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里的数据肯定是有问题了,我不知道有没有学生们拿尺子来测量这些数据,我觉得肯定有。如果有个学生,在学过了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兴冲冲地来细细的研究一下这幅图,不知道会有怎么样的困惑!

我开始意识到这可能是教科书的一处不严谨的地方了。因为作为高中物理教科书的封面,理应简洁、有力、科学的展现出一个物理原理,不用那么多的复杂性,也没有那么多的可能性。这既然是一幅自由落体运动的示意图,不管是实拍也好,PS的也罢,就应该符合前三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例为1:3:5!

经过如此多的思考,我试着向人民教育出版社发了一封E-mail,原文如下:

人民教育出版社专家们好!

我是安徽省蒙城一中一名物理教师,发现物理必修1课本封面上的苹果自由落体频闪照片,就用刻度尺对其中的间距进行测量,发现相邻苹果的间距依次为h1=8.5mm,h2=31.0mm,h3=49.7mm,我觉得第一个数据有问题,应该是10mm左右。作为课本的封面,而且展示的是自由落体运动,我觉得科学性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邮件发送成功的截图:

本以为不会有什么下文,没想到才隔了一天,就收到回复了!原文如下:

尊敬的读者,您好:

非常感谢您对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的关注和爱护!您所提的问题确实存在,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细致认真,再次感谢您所提出的宝贵意见!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编辑室

截图如下:

回复的如此之快,处理问题如此的认真,在这里我要向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家们点个赞!同时,我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在此只希望下一版教科书发给学生时,这个错误会被修正。因此,我又回复了一个邮件。原文如下:

人教社的专家们,你们好!

在此希望今年秋季发给学生的课本,这个错误会得到修复。

然后一天后,就收到了回复。内容如下:

尊敬的读者,您好:

您的意见已收到,我不得不非常抱歉的告诉您,今年秋季教材的发稿工作已于两个月前完成(因为从发稿到印刷还需要经过较长的流程和时间),但我们一定会在下次的教材修订时对此问题以及类似问题仔细核对。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感谢!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编辑室

下面是邮件截图:

这样看来,这个问题只能等下一版再解决了。略表遗憾。

总之,这件事情让我有了一个不小的收获。作为教师,会经常有学生来咨询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能在学生之前发现课本中出现的问题,等到有学生以后问到了,就可以这样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我已经咨询人民教育出版社,并得到确切回复,这确实是教材中的一处不严谨的地方——我觉得这样的回答应该会让学生包括我自己都非常满意!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气阻力初速度人民教育出版社
物理期末测试题
“金雕”展翅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不怕摔的蚂蚁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One)
降落伞
NO制备和性质的微型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由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组成的新数列问题
用心探讨例题 品出其中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