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2017-10-23 08:25郭倩妮
学习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调试分组实验

郭倩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数量不断增多,高中生物的教学水平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才的培养需求,高中生物的教学重心逐步向合作学习转变。其中,合作学习指学生以共同学习任务为目标,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法,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于8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教学理论,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成绩。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为个人及团队利益共同完成学习过程,最终实现自身价值。鉴于此,本文针对高中生物应用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高中生物应用合作学习的优势

1.1树立合作意识

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看,国际教育倡导合作学习,特别是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日渐复杂,凭一己之力早已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加大对于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受我国国情特殊性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均为独生子女,缺乏树立合作意识的成长环境,应用合作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树立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1.2培養交际能力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法,为学生间沟通及交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间互相教学、交流知识的过程,是学生间互相帮助、沟通情感的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还能促使学生间互相监督,形成课堂制约力,进一步约束自身学习行为,做到“张弛有度”。

1.3开发创新思维

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释放学生的创造能力,具备显著价值作用,尤其是针对学习主体的学生,教学过程是探究、发现、创新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作学习法采取异质分组的方法,其实质为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综合考虑每一位学生的知识宽度、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法开展一系列课堂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为枯燥的教学过程增添一丝趣味性。

1.4倡导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法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参与”转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前预习,设立情境问题组织一系列小组讨论,多思考多表达,得出合作讨论结论,完成思考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一部分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把握适当时机,准确“点拨”,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加深教学印象。

1.5形成竞争意识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尤其是高中生,从生理及心理的发展进程来看,是形成竞争意识的初始阶段,学校必须加大对于形成竞争意识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成长为上进心强并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法将班级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间形成“角逐”态势,促使学生间形成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2.高中生物应用合作学习的策略

2.1知识实践化

生物作为一门以生物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内含有大量的实验项目,无法通过简单的知识讲解完成教学过程。同时,受生物实验特殊性的限制,生物实验反应无法完整呈现于每一位学生眼前。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紧扣教学任务,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系列课堂实验,鼓励小组自主分工完成实验过程,得出详细的实验报告,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生物实验的观察、操作及记录机会。

例如:以高一《生物》为例,光学显微镜的调试步骤复杂,无法通过简单的知识讲解完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必须选择真实的光学显微镜完成调试,但是光学显微镜的造价高昂,少部分学校的教学基础薄弱,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存在教学设备无法满足教学任务的情况。教师可利用合作学习法,以5人为一学习小组,借助视频展示台、投影仪及摄像机等设备,轮流上台演示调试光学显微镜,放大调试过程及调试结果,便于及时记录调试结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以“真核细胞及原核细胞”为例,教师可回顾已学知识“细胞的概念”,讲解“真核细胞及原核细胞”的区别,以5人为一学习小组,组织观察实验“大肠杆菌及酵母菌”,鼓励学生判断“哪个是真核细胞?”。

2.2知识动态化

作为合作学习分组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模型的分组方式包括特长分组、情感分组及兴趣分组,完成分组后,教师可大致讲解教学内容,组织讨论教学内容,拟定各分组的讨论命题,由各小组自主选择,进一步细化命题,分为若干个“分支问题”分配给小组各学生,自主研究,自主解决,自行得出讨论报告,便于汇总,形成完整的讨论报告,便于各小组间分享学习心得,有助于学生及时纠正报告内错误观点。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紧扣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书本知识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通过调查模型合作学习的方法,设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

例如:以高一《生物》为例,在学习“叶绿素”的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合作学习法,以调查模型为依托完成班级分组,大致讲解叶绿素提取的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及基础概念,组织课堂讨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拟定各小组的讨论命题“哪一种色素扩散最快?”、“哪一种色素含量最多?”、“哪一种色素含量最少”,由各小组自主选择,进一步细化命题,鼓励学生自主观察、操作及记录,尤其是叶绿素属于虚拟概念,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难度,合作学习促使叶绿素“活”了起来,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加深教学印象,激发学习热情。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合作学习分组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编号模型适用于复习教学,尤其是问题明确的论点。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编号模型为依托完成分组,即将全班学生分为5人小组,按1-5完成编号。教师提出问题后,各小组学生共同讨论得出答案,教师报小组编号请学生作答。

3.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中校园规模不断扩大,高中生物的教学水平逐步成熟,为了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加快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变革,综述合作学习的概念,分析高中生物应用合作学习的优势,就提出具体教学策略具备显著价值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调试分组实验
舰载火控雷达调试方法浅析
调试新设备
调试机械臂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试论现有电气调试方法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