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晨
摘要:高考失利学生是指高中平时成绩较好,但由于高考发挥失常、高考志愿报考失误以及高分低录等原因未被录取到理想院校或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他们往往会产生迷惘、愧疚、自卑、失落等心理障碍问题,甚至会出现否定自我价值、逃避与家人相处、疏远与朋友关系等极端行为。针对高考失利生的心理问题和异化行为表现,可以从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打造良好大学形象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等四个方面培育学校认同感,以此帮助他们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
关键词:学校认同 大学生 高考失利 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0-0023-02
相较于无求学机会的高考落榜生而言,高考失利学生是指高中平时成绩较好,但由于高考发挥失常、高考志愿报考失误以及高分低录等原因未被录取到理想院校或专业的学生。他们带着消极情绪进入大学,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时,往往会产生心理障碍,甚至会出现一些极端行为。如果这一原本优秀群体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调适和引导,不仅是对“优势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校园和谐环境的威胁。如何让此类学生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顺利度过大学四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校认同具体指大学生对所属学校学生身份的知悉、情感上的接纳,而且会根据自身的认知状态、情感体验、评价方式做出相应的外在行为表现。对于进入大学的高考失利生而言,这类学生群体的学校认同程度相对较低,他们对学校认识上的冲突来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会出现对现有高校身份的排斥,设法去避开这一社会角色。培养大学生的学校认同感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学校环境的适应,提高自信、自尊和责任感,并且认同程度的高低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人际关系相处和校园课余生活等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1]
一、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困境及异化行为
与理想院校擦肩而过是高考失利生刻骨铭心的痛,懊恼、自责、沮丧等消极情绪都会涌上心头,不少进入非理想院校的大学生会一直徘徊在痛苦中不能自拔,由于对现处高校的不认同,进而产生迷惘、愧疚、自卑、失落等心理情绪。
(一)心理迷惘,否定自我的价值
中国学生一直接受的是成功教育,持有一种考上大学就是成功者,反之就是失败者的错误观念。加之当代现实社会中劳动人事制度,大部分学生将考上本科大学作为唯一目标,坚信“一卷定终身”。能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固然是人之所愿,但并非人人都能实现,当高考分数达不到理想院校录取线时,难免产生失望、沮丧情绪。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很容易否定自己过去取得的成绩,觉得大学生活跟想象中的相差甚远,便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开始出现迟到早退、旷课、消极应考等非常态行为。他们一方面不愿意面对现实,另一方面面对越来越差的专业学习成绩,在不断否定自己的恶性循环中,更觉得未来一片茫然。与高中他人眼中的优秀自我相比,大学中的他们时常被妄自菲薄、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困扰。在这样的现实状态下,个别意志脆弱者甚至会产生悲观厌世的念头,觉得人生都不再有意义,从而选择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
(二)心理愧疚,逃避与家人的相处
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期盼子女“成龙变凤”的父母们,为了保证孩子能够顺利考取高层次大学,对于子女在生活、学习和思想等方面的需求,他们几乎是有求必应,费尽心血地给予全方位服务。然而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如此大的经济负担,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从孩子上学开始,父母便一直省吃俭用地供子女上学,将所有的希望放在子女的“金榜题名”上。然而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面对子女高考失利的局面,父母为了不刺激子女的情绪,他们沉默不语,但不经意溢于言表的失望之情,往往会让高考失利生内心感到愧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煎熬中,因此背起沉重的心理负担。尤其是身在农村的考生,他们进入大学后,不愿和家人过多联系,也不敢经常回家,怀有一种无颜以对江东父老的心态。这类学生在大学期间利用节假日去兼职,不仅为了生活开支,也是为了躲避与家人的相处,长此以往,与家人的关系渐渐僵化。
(三)心理自卑,疏远与朋友的关系
一项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的压力往往是从同伴群体中感知到的,对某个人造成压力的并不是原先境遇比自己好的人,而是原先處于同一水平或低于自己水平的人,这类同伴带给个人的压力才是最大的。高中时期,平时成绩处于前茅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高考中,很多原本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考试失误,无缘重点大学,当看到平时成绩和差不多或差一点的同学们都考上了重点大学,高考前与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平等感荡然无存,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进入大学后,面对那些录取到名校的昔日同学,自惭形秽,认为自己这辈子已经注定失败,从此封闭自己,羞于见人,不再与高中同学联系,进而变得郁郁寡欢,很容易导致人际交往和人格障碍。
二、高考失利生学校认同感的培育与构建
针对高考失利生的心理问题和异化行为表现,高校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培育对学校的认同感,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将不同性格的学生引导到对高校价值理念的认同和情感的依附上,以此来增强高考失利生对现处高校的归属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一)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高考失利生从中学到大学,心理还不成熟,思想也不稳定,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四年的生活和学习。作为高校教育活动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认同教育在新生教育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不仅能塑造完整的人格,更能激发新生的创造力。对于高考失利生而言,很多人是迷茫、自卑的,最为重要的是积极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尽可能快地找准大学目标,明白目前处境中的自己的兴趣和追求,如何一步步地去实现。例如,高校可以建立“朋辈帮扶”体系,发挥榜样引领、典型育人的作用,让高考失利生看到校友和同学的成功,以此鼓舞他们向榜样学习,从而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进而恢复斗志。同时,高校应重视高考失利生的真实需求和感受,采取形式多样的高质量的课外活动,帮助他们学会独立、增加社会经验。例如,通过组织各种社团文艺活动、院校社交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积极引导同学间的交流,增进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群体间的交往,从而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同步发展,提高对学校的认同感。endprint
(二)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影响高考失利生学校认同感高低程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育质量,这也是学校生命力所在。[2]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只有培养出的学生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高校才会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增强高考失利生的学校认同感,必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一所大学,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建设上,教师的作用很重要。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将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能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指导人生,帮助他们尽快成长,而且教师的治学态度和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既要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也要注重师德师风的建设。除此之外,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满意程度。专业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载体,只有加强专业的软、硬件建设,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课外实践训练,打造具有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特色专业,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本专业的社会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
(三)打造良好大学形象,培养学生情感依赖度
良好的大学形象是学生认同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对学校认同的构建和培育具有重要影响。[3]一所知名高校的背后,总有一种代表其精神的形象存在,这种形象以学校价值观念为核心,是由规章制度、物质环境和文化传统等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从此角度而言,学校认同是指大学生对其大学形象的认同和接受,并逐步产生的归属感。学校认同并不是伴随每一位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就有的,而是在今后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感知并产生的,这便要求我们在学生入校之初就对学校历史、发展前景、专业概况等进行充分翔实的介绍,让高考失利生对学校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印象,促进其积極的学校认同产生。同时,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学生参与管理和决策的平台。“90后”是一个自我主体意识强烈的群体,只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校园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例如,校区规划、宿舍分配、校园文体活动等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到学校的发展和荣誉与自身的参与密不可分,以此增强他们对学校的情感依赖和认同感。
(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学生健康求学心态
人生中最富有激情、最丰富多彩的时期便是大学时代,这个阶段意味着开始脱离父母的庇护,开始独立生活,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期。相对于普通大学生群体,高考失利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都存在一定问题,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一方面,在校内设立心理咨询部门,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对高考失利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及时地进行疏导、宣泄和转移,引导他们正确地认知自我,尽快融入大学生活,从而消除对现处高校的不满和抵触,让他们能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家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另一方面,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心理调解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掌握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普及相关的心理学、心理行为以及心理卫生学等知识,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对自身心理状况有清楚的认知,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更有助于激发他们参与心理训练活动的积极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具可操作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认同感的养成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学校环境的适应,积极地影响他们的自信、自我控制以及责任感。认同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失利生的心理问题疏导和行为调节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地推动了他们融入大学生活,也使他们在大学四年中拥有拼搏的动力和自信,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
参考文献:
[1]张干群.大学生学校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115-117.
[2]董朝宗.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0):99-101.
[3]杨扬,谷正杰,侯辉.大学形象与大学生的学校认同[J].宜春学院学报,2011(3):44-46.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