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政治课“一例到底”教学法的应用

2017-10-21 02:11姚莹李昭轩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分析

姚莹 李昭轩

摘 要:“一例到底”教学法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合理运用“一例到底”教学法,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一例到底;案例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倡互动型、探究型的教学与学习方式。目前高中政治课教学还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师仅着眼于知识点举例而忽视了课堂的系统性,学生对课本知识没有综合系统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因此,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了思政教师探究的新方向。

一、“一例到底”教学法的含义

“一例到底”教学法又称“一案到底”教学法、“贯穿式情境教学”,是一种更加细化的案例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三维目标与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并以此为课堂主线将内容贯穿起来,将学生引入一定的教学情境内,引导学生根据完整的故事情境分析、讨论,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系统掌握,能力的整体培养。“一例到底”教学法中的“一例”不是指数量上的一个案例,而是以一则典型案例为主贯穿课堂教学,可以讲述某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话题材料、一个企业集团等,再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其它教学情景为辅助,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知识。

二、课堂教学运用“一例到底”教学法的意义

(一)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资源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重要意义取决于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因此鼓励教师对课程资源发挥创造。“一例到底”教学法有利于教师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精选案例,整合资料,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整合在一起。目前思想政治课本中的案例多且杂,部分材料内容已经与时代要求脱轨了,所以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时要更新理念,放眼国全球,着眼生活。传统案例教学常是一个知识点使用一个案例,不仅学生产生案例疲劳不利于知识掌握,教师也会因为案例太多无法控制教学进度。“一例到底”的贯穿能让教师有顺序有层次有逻辑的输出,在“一气呵成”的情况下全盘掌握教学情况。

(二)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基本上是教师的满堂灌,师生互动被老师的单边“演说”取代,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而得不到全面发展。当下的思想政治课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一例到底”教学法是综合的、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從各角度分析、探究案例。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层层深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推断、交流和表达。“一例到底”教学法使学生对知识有完整而深入的把握,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生思维严谨性的提升。

(三)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传统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堆砌使得学生对知识点没有系统的把握,只能记住零碎的知识点。课堂时间被浪费在繁多的案例讲解中,我们不可否认,这些案例是教师精心挑选、精心打磨后而成的,但学生仍需消耗大量时间去浏览、理解和思考,不利于课堂教学合理高效开展。相反,运用“一例到底”教学法的课堂围绕“一个案例”进行,大部分知识点综合于“一例”之中,教学环节与教学素材得到简化,师生双方都能节省时间,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一例到底”教学法在《征税和纳税》的具体应用

(一)分析教材,明确目标

运用“一例到底”教学法,首要任务就是分析教材,把握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和层次关系,同时在此基础上确定好本课的三维目标。《征税和纳税》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是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的第二框内容。

本单元核心词汇是“税收”,三维目标也是围绕“征税”和“纳税”展开。

1.知识目标

(1)识记税收的含义,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明白国家和税收的关系。

(2)了解我国五大税种,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准确把握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辨别各种违反税法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牢固树立纳税最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

(2)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二)精选案例,设计问题

“一例到底”教学法是“一例”贯穿始终,初中政治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进度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一例”。案例设计要注意:①案例要具有综合性,囊括大部分知识点;②案例要具有生活性,与教材内容相符合;③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具有讨论和启发价值;④场景的过渡要具有流畅性,课堂节奏紧凑流畅。基于以上几点,围绕《征税和纳税》这一课设计“彩民张先生”的案例。

情境一:苏州市民张先生酷爱买彩票,坚持三年终于中了500万,他兴冲冲到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兑奖,负责人说500万中只能领400万,20%要缴税,他心疼的同时心中充满了疑惑:

问题:100万元税款不缴行不行?能不能少缴点?缴100万元税后,国家之后会不会还给我?

用这一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的基本特征。强制性和無偿性决定了税收具有固定性的特点,而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无偿性是强制性的要求,所以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不可独立而存在的。接着用一个小视频简单向学生介绍税收的五大种类,引出下一个情境。

情境二:国家政策支持、税收负担变小,张先生决定自己做老板投资开办服装厂。他从布场购进原材料花了200万(开具发票),加工成服装销售额为300万,那还需要交多少的税呢?

问题:征收多少税?征收增值税的意义?

让学生利用算式和案例中的数据讲解税收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了解征收增值税有避免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保证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等意义。

情境三:张老板的服装廠生意火爆,他给工人涨了工资。不久,接到了税务局的电话,说工人工资超过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他们应该进行交税。服装厂工人文化不高,为了避免工人在缴税上出现较大反应,张老板决定给工人们普及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知识。

因为个人所得税是这课的重点,通过这个情境让学生了解个人所得税的所属税种、征税对象和税率。从税收性质、税收作用、公民义务三个角度讨论纳税的必要性,过渡到下一个情境。

情境四:由于经济下行,张老板的服装厂效益不好,公司资金出现了问题,恰巧又赶上税务局催缴税款。面对这些情况,张老板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他们众说纷纭:采购处:拖,拖死他,来了就说没钱;财务处:做两套帐,多隐瞒收入,少开发票;保卫处:税务人员来时,交给我们保卫科,让他们尝尝拳头的滋味;销售处:骗取出口退税单,享受点税收优惠。

问题:这四个人的话分别对应哪种违法税法的现象?如何减少这些违反税法的行为?

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区分欠税、偷税、抗税和骗税四种情况。学生对偷税和骗税两种现象区分不清。面对以上几种违反税法的现象,从公民、企业和国家的角度讨论该如何减少这些违法税法的行为。最后用“诚信纳税你我他”的一段倡导语结束课堂教学,最后通过一些课堂习题来巩固加强。

(三)课堂实施,恰当呈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去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选取适合的“一例”和设计好的问题只能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呈现方式。

本节课《征税和纳税》主要以PPT方式呈现,情境除了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在税收溯源和走进营改增中利用两个短视频,来引起学生对税收的关注。在“依法纳税是公民义务”这一框中将各类发票实物呈现,让学生直观了解,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此外,在增值税的意义、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减少违反税法行为的措施这几个问题上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一例到底”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都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和“一例”的设计来进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目标。

实践证明,“一例到底”教学法相对于多案例教学所具有的优势在教学领域已经逐步被发现,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一例到底”教学方法也存在缺陷,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联系学生实际状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斷摸索前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2):68-73.

作者简介:

姚莹(1994.04—),女,江苏丹阳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学科教学(思想政治)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

李昭轩(1991.01—),女,山东临沂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课程与教学论(思政)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设计及实施策略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的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