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继芳
摘要:作文是一种智力活动,它能使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各种因素在综合能力中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学习写文章是有规律可循的,尝试作文模式建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观察积累;想象扩展;模仿创造;系列成集
作文教学的特点是“滚雪球”式的发展,而每一个学段的雪球,只是半径大小有别而已。从学生会写第一篇有头有尾的文章开始,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的要求,也就随之诞生,并伴随左右。在这种时候,我们的作文教学如果不以视角的变化、层次的提高、思路上的拓展,在空间上提供变化,那么,我们的作文课堂应有的魅力就无从体现,程式化和刻板就会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杀手。所以在高段尝试作文模式建构,既可以让学生在综合性、个性化方面大显身手,又可以让其体会到写作成长的快乐。
1.“观察——积累”模式
学生在阅读巴金先生和老舍先生的文章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们笔下写的不就是我们普通的人和寻常的事吗?为什么我们写出来的文章却索然无味呢?原来是我们缺少观察、积累生活素材的能力和习惯。
观察积累生活素材是写作的前提。平时我们要求学生观察生活时要准确细致,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從不同角度去捕捉生活中最典型的形象。另外在指导学生观察一种事物时,可以从整体到部分或从上到下……抓住观察对象的外部特征,持之以恒地观察,一定会练出一双会观察的慧眼。
积累生活素材是观察的第一步。我们一旦观察有所得,应该及时地记录下来,可以写成卡片,也可以写成日记。语文教师在课上应该指导学生怎样写活页卡,如写景状物类、写人记事类、科普类等。这就制作好了自己取用方便的小小作家“文库”。下一步就要鼓励学生勤读书,读好书。从书中的海洋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种种资料。再次,多参加校内外举行的活动,多结交朋友,扩大自己的生活面。博采众长,素材积累才会丰富多彩,在写作需要时就会得心应手了。
2.“模仿——创新”模式
小孩子从小就是跟着家长学说话、学走路,可见模仿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力。模仿也是人类创造的基础,如利用仿生学原理,从蛙眼那里我们制造了电子蛙眼,从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我们制造了探路仪等。
可见模仿是一种半创造,是“创新”的起点,离开了“模仿”就谈不上“创新”。写作也不例外。学生阅读前人的作品,不仅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还能让学生从对比、借鉴中汲取写作技能养料,有助于知识的积累,认识能力的提高,从而完成积累——消化——模仿——创新的技能转化过程。从学生学习写作过程来看,获得写作技巧是和模仿分不开的,因为“技能”必从实践中才能获得。模仿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细心研究每篇文章表达方法、立意布局,每次模仿写作的都应有一个明确的训练要求,如《鸟的天堂》、《第一场雪》采用了动静结合的的写法,《夹竹桃》采用了总分总的表达顺序,运用了对比反衬、虚实结合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等。
由此可见,模仿是人们学习写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写作的实践中习得的,在模仿中存同求异,通过有目的训练,我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飞跃。
3.“想象——扩展”模式
想象作文要求合情合理、“假想真写”。写想象中的人和事,同样要写出细节和情感。“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也是他们在信手提笔,尽情自由时不经意中容易忘记的。因此,想象作文更需要在“自由”空间的理理性。如《20年后的我》写出自己是科学家、白衣天使、教师等,走上工作岗位如何尽职尽责发挥自己才干的,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好奇心、创造欲越强,作品就越新颖,越有价值。
4.“系列——成集”模式
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练笔之后,真正地让作文成为表现自我的方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一种“用我手写我心”的快乐。综合孩子的作文要求以及平时所练习过的作文种类,可以分门别类制作活页“集子作文”,如写人集、状物集、想象集、记事集、综合集等内容上去思考。随后,无须教师再布置习作,他们可以按自己的计划去写作,然后一篇篇地写下去,一集集地装订成册。
有了隽秀的手写体“集子作文”框架蓝本后,还要设计封面、目录、前言。封面是一本书主要内容的艺术体现,要设计出表现自己集子作文的特点。
我相信待上面的准备工作就绪,学生们的写作热情被激发,便迫不及待地想一吐为快了。可以每周完成一子集,字数不限,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展示评价,学习提高,让“集子作文”更有“自由”味,也更有启发价值。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应用移植、重组、拓展、派生等方法,迫切要求建构新的与之匹配的教学模式,丰富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模式,同时又超越模式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