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探析

2017-10-21 18:37王桂芬
文教资料 2017年19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

王桂芬

摘 要: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承接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对新时期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进行理论教育,更要重视社会实践;全球一體化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途径 原因分析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国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走向社会的最后准备阶段。教育和引导学生铸牢爱国主义精神,将专业学习同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实现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新时期大学生具有思想认识新、思维多元化、追求自由和开放、注重自我等鲜明的现实特点。在大学生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提高爱国主义觉悟,对其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看到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一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实施重视程度不足。在教学师资上配备不足,没有安排足够的相应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仅仅停留在政治理论教育和对社会非主流思想的批判上。不能真正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这与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任务不相称,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有差距。

(二)爱国主义教育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

从幼儿园开始,学校通过升国旗、唱国歌、看教育片、思想品德教育和聆听革命英雄先烈事迹等手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思维活跃,追求新潮,一些人容易受别人左右。一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呈现单一化的倾向,主要是灌输,方法生硬。如果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仅仅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次上,就会适得其反。因此,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设计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是目前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机结合。

一些高校长期以来遵循的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内容、以课堂教育为主管道、以灌输教育为主方法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实质是以智育的方式实施德育,重认知、轻实践。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方法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实际行动。另外,在教育中没有充分利用教育影响源,如社会、家庭等教育因素,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四)部分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淡化。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调查发现,当前大多数的大学生仍然普遍具有朴素、真挚的爱国情感。但是,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某些大学生进取心不足,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影响爱国意识[2]。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一些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自我要求不严,吃苦耐劳精神不足,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客观方面原因是大学生获得信息渠道增多,比较容易受到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

(一)世界一体化发展对新时期大学生爱国情怀冲击较大。

当前社会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孤立发展,特别是中国在世界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必将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世界一体化发展必将促进国家与民族相互间的交往,促进相互间的感情和认同,但是在相互交流的同时一些传统的文化和思想观念必将受到冲击[3]。特别是对容易被新思想、新文化吸引的大学生产生较大影响。

(二)市场利益的追求对大学生造成影响。

市场利益的追求,使社会上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思想行为,冲击了大学生的政治信念和追求,某些大学生产生了迷茫,片面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三)不良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使一些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混乱。

当前,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来自网络媒体,良好的网络环境,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传统的媒体时代,国家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实现对信息的过滤和筛选,删除那些不利于爱国主义的政治信息,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舆论氛围。

(四)对爱国主义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中华民族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激励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打败一切来犯之敌的精神支柱,也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但是某些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未能采取有效的手段在大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设置的课程少,对于课程考核不重视,造成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五)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存在不足。

一些大学的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够多样化,忽视讨论和实践环节。教育内容往往比较大而广,不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一些高校在财力、物力、人力上保证不足,缺乏必要的学习图书和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缺乏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老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实施。endprint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研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是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愛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改进。世界发展一体化,使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我们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爱国主义教育经验,在运用好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途径上,正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动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一)重视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宪法》对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明确的说明。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把爱国主义教育摆在高校教育的重要日程。充分调动高校和社会资源,使爱国主义教育整体优化,促使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大学生爱国主义。目前人类社会正处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保证社会政治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群体在社会政治的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凸显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在高校教育中,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地位意识,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作用,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二)把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在当代大学生中,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高校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培养出对祖国有深厚情感的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所以,在高校开设课程对爱国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学习是必要的。每个高校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和目标,都制订了系统的教育计划,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仅仅依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为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还应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国情、培养品德,增强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当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自己要为谁奋斗,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三)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也要得到充实和发展,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及大学生的新特点,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注重中国历史教育,从中国民族发展过程中汲取营养,延续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帮助了解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争取民族尊严、自由、荣誉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同时要加强民族忧患意识的培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民族忧患意识作为推动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民族忧患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前途的牵挂和担忧。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对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有着重要意义。

(四)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世界发展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没有历史、没有传统的民族,就意味着失去未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沉淀和升华的。深入开展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让大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同时,我们要利用全球化的机遇,不断学习和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点,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学习他族之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有选择地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五)为爱国主义教育营造优良的环境。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调动高校全体师生的积极性,营造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使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充满正能量,随时随处都可以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染和影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开展爱国主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利用传统的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4]。根据不同的节日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新阵地。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文化的迅速传播,使网络成为思想文化的新阵地。我们必须重视网络阵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技术,占领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弘扬爱国主义。用富有时代感、积极健康的内容充实网络,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将有害的信息堵在门外。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及时进行典型宣传、传播主流声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

[2]辛向阳.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探析[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1).

[3]黎进深.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3(7).

[4]王军,等.新时期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引导的途径和方法[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
初中物理科知识获取途径
女生教育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究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家校携手,共筑和谐育人环境
民汉合宿下加强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途径探析
浅谈怎样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塑造阳光心态,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