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翠萍
【摘要】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载体。导学案主要由导学内容、导学问题和导学练习组成。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要基于单元主题,确定导学内容;基于学生认知,设计导学问题;基于课文内容,设置导学练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导学案 设计策略
导学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载体,现在导学案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宽泛,其中就包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且成为小学语文课堂实现转型的重要推力。导学案主要由三大要素组成,其中包括导学内容及导学问题,此外还包括导学练习。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需要与教材实际相联系,且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能有效发挥导学案所具有的价值功能。
一、基于单元主题。确定导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在阅读课文的设置上是以单元主题式的形式进行。各个单元中的所有课文,均以单元教学目标作为自身的具体目标。不过,很多教师对此则没有注重进行整体把握,在编写导学案时往往只注重结合单篇课文的内容进行,显然,这是一个常见的重大误区。有效的“导学案”应该是基于单元主题确定导学内容的,这样,才能充分突显“导学案”的实效性。
以《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为例。笔者在编写该课的导学案时,先对该单元的阅读主题进行深研,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本单元所有的课文均围绕“异国风情”这个主题进行授课目标设置。而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借助优美的语言,引领读者到德国这个花之国,感悟德国所具有的独特风情。整篇课文并不长,却用自然及非常亲切的语言,揭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个主题。在完成对整体的把握之后,笔者在编写该课文的导学案时,在导学内容的设计上,主要确定为两大板块,其中的一个板块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并在这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第二板块则是学会进行语言的积累,从中感受德国美丽的风情,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从以上案例可以得知,在進行导学内容的设计时,需要基于整个单元主题之上进行确定,这样能有助于提升导学内容的针对性,进而引导学生深度对文本进行解读。
二、基于学生认知。设计导学问题
在“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需着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就是先确定学生学什么,之后再确定教师所教的内容。为此,在导学案中,教师在进行导读问题的设计时,深入分析学生的学情是关键,并应在这基础上设计相应的导学问题。
例如,《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其中的一篇课文,而该篇课文所在的单元,在主题上已经非常明确,即为“生活的启示”。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已经积累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且能初步感知生活中的事及道理。不过,在阅读探究能力方面,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还不是很强,因此,对其阅读探究能力进行培养非常关键。许地山的《落花生》这篇课文,从内容层面上来说较为显浅,不过,所蕴藏的寓意却非常深刻。因此,该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课文的寓意。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笔者在设计导学案时,特意抛出这几个导学问题:①“我”和哥哥姐姐,还有爸爸如何对花生进行议论?请把文中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在读一读之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②在这篇课文中,父亲的话非常深刻,从这位父亲的话中,你认为花生具有哪些品格?小学生在这些导学问题的引导下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并在自主阅读的这个过程中,实现对课文蕴含的寓意的解读及领悟。
在上文的这个案例中,就非常注重强调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并在这基础上进行导学问题的设计,因此,在培养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效果非常理想。
三、基于课文内容。设置导学练习
导学练习要求学生在导学问题的指引下,对自主化语文学习的情况进行反馈,这也是导学练习其中的一个重要功能。为此,在设计导学练习时,要立足于课文内容这个层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导学练习的反馈诊断功能获得发挥。
例如,在《将相和》(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笔者在设计导学案的导学练习时,先对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设计“我会写”“我会读”的练习题,主要对学生在预习中是否掌握课文生字词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设计该练习,即“对课文进行通读,并标注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这一篇课文中,主要写了( )、( )和( )共三个小故事”“我可以通过一句话概括三个故事的内容”。学生完成该导学练习的情况如何,在对此的检测过程中,就更能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针对性。
由此可见,在进行导学练习的设计时,需要基于课文内容这个层面,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导学练习实效性,提升导学案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导学案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载体,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语文学习。教师要认识到导学案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功能,强调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导学内容、导学问题、导学练习的有效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化的语文学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