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大学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王明明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大学网络自主学习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的重要产物,与传统大学教学模式相较而言,网络自主学习理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探究性学习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大学网络自主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为此,需就此进行深入探究。本文首先分析了自主学习概念,其次构建基于网络课程平台自主学习模式,然后对该平台实践进行阐述。
自主学习;网络课程;模式构建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逐渐深入日常生活与工作。高校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需要将信息技术引入高校教育工作中,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弥补传统培训中的不足之处,应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建立适应性的培训模式[1]。很多高校扩招速度较快,学生数量不断增长,教学压力日益增大。对此,可应用多种技术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模式,优化教学质量。
自主学习理念的产生是建立在主义认知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将自主学习作为自己的责任。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需先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详细内容以及进度,选择适宜的方法,对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并评价学习成果,使学生成为更加独立、自主以及有效的学习者,这也是当前教育界达成的一致共识。新的教学模式需充分应用网络技术,提供具有沟通渠道以及丰富学习资源的环境,依据自身的能力、水平以及爱好选择适宜的内容,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构建知识,是高效、主动以及自控学习模式[2]。
(一)理论基础
基于网络课程平台建立的自主学习模式应用了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该理论提出:输入的内容能够被学习者理解,可以理解的输入应当高于当前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并且可反复出现。理想的输入需要提升其趣味性,并提供相关的充足的输入量。在网络课程平台下的大学教育应当与该输入环境相靠近,而大学教育应当具备一定的自主性、情景性以社会性,学习者不再是单一接收外界刺激的接受者,也是具有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仅为灌输者,同时也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教学正是此种新型教学观念的实现途径。为此,如何在网络上创建适宜的情境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便成为了研究重点。
(二)模式构建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需具备教学者、学习者、网络学习平台、网络教学资源、网络交互五个要素,依据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建立自主学习模型,如图1所示。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学生可自取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学校也可通过该平台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给家长,共同监督学生,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者在对学习者进行直接指导的同时,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以及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条件下应用适宜的教学手段以及方法辅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应当建立差异化的学习体系,其中包括了课堂学习的重要知识点以及学习问题,通过自主探究解决学习问题,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作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和同学进行相互交流,建立在人机交互模式上的学习模式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基于这种模式下的高效收集资源、引出问题、深入探究、找寻答案,通过自我思考、组间讨论得出结论,并反思自评,丰富知识,巩固练习,拓展迁移。
图1 大学自主学习平台
一方面,实现网络化管理。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模式,对教学质量进行完善,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在每学期开始之前,应当在平台上明确课程学习内容,编制细化的教学计划,依此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学生可自主查询,在学期中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课余学生。同时教师可在网络平台上布置学习任务,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另外一方面,需构建网络化自主学习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事件教学网站以及论坛,通过QQ群、微信群共享网络教学资源,通过信息互动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研究主题,师生合作实现研究目的,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巩固教学成果[3]。需注意的是,需建立理论学习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平台、项目实践资源平台以及在线辅助教学平台,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通过各类竞赛活动等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使其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在教学网络平台以及自主学习模式创建过程中,需及时了解师生动态、教师的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善课程教学的不足,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王静琼,张卫,朱祖德,等.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模型[J].心理学报,2010,42(2):262-270.
[2]刘正喜,吴千惠.翻转课堂视角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1):67-72.
[3]姜昕,赵修文.基于终身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2):129-131.
H
A
1006-0049-(2017)21-01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