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珂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论日本人的精神支柱之武士道
张 珂*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日本武士道精神被称之为日本的花朵,是日本人精神的支柱。纵观日本的历史,无论是武家当政,带刀武士横行街道的时代;还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走向侵略的道路。我们都可以看见武士道精神的影子,这种精神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占据着日本国民的心理,成为了日本的普遍道德精神,在日本发展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武士道精神;精神支柱;军国主义;民族道德
作为日本人的精神支柱,武士道精神的产生和传播带有日本人特有的精神底色。通常来说武士道是要求武士遵守的规定,并不法典,但是在日本,“武士道在道德史上所占的地位恐怕和英国宪法在政治史上所占的地位一样”①。在日本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它都起着不可磨灭的引导作用。就像日本人不可否认的,武士道精神在日本的强大作用一样,武士道精神并不是完全的是日本本土的产物,至少在它还未扭曲的阶段。甚至也不能否认真实的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残酷性和与日本学者对外介绍的武士道有所偏差。它带给人们的不良影响和它的价值一样庞杂。当然,这种精神是怎样成为日本国民道德的一部分的并在民族性格中起到作用的呢?这是中国学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因此,在这里就自己的感想对于这个问题进行浅显的分析。
(一)武士道精神的形成是时代的要求
兴起于八九世纪,平安时代初期“它是社会发展和阶级矛盾的产物”②。当时日本律令制趋于瓦解,班田制逐渐被庄园制取代,当时庄园主与国衙的官吏维持着自己的统治,开始培植自己的武装力量,并且由于政府的武装力量的缺失,武士开始担任维持地方治安的工作,被天皇赐姓的桓武平氏与清和源氏成为强有力的武士代表,他们及其子孙带领着自己的武士团,在关东地区多次平叛,使得武士力量日渐壮大,逐渐拥有可以接触中央政治的机会,1179年平清盛确立了平氏政权,武家社会开始成立。1192年赖朝建立了镰仓幕府,正式建立了武家政权,使得武士成为了将军的“御家人”。从而确立了将军与武士的御家人制度。武士阶级从此成为日本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
在武士阶级兴起的这个阶段,武士们的思想逐渐被归纳为武士道。由于相对稳固的统治秩序,封建时代领主与武士间并没有严格的约束,平安时代有“兵之道”,镰仓时代有‘弓马之道’‘武道’等词。究其实质讲还未形成系统的武士道。镰仓时代后期统治阶级同儒家思想禅宗以及朱子学结合要求武士忠诚、信义、廉耻、节俭、寡欲。到德川时代,有中江藤树、山鹿素行、贝原益、大道寺友山、山本常朝等儒学家鼓吹‘杀生成仁’‘舍身取义’并写书论著,使武士道理论化,系统化,统一了日本武士的思想。武士道在德川时代作为武士阶级人生价值观,道德准绳和社会优越意识的精神信条非常盛行。山鹿素行的弟子大道寺友山,开始将武士道日本化。其作品《武士道初心集》一书,就有“出战应有战死之心,以生命付诸一掷方的荣誉”,“战士临战场,绝不顾家室”的语言。德川时代,原本在平安时代就已经存在于武士阶层的‘武者之义’‘士道’至江户时代,被伦理化精致化,最终形成武士道精神③。精神文化的普及与国民化,离不开统治阶级的推广与承认,更何况武士道精神根本就是日本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
(二)武士道精神中的融合性
武士道精神在形成中,吸收各类思想以及精神符合日本人的心理。武士道的内容中有着日本神道、中国的佛学、儒家思想的诸多成分。新渡戶稻造在他的书中这样赞美日本武士道,“日本的武士祖先们以健全的和淳朴的性格,从古代思想的大路、小路上所收集的平凡而片段的穗束中,引出他们精神上的丰富食粮,并且在时代的要求刺激下,从这些穗束中创造了新的无与伦比的男子汉之道”④。我们姑且忽视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本质之上过分夸赞,从另一方面看,他为我们揭示了武士道的主要来源即“平凡而又片段的穗束”。
8至12世纪早期的武士道,带有日本神道教色彩,武士这时主要为领主维护利益,神道中的武神思想被武士们看做是穷兵黩武的旗帜。统治者将人们对武神祖先和自然的崇拜,用于对于土地争夺中,作为其统治思想,“在平安时代中后期和整个武家社会的近千年间,武士对武神的信仰和崇拜,超过对天照大神的信仰和崇拜,对主君的忠诚超过对天皇的忠诚”⑤;直至13至17世纪前,佛教与禅宗的传入,“无我”思想以及孝道成为武士们视死如归以及开始遵守君臣人伦的主要理论。在江户时代后期,吉田松阴著的《士道七则》中就有写到“盖人有五伦,君臣父子为最大。故人之所以为人,忠孝为本”⑥。这时,朱子学成为正统官学,朱子学中奉公效忠是江户时代武士道的核心,强调个人安分守己,报效君父,这不仅仅是武士道信条德目的核心与灵魂,还不断的向庶民阶层蔓延。
近代日本提倡武士道的代表人物是井上哲次郎,在他的观点中,外来的思想文化都被看做日本民族发展的工具,“无论是儒教还是佛教都是为了发展日本民族的特有精神的必要工具即成为日本民族的大精神、大骨头的营养,使日本民族愈益发展壮大。这些东西全都同化于日本了”⑦。尽管他的观点过于片面,忽视了文化本身的价值,但是也可以看出,日本学者对于武士道精神的改造,被日本国民普遍接受之前,其中融入了很多文化的精髓。
(三)武士道精神与日本等级制的联系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除了武士道精神,还有等级制的存在。日本人所遵守的礼仪规范,日常生活用语跟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所处社会
等级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一等级制从社会到家庭皆有其秩序。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中,可以看到日本人对于战争的不同解释,以及日本人对于等级制的痴迷程度,“传统的长兄传统”、“日本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君主制国家,它对世界早有规划,日常行为的最小细节及个人所处的地位都有明确规定”;“日本人都学会了把这种细密的等级制等同于安全稳定”⑧。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制度其实际上始于武士阶级,并与武士道精神密不可分。
江户时代,丰成秀吉执政之后实行民兵分离制,一方面使得武士阶级专职于军事,不在过问劳动,成为君主的依附品;另一方面,将农民以及武士身份固定化,有着不一样的分工。到了德川幕府时代,德川家康进一步制定了四民制,即士农工商。其中,武士阶级拥有佩刀、随意杀人而不获罪等等特权,其内部也存在严格的上下级等级关系,作为权力金字塔的顶尖,武士阶级的诸多行为被其他阶级所模仿。武士道精神就这样至上而下传播下去,逐渐成为了整个社会追求的精神核心。“武家政治时代,武士一直处在军方和官方的位置,行使政治权威,位居农、工、商之上;思想文化上又垄断知识和教,决定道德性质的等级和价值”。“武士超凡脱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言行举止,自然要成为农、工、商三民崇拜、向往和学习的对象”⑨。一直到明治时期,在明治政府的统一安排下,武士道精神彻底融入国民道德精神。这也许可以解释,《菊与刀》中日本战俘在战争抵死不降,但是一旦成为战俘,却又会十分的配合。本尼狄克特认为这是因为日本人的行为准则是容易改弦更张。而我认为这是因为对于这个战俘来说,他未战死而被俘已经失去了武士的身份,那么就可以不再遵守这一身份所应尽的义务,转变到了战俘这一等级之中去了。
(一)虚化的假想
众所周知,日本人在战争中的恶劣行径,为世界呈现一个暴力、残忍的民族,但意外的是,我们在日本的诸多文字中看到了樱花般的美丽。通过日本学者用文笔赞美、肯定武士道精神的行为,就可以体现他们所拥有的逃避性与美化向往的心理。
(二)帝国主义思想的维护者
日本武士道精神充斥在于日本国民思想的各个方面,是日本人的精神支柱。自古以来武士道精神的发展都与日本统治阶级的发展有关,大体来说,武士道精神通过统治阶级的不断改造与利用成为日本的统治思想。正是如此,武士道精神才由口头传颂的武士准则,成为统治思想,也发展成为国民化的精神依托。当然,对于武士道精神的成功,我们要带有辩证的思想去看,武士道精神也有值得肯定的优秀思想,但最应引起注意的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的持久性,以及残酷本性依然存在,和平与残酷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存在。
[注释]
①[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15.
②李泉岳.论日本武士道[J].日本问题,1987-12-16.
③宋成有.新编日本近现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1.
④[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22.
⑤娄贵书.武士道与神道、禅道、儒道考析——兼评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之五[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99.
⑥吉田松阴.士道七则.吉田神社刊印.转自宋成有.新编日本近现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8.
⑦井上哲次郎.武士道的本质.第29页.转自唐利国.日本武士道论视野中的中国儒学[J].世界历史,2014-1-110.
⑧本尼狄克特.菊与刀[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8:48-49.
⑨娄贵书.武士道初探——忠实反映统治者意志的实践道德[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56.
⑩许介鳞.日本“武士道”揭谜[J].日本学刊,2004,5:106.
K
A
1006-0049-(2017)21-0079-02
张珂(1992-),女,汉族,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日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