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2017-10-20 13:41陈有兵
数码设计 2017年13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陈有兵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互联网+”指的是传统行业或服务被互联网改变并产生新的格局。近几年来,“互联网+”的概念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渗透。但是,在教育领域“互联网+”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与“互联网+”联系最为密切的信息技术学科中应该加强对互联网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然后剖析了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教学;信息技术

前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主要阶段,只有在这个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才能够以后更加顺畅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是广大信息机技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1“互联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学习知识的方式都朝着碎片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是一种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概念,它的综合性和复杂性都很强。因此,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教学中将“互联网+”的概念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或者产品,而是一种先进技术的结合体。与传统的信息技术相比,“互联网+”更能满足人们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各方面的需要。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是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主要途径,因此,将“互联网+”融入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打下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2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教学内容陈旧。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是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因此,为了让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是,在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仍然以传统的教学内容为主,这对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是非常的不利的。

2.2课程内容的重合。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中,很多的教学内容与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都出现了重合,这就导致了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比如,Word,Excel,PPT等这些在平时比较常用的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掌握了,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没有太多的必要了。

2.3软硬件的不足。信息技术的教学必须以对应的软硬件为基础。但是,在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在软硬件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就软件方面来说,现在的教学仍然使用的是相对较旧的版本,而且很多教师缺乏教学的专业性。就硬件方面来说,很多高中都只有最基本的计算机室,但是在其他硬件设施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3“互联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更新教学内容。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传统的信息技术已经面临着即将淘汰的情况。因此,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及时的更新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内容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首先,对软件的版本进行更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大多数的软件都要通过不断的升级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高中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保证所有软件的版本都是最新的,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实际的实践情况相吻合。第二,增加与互联网相关的教学内容。现在,大多数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不包含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内容。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增加大数据、云计算等内容,增加学生今后的竞争力。

3.2加强互联网思维的培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同时社会发展的理念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为了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对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都会有一定的感受,最初的互联网思维也就随之产生。但是这种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具有不确定和不成熟的特点。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用互联网思维去学习信息技术。

3.3先备课再上课,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联网+”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包含着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UMU这个平台就可以通过在线调查的形式为教师备课提供丰富的资料,在学生面前呈现更加有效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是非常准确和及时的。通过这些反馈,教师既能够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有更加全面的把握。根据这些信息,教师可以及时調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信息技术包含的范围很广,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进行的更加顺利,教学内容更加具有丰富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准备好课程中所需要的材料,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同时也要定期对计算机教师的硬件和软件进行检查和更新,从而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3.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效果。“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使得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更加的丰富,教学的目标更加的明确。其中,微课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使用方便、资源丰富、主题突出的特点,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的使用微课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翻转课堂是一种与微课联系密切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翻转课堂中主要以观看教学视频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来进行翻转教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真正的满足。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产生探索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从而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有更加全面的感官体验。同时教学也可以组织竞赛类是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5重视课后作业,加强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在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中,许多知识的掌握都需要学生实际操作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对于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操作的方法,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比如,在学习“信息及其特征”这一课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和归纳新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掌握“信息”的概念,然后为学生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学习资料、新闻报道等方面的信息,然后在下节课的开始阶段分享出来。通过这样的课后作业,学生不能能够加强对新学知识的巩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结论:总而言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都很强,在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需要做一些改革。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的更新教学的内容,加强对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工作,在课后通过课后作业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