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蕾
一、研究背景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新课标对小学高段学生习作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小学高段学生习作教学現状不良
二、研究意义
新课标中对五、六年级学生习作有明确的要求。另一方面,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于作文教学教材使用呈现出:以语文教材为主,以零散作文参考书为辅,但缺乏独立作文教材的使用现状。
三、研究目标、内容
本课题立足于小学高段这一特定阶段,旨在找到北师大版语文教科书中有习作教学价值,可作为习作教学例子之用的课文,梳理出课文中作文训练点,并辅以作文能力训练设计,建立作文序列化训练体系。
(一)研究目标
1、建立立足教材课文的作文序列化训练体系。
2、探索体现序列目标的习作练习活动。
(二)研究内容
1、发掘具有习作教学价值的教材课文资源。
2、梳理课文范例中的习作训练点,建立作文序列化训练体系。
3、根据梳理的课文范例建立的序列化训练体系,探索能够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激发习作兴趣的习作训练活动,提出小学高段习作教学的基本模式。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课堂观察法
3、成果分析法
五、研究成果
(一)立足教材课文范例,建立习作序列化训练体系,
“序列”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按次序排列好的行列。本课题中的序列化训练体系指在习作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基于教材中的课文范例。
根据对高段四本教材课文的分类我发现,仅主题课文就有98篇可供习作训练范文,还有散落在拓展课文中习作训练点更是丰富的范文材料。立足于教材课文范例第一步就是挖掘教材中有习作训练点的课文,找到读写关联点,从而建立资源库,教师利用资源库有序列地训练学生习作,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水平。
(一)、利用习作序列化训练体系,探索习作教学新模式。
1、通过梳理五六年级语文教材课文,筛选适宜作为习作教学范例的课文,并理出五六年级的习作训练序列表后不难发现。从中段到高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有所不同,并有所提升。总体来说,中段以片段训练为主,高段开始向篇章训练偏重。
2、参照习作序列化训练表,构建循序渐进,以生为本的习作训练模式
习作训练教学模式总结如下:思路是这样的,先回忆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前的习作课是如何操作的,再结合现在的序列目标,就有以下初步的构想:先告知学生本次习作要写什么(文题解说),以前写过哪些类似的文章,唤醒学生的记忆(回顾所学),再告知本次习作要特别注意什么(习作目标),选择哪些材料来写(素材积累)。其实教学模式就是文题解说——回顾所学——习作目标——素材积累。然后再结合课后教师评价以及学生评价两者结合,再次修改定文。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