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渊中
摘 要:张千一(1959-),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他所创作的作品涵盖了器乐(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民乐等)、声乐(包括合唱、独唱等)、舞台剧音乐(包括歌剧、舞剧、其他戏剧、舞蹈等)和影视音乐等不同领域。本文通过分析《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乐曲》的和声结构和旋律发展手法,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张千一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提供借鉴。
关键词:张千一;《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乐曲》;室内乐;微复调
一、张千一创作分期
张千一的音乐创作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他的创作主要以管弦乐、室内乐等“严肃音乐”为主。代表作品有《A调弦乐四重奏》,《管弦乐素描六首》,《别》等。第二歌阶段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影视及声乐作品为主的创作期、主要作品有耳熟能详的《青藏高原》。第三个创作阶段是在2000年以后以舞台剧为主及器乐、声乐、影视作品为辅的混合创作期,主要作品有《野斑马》、《大梦敦煌》和《霸王别姬》等。
《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乐曲》是张千一在1984年创作的室内乐作品,这首作品独有的音乐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们蕴藏在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中复杂的情感以及丰富情感中的不断变化。这首作品由郭律严、郭永生、蒋力行、油雅莉演奏。
二、《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乐曲》特征——复调与微复调手法
“微复调”技法的运用者是李盖蒂,这一技法使他成为了著名作曲家。“微复调”(micro polyphony)是指诸多似是而非、差别细微的旋律线条,密集排列而组成的多声部乃至超多声部整体音响织体。微复调是由多个不同声部以超高密度连接和不同类型的节奏以复杂化的形式构成的对位,这种对位使之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块状音响。这种块状音响是由单一旋律线汇聚而成的。微复调作为新型复杂化的复调织体,它所产生的音色??-音响效果、使作曲家的作品拥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能力,代表着近代作曲家们的新的创作思维观念。作品《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乐曲》当中运用了很多复调技法,但是它们都以半音化线条下紧紧地缠绕在一个狭小的音程空间中,形成了模糊不定的音响,至此。我们将这些技法归类为微复调技法当中。
作品P25-P32中是运用四部同度无终卡农所写的段落。在这里,将再一次以微型复调织体角度来进行分析。在这一例子中可以看到,第二大提琴为开始声部,以E音和F音形成半音化进行。随后第四大提琴、第三大提琴和第一提大琴声部相继出现,进行了同度模仿。这四个声部在极度狭小的音域中构成了块状型和声音响,并于复杂的节奏(网状织体)和p力度形成模糊的音响效果,使这一片段产生了独特而充满魅力的音响效果。
作品P76中为四个声部先后进入,是上行与下行半音阶旋律的结合,一、二、三大提琴声部上行进行,第四大提琴下行进行。第四声部是第二声部的倒影进行,因此,它归为半音阶做倒影进行的复调手法。在节奏上看,我们明确的可以看到四个声部是以一个单位拍3、4、5、6个音逐步增加构成。这种多层半音化的叠加和纵向以一个单位拍按一定规律逐步增加的技法使音乐随着增加密度,紧张度也持续加强,最后形成密集饱和的音响状态。
在《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乐曲》这部作品当中,微复调技法贯穿于始终,经过作曲家的巧妙安排、突出了传统技法和现代技法巧妙融合于自身创作风格。
作品P78-P80中除第三大提琴以外的其他三个声部同步进入,第三大提琴声部半拍过后进入,以分组形势构成对比,第一大提琴与第二大提琴为一组,第三大提琴与第四大提琴为一组,分为了两组。1.演奏技法:第一组运用了非常规的演奏技法,第二组则用了常规演奏技法。2.节奏:节奏上第一组主要是以一拍为单位,第二组是以16分音符为主,并以机械性节奏的反复形成各自对位。3.构成:第一组的第二大提琴声部是第一大提琴声部的二度加花模仿,第二组第三大提琴声部是第四大提琴声部的倒影模仿,4.音域:这一片段,音域上也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第二大提琴声部是在小三度的狭小音域中,第二组的第三大提琴、第四大提琴声部则是以倒影技术纵向融合在了四度以内,并主要以小二度构成。
作品P31-P33中四个声部同时进行并第四大提琴作为先行声部,第二大提琴、第三大提琴、第一大提琴分别依次进行模仿,节奏型也从四连音、六连音、八连音逐渐递增,音符时值也由16分音符至八连音的32分音符,形成一个由疏到密的过程,这种在节奏上有规律横向运动和纵向交错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音响,细微的节奏变化,构成了纵横交错、具有模糊音响效果的网状织体。
综上所述,微复调是运用非常微小的旋律線条,通过各种方式密集排列组成的多声部整体音响织体。它所包含的所有技法都是作曲家为了寻求一种新的音色——音响为目的而创造的。而这种技法最终形成了一种模糊音响。
三、结语
二十世纪是作曲技法层出不穷的世纪,提高和改变了人们的对于音乐的认知和审美观念。作曲家张千一在音乐的各个创作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集雅俗于一身。因此,研究他的作品有着不同的甚至特殊的意义。张千一在室内乐《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乐曲》的中,采用独白式的语调,深刻地揭示了人们蕴藏在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中复杂的情感以及丰富情感的不断变化,其技术和思想两个层面都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阿诺德·勋伯格.作曲基本原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 [美]塞缪尔·阿德勒.配器法教程[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3] [美]罗伊格·弗朗科利.理解后调性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