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铭,张政梅,王敬,曹慧英,魏炜
[摘 要]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做好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足的现状,指出高职教育课程供给侧存在课程设置过于偏重专业课程、不重视文化修养的塑造、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鲜有考虑生源层次的课程设置、不能对接企业需求和执业资格要求、课程之间缺少有机联系等诸多问题,并提出高职教育课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课程供给侧;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52-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强劲,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受重视。2011年教育部颁布一系列重要文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1]。提升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在于做好课程体系建设,但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在供给侧存在很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结合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特点,做好课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院校在课程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供给侧的改革成效不大,课程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学手段不多,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反映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在供给侧设置比例不当,过于重视专业课程
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也非常注重学生一技之长的培养,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基础课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过于强调技能性、岗位性和应用性将导致学生片面发展,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仅仅把技术与职业划等号,过于强调专业技术的重要性,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显然不合时宜。
(二)课程在供给侧不重视文化修养的塑造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有关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课程删减严重或基本没有[2],其过于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忽视了学生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文化基因的塑造。我国高职院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设任务的重点已经由早期的扩建升格向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转变。在这一趋势下,以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课程在供给侧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高职课程基本上以印刷文本的形式呈现,数字文本鲜有呈现,现有的数字文本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效果甚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和网络课程,学习管理系统(LMS)和虚拟教室系统(LVC)的出现[3],可以实现网络线上和线下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更自由,为学生终生学习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另外,“互联网+”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各类在线教育平台和教育模式迅速崛起。为此,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转变理念,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建设独具特色的数字课程体系。
(四)鲜有基于生源层次的课程供给
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各类高职院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生源数量空前增多。总体来看,我国高职生源主要分为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很多院校为了方便管理,把两类生源编入同一班级学习同样的课程,没有针对不同的生源层次和质量,建设针对性课程体系。一方面,由于中职毕业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较为深刻的内容倍感吃力,使他们丧失学习动力,导致与高中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开设的许多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中职毕业生已经学过,使他们感觉重复学习,导致丧失学习兴趣。
(五)课程在供给侧没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更没有对接技能执业资格的要求
高职教育强调培养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较高的实际动手能力,能较快熟练操作设备和投入一线生产作业。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实训设备陈旧老化,实训项目与企业一线工作严重脱节[4],甚至很多淘汰的工艺技术还用于教学,以任务导向为基础的课程开发少之又少,导致学校培训与企业需求脱节,无法满足企业用工要求,更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和质量。另外,招聘企业特别重视毕业生是否具备某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和技能,尤其是操作資格证书。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上虽然开设相关课程,但是相关课程内容并没有匹配技能执业资格的要求,导致学生盲目学习,考证通过率较低,甚至通过培训机构考取资格证书。
(六)课程内容自成体系,课程之间缺少有机联系
在课程内容上过分强调本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片面追求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弱化相似课程的有机联系,而且许多课程内容设置重复,只注重本课程的结构体系,致使本专业的相关课程知识之间难以迁移渗透,相关课程之间不能建立有效联结,增强辐射功能,导致学生形成单一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课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导向改革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者应该转变教育观念,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导向[5],而不仅仅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比例,适当开设人文素质等相关课程,避免过于重视专业课程。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工匠交流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等文化基因,同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将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等文化要素设置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进课程建设的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课程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课程供给,增强课程供给结构对学生需求变化的调整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课程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学生需求结构变化。
(二)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针对生源层次合理开发课程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时应该抓住机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课程建设”的新形式,利用移动互联网、在线课程、智能手机以及各种交互技术共同营建的生态化网络环境推动课程供给侧改革,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网络课程,打造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基于在线课程的移动学习模式,实现教育课程动态的在线共享[6]。例如,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课件和电子作品开发[7],也可以开发或借用由教师子系统以及开放性网络学习系统进行课程建设。另外,个别高职院校针对中职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两种生源,应实行分类管理,供给不同的课程体系,避免课程内容与中职教学内容过多重复。设计中职毕业生的课程体系时,应先熟悉中职教育时期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
(三)根据企业需求和执业资格要求,建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课程建设中,要考虑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密切跟踪企业需求的变化,结合本校特点,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要针对企业的具体岗位内容,根据岗位需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确定课程的性质和内容,课程体系中清晰地体现就业方向,还要兼顾学生就业需要和职业生涯发展,以专业技术课程为基础来设置课程体系。另外,必须研究把握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操作证书[8],结合执业资格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并安排相应的训练和考核,最好引进企业技术专家和人力部门的考核,使学生获得真正管用的上岗证书。最后,高职院校应根据企业需求和执业资格要求,建立某专业相关课程的有效联结,避免课程相对孤立。如设置可组合的课程,根据企业需求和技能执业资格随时对标准单元模块进行组合调整,也可增加新的标准单元模块和淘汰过时的标准单元模块,可组合的课程能够较好地适应企业需求和执业资格要求的动态变化,建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利于学生形成立体有效的知识体系。
三、結论
加强课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增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传统课程的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传统课程转型和新课程开发,才能推动高职教育不断提高质量。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要推动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快速实施,以课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结合“互联网+”行动计划,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课程建设模式变革,改造提升传统课程,使之适应时代潮流,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2-10-17.
[2]柯燕.高等职业教育视角下“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思考[D].陕西科技大学,2012.
[3]杨黎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亟待解决的若干技术问题[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7).
[4]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4(10):103-105.
[5]朱琴,金钰.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价值观的理性思考[J].职教通讯,2016(33):15-17.
[6]杨帆.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3(34):164-166.
[7]肖兆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与实践[J].成人教育,2005(9):25-26.
[8]袁俊.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J].成人教育,2014(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