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是强化管党意识、落实管党职责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基层党建各项目标任务落实的有效途径,是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常抓不懈的重要保证。企业基层党组织如何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是党建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首要任务就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
一是意识先行,强化管党意识。企业党委始终将党建作为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的理念,强化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总支(支部)书记的管党意识。坚持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基层党总支(支部)书记亲自制定、党建工作制度带头执行,引导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 “不抓党建工作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工作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二是分级明确责任,党建工作责任层层分解,明确和强化责任主体,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任务,严格工作程序,促使党总支(支部)书记认真履职,始终保持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同步推进、相互促进。三是齐抓共管。领导班子成员、党的各级组织委员(支委)参与党建工作分工、党建工作会(三会)、领导干部联系帮扶等制度,推行党总支(支部)书记定期讲党课、上形势教育课制度,实行定期例会决策(“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定点联系指导(党建带工会建设、党建带团建)、定题调查研究工作机制(每季度分析研究职工思想动态、工会、共青团、社综治、计生工作),构建起党委(党组织)统一领导、书记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责任共担、逐级负责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责任制立体架构体系,形成“党政工团四联共建”的格局,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将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联建部门,实行“党委抓点示范、支部联建推动、党员结对职工”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科学设置考核体系,完善考核,导向促动
一是在制度设计方面,党委每年根据企业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和中心工作实际,围绕班子建设、队伍素质、制度建设、工作业绩、群众反映五个方面工作任务,将目标责任分解为基础工作、重点工作及亮点特色三部分;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为百分制考核内容,突出基础工作和年度重点工作,兼顾亮点特色及工作创新,基础工作和年度重点工作为必须做到做好,否则扣分,亮点特色及工作创新为加减分项,亮点特色突出加分,创新不够扣分,创新突出加分,体现公平公正;二是考核指标逐步细化量化,突出考核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实行考核目标与考核方法同步下达,避免考核形式化;实行党建工作痕迹管理、年度重点亮点工作申报、党建工作满意度测评,灵活考核方式方法;注重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年度综合考核与单项考核(党内主题活动)相结合,每季度设置单项工作奖励,实行重点工作单项考核;二是日常考核项目巡查、半年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强化平时考核,将单项工作抽查、半年检查、年度述职评议结果等内容纳入平时考核,建立相应台帐,增强考核的真实性、评价的客观性。三是上级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将检查考核与民主测评、民意调查、满意度(称职)测评等形式的群众评议相结合,进一步扩大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四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将党建工作考核纳入领导干部薪酬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党建工作在领导班子和干部综合考核中的权重,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三、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促进责任制落实
企业党建工作要结合安全生产的工作实际,创造性的开展主题活动,企业可以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个人不违章”党内主题活动、生产单位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品牌连队”、机关创建“服务先锋部室”等主题活动,将各项党建主题活动,与全国开展的 “安全生产月”活动有机结合,通过有效的活动,促使党建责任落實有载体、有效果,使基层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常抓常新、协调发展,形成长效机制。
四、规范基础制度建设是夯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手段
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并非孤立地存在,它所涉及的方面远非几页纸上所罗列的条文,需要更多的基础制度和规范来保障实施。要从制度措施、活动办法、工作程序、痕迹规范等多个方面入手,制定《创建“党员先锋岗实施办法》、《企业党组织党员教育活动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中层领导干部管理办法》、《中层领导干部年度工作业绩考核评价办法》、《中层领导干部年度工作业绩考核打分表》、《中层干部工作问责制》、《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普法和依法治企工作规划》、《民主评议党员实施办法》、《党内先进评比表彰奖励实施办法》、《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实施办法》、《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效能监察实施方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整改方案》等,依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制定的《党员发展工作手则》和《党员发展流程》;依照中组部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制定的《后备干部管理、培养计划和工作措施》、以及依据《党章》及党内条例结合企业制定的“三会一课”实施办法、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流程、党内公示制度、编印统一的党建工作台帐台簿记录;上述的规范的基础制度建设为党建工作责任制提供坚实的理该依据和行为规范,是检查考核党建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加强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方式
一是建立目标管理跟踪制度。每年年初由党委与党总支(支部)分别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推动基层党组织层层签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工作部门要坚持每半年进行一次党建工作调研,专题研究和部署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了解掌握责任制与考核管理运行情况,分析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突破党建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确定调研重点课题,有针对性地理清思路、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二是建立督促检查和情况通报制度。按照季度检查、半年小结、年终总结的阶段要求,将本单位责任制落实情况定期汇报,强化对平时工作的监控力度,定期组成督导组分类指导、定期督查基層党委推进党建工作的进度和效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定期对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及时通报,对工作严重滑坡或出现重大问题的党总支(支部),进行谈话诫勉。三是建立重点亮点工作申报制度,为贯穿党建组织工作思路,进一步突出重点,培育亮点,推动党建工作创新,我矿推行特色、亮点工作申报制度,要求各党总支(支部)结合工作实际,确定2-3项年度重点工作,并从中筛选1-2项能够凸显特色的亮点工作或1-2个能够有所创新的突破点,实行年初申报、年终评审,有实际效果酌情加分,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党建工作格局。
六、党建工作责任制制度设计应当把握的原则
(一)效率原则
好的制度应是有效率的制度,效率指制度运行的效率;要提高制度的效率,制度设计需要做到:1.努力降低信息成本,减少信息数量,做到“瘦而全、瘦而精干”。2.要有利于激发人的积极性,降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既拔高某项工作的的加扣分分值(比重)来调动人们对某项工作的积极性或提高关注度,也要避免主观随意性,避免培养或助长一些人的投机心理,把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应有完善的制度结构。一项制度的效率还取决于其他制度安排实现它们的完善程度,也就是兼容性,不仅仅是本制度内的兼容,而且还要兼顾到与之相关联的制度的兼容性问题。
(二)激励相容原则
激励相容指所制定的制度对每个参与者都能产生激励,使参与者在最大化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满足所制定的目标和要求。制度设计应考虑到个人的需求和回报,使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趋于一致,这类制度设计的对象应当是针对那些品位高尚的人;次优的制度设计是使行为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满足社会目标;较差的制度设计所考虑的仅是整体和社会的目标,忽视了个人利益,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最差的制度设计是仅对少数人的利益负责,而不顾整体和社会的目标。
(三)和谐性原则
制度的和谐是指制度本身应合理、完善,具有自洽性,在实施过程中能避免制度的乏力、变形、缺位、失调等状况。制度乏力表现为:有的制度虽已制订出来了,但没有贯彻执行;有的制度虽得以实施,但起不到实际效果,或是效果脱离预期,使制度形同虚设,这是制度不和谐的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制度变形表现为:制度的出台本来要解决甲问题的,却引发了乙问题。制度缺位是指在有关制度的制定和修正过程中,执行者为了减少制度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尽量使得制度的内容不完整,各种规定过于笼统。制度失调主要指制度体系不完善,致使出现功能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