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丈丽
原印度总理尼赫鲁曾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副美丽的画。这就是中国。”日本汉字教育振兴协会会长石井勋指出:“没有哪一种文字能像汉字那样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汉字是一种只需要用眼看就能思考——即使语音不同也能理解其意思的唯一一种文字。”这就告诉我们,只要换一个思维模式,换一个教学方法,汉字就不难学,而且会变成世界上最容易学、最引人入胜的文字。
汉字文化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文化根深叶茂、博大精深,值得我们中国人好好学习和传承。作为中国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继承汉字承载的文化精神。作为教师,更没有理由不去传播汉字孕育的文化。笔者平时就努力将其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引领孩子们在汉字中徜徉,在汉字魅力的熏陶下成长。
一、责任
上课伊始,我和孩子们侃大山,聊起天来。
我们每个人都有称呼,就是自己的名字。每个国家也有自己的名字。美国、英国、日本、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作为祖国母亲的孩子,我们常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知道是为什么吗?作为中国人,中国是什么意思?我们多是汉族人,汉族又是怎么回事?
学生满腹狐疑,好奇心骤然激起。
几个小小的汉字会告诉你的——我们一起来看“中”“国”“华”“夏”“汉”“族”等字的由来。
国,國,从“囗”从“或”。从“囗”,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本义:邦国。先秦时代,中国就是中原的意思,地处黄河中游。
“华”与“花”同义,是美丽的意思。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合称。
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地址在中原。为什么叫夏呢?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是一个威武雄壮的中国人的象形,也就是威武雄壮的中原人,夏朝人。以夏为朝代名,有自我标榜威武雄壮之义。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始封为汉王,治所在汉水之源,即今之陕西汉中,所以他把自己的朝叫汉朝。(当时只有汉朝和罗马帝国称雄于世界)。当时周边少数民族和外国皆怀着敬畏的心情称汉朝人为“汉人”或“汉子”。此后的封建王朝皆以称汉为荣。所以就出现了“汉人”的称呼,后世叫“汉族”。而“好漢”“汉子”,后来被引申为对男人的美称。而且凡代表中华核心文化的东西都冠以“汉”,如汉字、汉语等等。
……
我们的祖先曾经称雄于世界。我们不能只敬佩我们的先人,知其伟大,现在,我们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作为小学生,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使我们的祖国继续强大,傲立于世界。孩子们更意识到:我们肩负的责任主要表现为能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完成学业,对任何事情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完成更大的责任,强盛我们的祖国。
学生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二、母子
汉字中的母亲与孩子更有趣,我跟孩子们在写写画画中,了解“母”“子”“字”“女”“孕”“身”“包”“已”“孔”“乳”“育”等字的由来:
母,甲骨文,两点表示妇女因生育而发达的两乳。
子,甲骨文像一幅幼儿的线描,画出了幼儿的脑袋、头发、两脚。简化字形,像幼儿两脚被裹在襁褓里,露出脑袋,挥动两臂。
孕,甲骨文像一幅怀胎妇女的透视图,在圆隆的人的腹部里有一个胎儿(子)。
育,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并在“子”的头部加三点,
表示妇女生产时的羊水。篆文将金文的“女”写成“每” ,将写成。篆文异体字(头朝下出生的婴儿)(肉,长肉),表示生子并喂养,使孩子长大。
乳,甲骨文像是母亲用奶喂养孩子的简笔画:一个人伸出双手怀抱因饥饿而张开大口的孩子。篆文(爪,抓、抱)(子,孩子)(“乃”即“奶”的变形),表示母亲手抱孩子喂奶。
……
这些汉字,不仅让孩子们惊讶,还让孩子们惊叹中华汉字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体会到汉字的神奇伟大。同时,体会到父母的恩情。“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不是说教能做到的。
三、厍库
一日课间,一生看课外书,遇见一人名不识,原是“厍”姓,请教于我。我灵机一动,勿直接告知。只是说:“哎呀,千万不要让他当头儿!”众生闻之,速围观也,齐声大呼“厍(库)头——裤头!”“哈哈哈……”笑声一片。
原是厍(shè)也。
皆因吾之前,一起探讨姓氏:
毕业刚上班时,上课点名。发现“苟”姓的一群,心里阴暗,错过不点,且洋洋得意。过后,让其自报家门。现在想来,人姓什么,自己决定不了,祖宗所赐,只好接受,今郑重道歉。
接而谈之:付厂长、傅校长,没办法,降级了。董晓知,好有学问的一个人。罗小燕,挺惨的,最好改名吧。吴用、吴德,真无用、真无德吗?……
我家先生姓张,孩子出生起名时,曾想过张邱什么,你们猜猜?哈哈,章丘大葱。
……
“有意思!”一生慨叹道。
课间也这么有文化味!
四、落花生
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文本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谈及作者许地山,我增加了一个重要环节:聊聊作家的笔名。
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小时候,父亲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其留下深刻印象。就以“落华生”作为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
“老师,我知道写武侠小说的金庸,好像是拆字起名的。”
“是的。金庸,原名查良镛。镛,古代的一种乐器,大钟。金庸拆其字取其名。”我认可地继续说道。“我们学习过的课文《猫》、《母鸡》的作者更是拆字高手。”
“啊?”
“还记得作者是谁?”
“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对,老舍先生把‘舒字拆开。舍,舍弃;予,我。在这里不是给予,念二声,表示我的意思。舍予,就是‘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老舍的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正因他勤奋笔耕,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老师,我还知道……”
“还有很多这样的文人,课下可查找资料互相交流。感兴趣的话,研究一下自己的名字,也给自己起一个笔名,如何?”
同学们脸上流露的意犹未尽和“还知道”“我还有”的叫声,让我们觉得语文的学习并非那样的枯燥乏味。文字可以在课堂内、外飘逸、穿梭……
前苏联教育家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以汉字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在不断发现汉字奥秘的过程中,不但学到知识,而且还感受到汉字这中华民族瑰宝的魅力,让民族文化薪火相传,这不正是我们这些教师的初心吗?让汉字文化发扬光大是我们的责任、使命,我要为此不懈努力前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