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艳
【摘要】计算作为我们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小学生对计算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将计算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计算能力的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增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计算水平,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数学;培养;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63-01
一、加深理解性计算法则运用,实现计算能力的有效提升
小学生对数学计算的理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计算本身的理解,主要是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础认识,要分清他们的含义;二是对计算法则的理解。明确整数、小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各不相同。恰当建立和熟练地掌握基本计算法则,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在实践的计算法则教学中,将计算融入到生活实践当中去,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尝试性计算,并结合计算法则进行观察分析,通过理解得出算式与计算结果。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为了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教师首先根据教材中的情境图,再现生活情境,由学生代表模拟购物情境,体会购物中的“几个几”用乘法计算的原理,同时建立大量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体会到“规律”的存在。接着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算式的意义,从演义推理的角度,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这样,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模拟经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的计算法则的应用验证过程。使学生能够深刻体验到计算法则的实际运用性,增强学生生活运用法则计算的自觉性,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快捷度。同时,有效培养学生善于“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的学习策略意识,拓展学生学会归纳、演绎推理的能力,使学生实现理解性探索学习和数学能力提升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教学中重视口算和估算的训练,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我们都知道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学生的口算能力越强,笔算的速度才会加快,对计算题目的正确率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在数学计算训练过程中,应加大口算和估算的训练力度,打好口算计算基础,加速口算能力的提升。
根据学生特征制定不同训练方式,常规的训练都是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过程,针对个别的优秀学生,他们大脑的反应灵敏,应变能力较强,对于他们可实行针对性的训练,但是,口算和估算每次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堂课上的任意3分钟的时间,不定时间段的进行3分钟口算和估算训练,根据学会的课堂表现状态,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互动式训练,穿插变化多样的口算形式,如:听算、自算、抢算、接力算等数学游戏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氛围,还可以活跃学生的大脑思维,刺激学生热爱口算练习的兴趣,让口算练习成为课堂的一部分,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口算训练效果,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进行口算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同一个班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完全相同,口算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使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估算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为计算能力的提高指引了方向。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为精确的口算值、正确的答案确定了范围,是一个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进入深度计算。估算还可以帮助学生判断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并快速地预估计算结果的正确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例如,在计算29×388的积时,同学们就可以利用估算了解积的大概值,进而知道积的位数,在计算中积的值不会出现较大的误差。由此可见,估算是计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活跃学生的直观思维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良好习惯,时刻提高计算能力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一看、二想、三算的审题习惯,首先要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其次是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有无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应留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最后在进行认真的计算。
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
要求学生计算时做到精力集中,仔细抄写,并自觉检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批改作业及时、规范、准确。
3.培养学生验算和耐心检查的习惯
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万无一失,尽量避免错误问题的出现,教师就要教育学生养成验算和检查的习惯,把验算和检查当作计算题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要求学生凡是抄写的题目,都要及时检查校对,学生做完作业后都要自我检查验算,要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的原则。习惯养成爱检查、勤验算的好习惯,细心的对待每一道题目,理顺解题思路,用对解题方法,做到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以保证计算的正确性。教师在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的同时,还可以和学生一起编顺口溜,如:抄题写数立即查、计算题时反复查、脱式算式上下查、计算完成整体查等方式,确保提高计算结果的正确率。
四、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数学学科源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发生着各种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需要出发,将数学计算学习与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计算无处不在,体验数学计算应用于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动机和信心,调动学生参与计算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例如,我们将模拟学生超市购物的过程,通过商品上价格,直观的体现了小数在生活中的存在,以及有关元、角、分计算在购买中的应用,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生活中的计算问题,并自觉的进入探索计算方法的实践中,理解、掌握简单小数的计算方法,在模拟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见证了数学计算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当中积极探索、不断思考,采用多種教育教学方法,灵活掌握,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形成一定的计算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使计算不再枯燥单一,从而让学生乐学、乐做,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梅玲.加强口算训练提高笔算能力[N].江苏教育报.2009.
[2]徐延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