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高职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017-10-19 18:11张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模式

张竞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高职学生的成长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职业生涯规划在高等院校学生中尚且认识不够,自身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较弱,亟需加强教育与引导。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指导学生做好職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理念;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45-0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高校的热门话题,许多高职院校更是将其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联系起来,同时关注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毕业生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并未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和程序,缺乏规划的具体技巧,从而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应有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有必要加强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一、高职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据笔者局部调查,有近65%的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将来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有33%的学生不明确如何规划,仅只有2%的学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设计。

当前,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处于一种任其发展的状态,缺乏有意识的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在高等院校学生中普遍认识不够,自身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较弱,急需加强教育与引导。在此引用马鹤凌教导马英九的一句人生格言诠释规划的重要性,即:“有原则不乱,有计划不忙,有预算不穷”。

(一)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学生明确职业目标的重要环节

现代社会中,职业发展的机会众多,反而使高职学生无所适从,缺乏明确的目标,致使不少学生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走了不少弯路。有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学生在每一天的学习和实践中,都在为一定的规划目标积累资源、创造条件。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首先了解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以便在纷繁的环境中自我定位,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方向,再确定符合自己兴趣与特长的生涯路线,从而持续发掘和拓展自己的潜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以实现事业的辉煌和人生价值。

(二)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学生成才的有效方法

从低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有利于及早消除高职学生就业、择业中的误区,使刚入校不久的新生及早转换角色,做出长远规划,更好的积极适应高职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这也为学生今后能更好地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三)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理想平台

就业指导的宗旨就是要根据现阶段高职学生所出现的思想、心态等方面的新变化,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教育。以往的就业指导主要方式是老师“教”,缺少互动,这是单向、不平衡的,学生信息很难反馈上来,无法把握学生的总体情况和个体需求;与此同时,处于被动状态的学生也无法从根本上认识到“规划”对于自己生涯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很难发挥规划在实践中的价值。学院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托,通过理念和方法上的创新,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丰富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以使之成为就业指导的理想平台。

二、如何指导高职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一)引导高职学生走出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

现实中,高职学生忽视职业生涯规划,甚至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选择,大多数学生认为:合格完成大学学业,毕业找个好单位即是其个人的人生定位和人生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且急功近利现象十分普遍,学校有必要正确引导学生走出职业生涯规划的“迷阵”。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志向,科学的自我评估,然后再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从而迈向自己理想的彼岸。

(二)强化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在当前形势下,高职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对就业的困难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根据实际调查的情况,大多数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认识和规划,自我认识也是模糊不清,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所以在求职过程中,因目标不明确,随意投放简历,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带来负面的影响。

因此,积极将“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引入课堂,并帮助学生转变固有“随遇而安”的观念,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三)高度重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教育

1.使“职业生涯规划”在高职院校中正规化

(1)设立专门的机构,学校在教务处,成立由就业指导办公室专门负责的课题组,由长期从事毕业生工作或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的教师、各专业导师、外聘企业人力资源专员共同组成,担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结合不同高校、年级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全国就业形势来制定教学内容。

(2)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对其开展差别化引导。以课程的方式全面推行,从大一开始就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相对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辅导,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理性的自我认识,清晰自身定位,从而合理规划人生。

(3)建立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的便利优势,以信息技术推动实现现代教育的信息化,建立就业信息网络系统,以便能够及时地根据新的信息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职业生涯指导。

(4)建立和发展职业咨询机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凭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是很难实现目标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应积极借助职业咨询的智力和经验优势,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和帮助,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高职学院应该积极创造必要的条件,充分发挥职业咨询机构的作用,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指导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理想的职业人生。endprint

2.转变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理念,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客观地认识自已的兴趣、个性、能力和价值观,深入了解各种职业、行业以及环境的变化趋势,综合关键成功因素,有效提升生涯发展所需的应变和决策技能,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1)贯彻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辅导老师为中心的生涯辅导理念。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选择权,不代替学生决策。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差异化个体,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不存在适合每个学生的生涯规划设计范本。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积极实行“先观念,后技术;先方向,后方法;启发为主,建议为辅”的辅导思路。

(2)构建分阶段、分层次的生涯辅导工作模式。按我们的通常理解,“大学生生涯规划”所要回答的是“大学毕业后要干什么”这一似乎简单的问题。而事实上,自20世纪初此论题就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建立在心理学、管理学基础上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而且随着职业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

因此,不能将“生涯规划”简单地等同于现有的“就业指导”,应该说它比“就业指导”更具专业性、針对性和实效性,是其发展的方向和更高阶段。生涯辅导不仅仅是即将毕业生的个人事情,所有高职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有必要开始生涯规划辅导,让学生的目标尽快从以前考上大学转移到现在适应大学并做好职业准备上来。

3.开展课堂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在团学活动中,将“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在校的学生,他们多数缺乏社会经验,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走进企业、了解社会。通过联系用人单位,或者直接参加企业的实践工作,增加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从而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指明方向。

(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艺活动。高职学生的业余时间比较多,所有学校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文艺、社团等活动,一方面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也为学生对自我有更充分的认知。

总之,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途径和方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成功地实现引导学生规划好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谢芸.浅谈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科教文汇,2015(1).

[2]徐波.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自觉意识的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3]朱会东,王雪梅.从就业现状浅谈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辽宁高职学报,2011.

[4]徐团团.浅谈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月刊,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模式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永续债券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