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跃
摘要:从纪录片人物同期声翻译的特点出发,提出人物同期声的英译须遵循准确性和可读性两大基本原则。并以纪录片《中国新年》的人物同期声英译为例,分析这两大原则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指出人物同期声的英译应在充分贯彻两个原则的基础上,灵活采用多种策略和方法,增强叙事效果,促进纪录片传播。
关键词:人物同期声; 翻译原则; 《中国新年》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7)03009204
Abstract: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lation of instant interviews in documentary, this paper proposes two important C-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exactness and readability, and studies their influences by the analysis of the BBC produced documentary “Chinese New Year”, concluding that translators should obey the exactness and readability, adopting prope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Key words:Instant interview; Translation principles; Chinese New Year
人物同期聲主要指画面上出现的人物的同步语言,是一种直接的真实的语言,是纪录片声音元素中的重要一种[1],具有直接揭示主题、推动情节发展、弥补叙事断点、传达特定信息的作用[2]。人物同期声的翻译质量,对于纪录片人物形象的描绘、故事情节的发展、文化信息的传递和整体叙事效果的呈现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纪录片的传播效果。翻译原则既对翻译实践有指导作用,又是评价译文质量的主要标准。对纪录片人物同期声英译原则的研究,有利于解决目前翻译实践中存在的标准不一、目的不明、缺乏质量评价标准等问题。
一、纪录片人物同期声英译的基本原则
人物同期声在纪实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表现功能,可以体现出人物的鲜明个性,表现出丰富的情感。纪录片人物同期声翻译,属于字幕翻译的一部分。一方面,人物同期声翻译要受到纪录片基本特征的影响。纪录片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非虚构性,这是它与其它影视艺术区别的要点。在翻译过程中,对于纪录片人物同期声“非虚构性”的重建,主要体现在保留话语信息的真实和完整上;另一方面,和其它类型的影视剧字幕翻译一样,纪录片译入的字幕语言必须具有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的特点[3]。在翻译过程中,它必须遵守字幕翻译的普遍性规范,受空间和时间的技术制约。一般来说,字幕最多在屏幕上出现两行,且停留时间有限。这一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得字幕翻译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信息的流失。 同时,纪录片作为一种接受的艺术,只有得到观众的理解和认可才能达到传播效果,完成纪录片的拍摄目的。
因此,人物同期声的翻译既要保持原语的真实和完整,以原语的思想内容、语体风格为基础,又受影视剧字幕语言特点的制约,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目标受众的思维方式和期待视野等,是一个综合性和动态性的过程,是对影响译文最终传播效果的诸多影响因素的全面考量[4]。要做到忠实于原文、服务于受众,在人物同期声的翻译实践中,须遵循准确性和可读性两条基本原则。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准确性和可读性不是纪录片人物同期声英译的独有原则,但受纪录片人物同期声特点的制约,准确性和可读性原则有着特殊的解读和要求。
(一) 准确性原则
人物同期声英译的准确性原则指的是译文要忠实于原语的思想内容、保留其语域特点、语体风格,并尽可能保留其文化特征。人物同期声的语体风格既受受访者本身的影响也受话语类型(主动表达型、被动表达型、交流表达型)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受访情境的制约。人物话语除了传达字面意义外,声音中的语气、语调、语速、音量等也渗透了许多情感、环境的因素,每个人的声音中都包含着情感,都是他们当时所处情境的情绪表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5]。除此之外,画面语言及配乐等中间文本也会对译者提取原语信息产生影响。因此,人物同期声的翻译,不能只依靠其字面意思,而是要充分考究这些潜在的因素,想方设法传递出受访者差异化的情绪表现,让翻译后的语言鲜活起来,避免“千人一面”的现象。同时,应尽可能保留话语中的文化因素。传播文化、弥合鸿沟、增进了解,是全球化发展的需求,是纪录片拍摄的主要目的之一。
(二)可读性原则
可读性原则指的是人物同期声的翻译要简洁明了、自然流畅地让观众看懂听懂。可读性原则的提出,既是充分考虑了字幕翻译表现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客观制约,同时也是纪录片传播的内在需要。人物同期声的翻译既要符合纪录片字幕的特点,又须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把他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联系在一起”[6]。 要实现人物同期声英译中的可读性原则,一方面要注意尊重纪录片本身的特点,充分利用中间文本,声画结合,精简叙事。另一方面,要注意汉英两种语言结构上的差异,利用语义结构起伏性特征,变“意合”为“形合”,使得译语的语义重心突出、逻辑层次清晰、表达地道自然、为目标观众喜闻乐见,以便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翻译案例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正以大国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西方主流社会人群也更加关注中国。越来越多的海外纪录片选择了中国题材。以英美观众为受众,以西方视角讲述中国故事。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英,更是在英国掀起了一股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热潮。在此背景下,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制作团队,于2016年春节期间来到中国,取景大江南北,拍摄制作了三集英文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纪录片采用第一视角的拍摄手法,通过几名外国记者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而温情地讲述了一个个普通中华儿女、中国家庭的春节故事。endprint
《中国新年》虽然是一部英文纪录片,但在制作过程中,BBC坚持“让中国人讲自己的故事”的原则,片中的受访者全部是普通中国民众。为了突出纪录片的纪实性和直观感,受访者的人物同期声大多以汉语直接呈现给观众,配以翻譯后的英文字幕。《中国新年》播出后,在海内外收到了广泛的好评。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传播效果,与高质量的人物同期声的英译密不可分。
该片中的汉语人物同期声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1)语体风格以低语域的口语表达为主。集中出现的受访对象众多,且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出租车司机、冬游爱好者、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普通旅客、返乡的农民工等。他们的身份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所处的受访情境也不同。但整体上来说,《中国新年》作为一部纪实性纪录片,片中交流型的话语居多,人物话语总体上偏重于语域较低的口语表达。
(2)中间文本大量存在。纪录片翻译摆脱了传统二元文本的束缚,大量中间文本的存在,为人物同期声提供了超文本语境。 中间文本配合传递信息是所有影视剧的共有特点。观众可以通过画面、声音、配音等去体会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片中丰富的中间文本,作为纪录片叙事的一部分,与人物同期声紧密结合相结合,传递着许多隐藏的言外之意。
(3)文化负载词汇丰富。中国题材纪录片的拍摄目的,是向英美受众介绍中国文化,传递异国信息,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文化负载词正是“中国元素”的集中体现。片中的文化负载词汇主要具有下列特征:民俗及日常生活领域的文化负载词汇使用频繁;与低语域的口语表达充分融合;文化负载词汇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呈现出时代性特点。鉴于这三点,如何在极为有限的时空内,兼顾文化负载词汇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是对译者的一大挑战。
三、翻译案例分析
《中国新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牢牢秉持了可读性和准确性的翻译原则,综合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使得译文既符合西方观众的思维方式、阅读期待和接受心理,又在最大限度上保留了原语思想内容及文化特征,增进了叙事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翻译目的。
(一)保持话语语体风格一致
前文提到,为了突出纪录片的纪实性和直观感,准确还原人物的鲜明个性,增强感染力,应当力求译语与原语的语体风格一致。在人物同期声的翻译中,一般采取逐字翻译的方法,同时注意译文语言的起伏性,保持话语表达的连贯性。
例1: [6:30] [同期声] 现在就是在春运期间,就比以前多少的,就是稍微的时间长了一点,再有一起交通事故,他就不会把车挪开,你把车挪开就完了,那是两条车道。
译文:Now its the Spring festival rush, so it takes a bit more time. Look at this car accident. They just dont move their cars! That would be good! Block two lanes!
[7:55] [同期声]堵车的路段, 一个小时,能走个六七公里就算是好的了,一小时六七公里, 你算算时速是多少。就是皮条了,什么叫皮条了,无所谓了,习以为常了,天天就这样,没办法……
译文:In a traffic jam,6 or 7km takes one hour. Thats considered good,6km per hour. You do the maths! Weve got no choice, but to get used to it. It happens all the time. Nothing we can do!
例1中的两段话语出自北京的一位出租车司机。他正在向乘客(纪录片主持人)介绍北京的路况,属于交流型表达。话语中,出现了许多重复的以及碎片化的不连贯表达,叙事人称也频繁发生改变,口语化特征明显,属于典型的低语域语言。英译时,在内容上取其核心含义,删减部分碎片和重复的表达;在语言上,保持原文口语化特征;在句式上,顾及汉语两种语言的差异,适当增加连词的使用,增强译文的连贯性,体现了人物同期声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原则。
(二)充分利用中间文本,保证叙事的简洁性和连贯性
中间文本作为纪录片叙事的一部分,对人物同期声能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人物同期声的内容,如果已经由中间文本,即画面语言直接传递出,翻译时,可以加以简化或删除,以达到精简叙事的目的。
例2:[00:27:45] [同期声]上联:辞旧岁三羊开春,下联:迎新年六猴送安。
译文:Here, it says: Standing over the old year with three sheep. And this one says, welcome in the new spring with six monkeys
这句话出自于受访人物杨江,画面中杨江一边用手指着春联上的汉字,一边道出春联的内容,向主持人介绍春联的含义。在这段同期声的翻译中,省略了人物话语中原有的“上联”“下联”,而是配合画面中杨江的动作,改译为“here, it says”“And this one says”。杨江的这段话语,主要是介绍画面中所展示的春联的意思。译者在充分研究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倾向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目标读者可能感兴趣和需求的信息——春联的内涵。而对于本句中“上联”和“下联”这两个解释起来冗长费力的文化词汇,则配合画面替换为指示性的表达,利用中间文本,突出了信息重心。
除了删减以外,在处理同期声与中间文本的关系时,也会用到增译的方法。当目标受众难以将同期声与画面语言建立直接联系时,可以使用增译法,增强叙事的连贯性。如,上文例1中,受访的出租车司机在看到路边的交通事故时说,“……再有一起交通事故……”。尽管他描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但如果脱离了画面这一中间文本,采用逐字翻译的方法,很容易误导观众将其理解为一种虚拟的假设,从而无法和画面统一起来。在翻译中,增译“look at…”,将话语直接和画面联系起来,消除了歧义。endprint
(三)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手段多样。
对于本片中出现的大量文化负载词汇,对于西方观众较熟悉的词汇,或是在过去的译介中,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译法,已被广大西方观众接受的文化负载词,仍沿用原有译文。如,春联 paper scrolls,饺子 dumpling。这充分体现了译者在贴近目标受众,增强可读性方面的考虑。对于其它文化负载词,译者没有拘泥于归化还是异化的矛盾,而是根据准确性、可读性的原则,采用了更加灵活的翻译策略,手段多样,在充分关照目标受众的基础上,尽力保留源语文化特征,保证可读性的同时,也兼顾了准确性。归纳起来,片中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方法有音译法、意译法、省略法、套译法等。其中前两种方法的使用尤其普遍。
1.音译。 汉语中传播广泛,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核,而在英語词汇中空缺,无法找到对等词汇的,采用直接音译、音译加解释或音译加直译的方法。如,将“白酒”直接音译为 baijiu。将春晚翻译为 chunwan gala。春晚是春节联欢晚会的简称。这一一年一度的盛会,在中国国内及世界各地华人间的关注度极高,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是媒体报道,或是老百姓日常谈论,提到“春节联欢晚会”时,往往都倾向于使用“春晚”这一简称。因此,“春晚”逐渐成为这一文化现象的代名词,有了固定的文化内涵。译文chunwan gala 从形式上看使用的是“专名+通名”的译法。与 “Spring Festival gala”相比,译者将“春晚”这一在华人圈中认同度极高的名称完整的保留下来,更有利于保护其文化内核。
2.意译。对于一些内涵丰富,而直译无法充分表达其内涵的文化负载词,可采用意译的方法。如本片中“春运”一词的译法。春运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外界对此早有关注。春运按照其字面意思,可直译为 spring travel 或 spring transformation。然而,“春运”一词,在中国当今社会中,不仅仅指春节期间的人口流动,它具有更加明显和突出的联想意义——交通繁忙。直译后的这两种译文,显然没有反应出春运的这一重要联想意义,不能很好的对画面语言中表现出的繁忙紧张起到有力的映衬作用。因此,在《中国新年》中,译者用意译的方法,将春运翻译为spring festival rush,让目标受众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每天rush hour 中的繁忙与紧张,配合画面,让目标受众感同身受。
四、总结
纪录片人物同期声英译的准确性原则和可读性原则,既满足了纪录片人物同期声语言的特点和要求,又充分考虑了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和接受心理。二者一体两面,互为表里,在翻译实践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具有可行性。纪录片人物同期声的英译原则仍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间问题。如,如何判断目标受众的接受心理?如何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如何体现不同教育程度背景的受访者在同期声表达中的差异?对于有着特定翻译目的的,如外宣纪录片人物同期声翻译,以目标受众为中心,会不会影响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当准确性原则和可读性原则发生矛盾时该如何平衡?这些种种涉及到人物同期声英译原则的问题,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 纪录片概论[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2]熊禄中. 电视纪录片同期声的功用[J]. 青年记者,2013(3):49-50.
[3]唐海琴. 英文纪录片的语言特点和字幕翻译[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1):23-26.
[4]胡庆洪,文军. 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为例[J]. 上海翻译,2016(2):43-46.
[5]程维. 纪录片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纪录片《美丽乡愁》的翻译实践为例[J]. 上海翻译,2014(2):24-27.
[6]郭超. 与世界对话的中国文化符号[N]. 光明日报,2017-01-11(5).
[责任编辑:吴晓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