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沛雯
折翼天使重现笑颜
◎邓沛雯
第一次接触达叔(化名)是在社工家访时,当时达叔正在家里进行大扫除。经过简单的了解,得知达叔的亲人最近离世,社工认为需要继续跟进,进行介入。两天后,案主的姐夫又通过居委联系到社工,透露社工家访后,达叔的情绪有所好转,希望社工多加关注,帮助达叔走出失去亲人的悲痛。
案主基本情况
案主达叔,男,58岁,二级肢体残疾,文盲,未婚。达叔上有两个姐姐、四个哥哥,大姐、四哥、五哥已去世,二哥居住在其他社区,他和三姐、六哥同住一村。达叔的监护人是三姐,他的所有事情都由三姐和三姐夫帮忙办理,父母留给他的房子已很破旧,目前暂住在六哥家。达叔没有就业能力,没有收入,主要靠政府每月补贴生活。
问题产生原因与变化
达叔的四哥也是未婚,哥俩相依为命多年,一直住在渔船上。四哥半月前因病去世,达叔非常悲伤,对生活失去信心。自己一个人住在渔船上,不愿意上岸。后来家人硬是把他拉上岸。达叔经常躺在床上暗自流泪,一提起四哥就恸哭不已,以泪洗面,说要找回四哥。家人问他如何才能开心,达叔总是这样回应:“四哥重生才能开心。”特别是在生病的时候,达叔的情绪更加低落,经常说一些灰心、轻生的话,如“想跟哥哥走”、“活着也没有意思”,家人觉得,达叔有自杀倾向,非常担心。家人一直都在关心达叔,劝他不要太伤心,但是效果一般。达叔直言:“虽然现在家人对自己很好,但是自己感觉不到开心了。”
问题分析
达叔因为亲人去世,对生活失去热情和希望,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可见,达叔的情况属于情景危机,即因生活情境的突变而引发的危机,且情况较为严重,需要立即进行危机介入。
社工及时与达叔的家人了解情况,与达叔直接面谈,了解到达叔还有一个愿望,就是重修父母留给他的旧房子。社工以此为切入点,试图转移达叔的注意力,鼓励他与家人、社工一起努力,一定会实现旧房翻修的愿望。
介入目标
在稳定达叔的情绪后,社工通过多次与达叔及其家人进行面谈和到居委会了解情况等途径,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达叔。经过评估,社工以“达叔能勇敢面对亲人离世的事实,能够积极生活”为辅导总目标,并且与达叔家人协商一起制定出分目标。
——转移注意力。把达叔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感兴趣或者是想要做的事情上,这个必须要找到达叔的兴趣点或者是想要做的事情。
——刺激达叔对于开心的知觉和感应,重新找回开心和快乐的感觉。刚开始,尝试以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让达叔留意身边的事情和家人,记住几件令他开心的事情,以此引导他能够自己发现生活中好的一面。
——增强达叔的自信心,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每个人都有其优点和优势,挖掘出达叔的优势、闪光点,并加以运用和放大,使达叔对自己有信心,觉得自己还行,生活还没有抛弃自己。
介入服务
首要目标是集中支持达叔完成旧房重修的事情。社工询问达叔想如何重修房子,达叔说:要垫高水平位,以防浸水,希望有两层,到时自己房间要有一个大窗,自己住一楼,侄儿们住二楼……社工鼓励达叔积极为房子重修的问题而努力,从而转移其注意力,达叔开始慢慢将注意力转移到房子的事情上。然后社工运用布置家庭作业的技巧,让达叔尽量寻找生活中的开心点或者是觉得有意思、有趣的地方,并与家人、社工分享。
半年过去了,达叔情况良好。清明期间,社工在聊天过程中提到拜山的事情,达叔也能较为平静地述说,还主动提到已逝的四哥,接受了四哥去世的事实,没有出现哭泣流泪。其间,达叔做过一次小手术,情绪良好,还安慰社工不用担心,是小事情。达叔现在会主动外出走动,基本每天都会出去,经常到三姐家坐坐,偶尔也会坐车去二哥家住一两天,有时还会自己坐车出去走走。现在,达叔已经提交了房屋重修的申请,也很开心地与社工聊新房屋的装修设计。
在越来越深入的接触中,社工发现达叔是有手机的,手机是外甥送的,只是达叔不会使用,一直放着。社工教会达叔使用手机和手机充电,并且设置快捷键拔号,让达叔能够自己打电话给家人。达叔学习能力很强,在社工示范两次后便能学会,而且当场就打了个电话给三姐,在短短几句的通话中,达叔露出了介入以来的第一次笑容,并主动对社工说“好开心!”
一年后,达叔的房子已经在重建中,看着正在修建的房子,达叔的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希望。
在介入服务中,社工遵循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对案主进行辅导。
及时处理。社工及时与案主及其家人接触,并且及时安抚案主的情绪和稳定家人担忧。
输入希望。社工发现案主有着重修房子的想法,给予希望,一起为之努力。
提供支持。社工除了直接给予案主支持外,还与案主的六哥、三姐、姐夫、外甥们等联系,加强亲人与案主在情感上和生活上的支持。
找回自信。通过学会使用手机打电话,发现了自己的优点,慢慢找回自信。
(作者系琶洲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