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惠
摘要 人企共赢是现代企业所追求的一种健康、理想的发展状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能否站住脚跟、求得发展,人是决定因素;个人能否求得所需,实现价值,企业是重要平台。笔者以为,在企业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作舟,互相推进,共生共荣,方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企共赢。
关键词 企业 人才 以人为本 人企共赢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企共赢已成为现代企业所追求的一种健康、理想的发展状态。企业发展依靠人,人是主体,在企业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企业发展为了人,人是目的,办企业最终是满足人的需求。因此,在企业发展中,要实现人企共赢,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作舟,互相推进,共生共荣。
一、以人为本,维护员工利益,关注员工发展
人是企业的主体,更是企业的资源。只有将尊重人、关爱人、依靠人、塑造人的人本理念,融人企业管理思维,依托提升机制体现能力关怀,培育素质文化形成价值导向,感染员工自我审视,感召员工追求卓越,才能不断使员工提升实力、增添动力、进发活力,推进企业持续创新发展。
(一)坚持以员工利益为本
对企业而言,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就是以员工的利益为本。必须牢固树立依靠员工发展,发展为了员工的理念,兼顾长远发展和当前现实。要切实关心员工生活,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好员工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相互信任、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
(二)坚持以员工的全面发展为本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员工的全面发展,就是把员工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一致起来,把员工的文化科技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劳动创造水平同步起来,把员工的身体健康、思想健康和行为健康和谐起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减轻员II作和心理压力,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员工价值与企业价值共同成长。
二、知人善任,因人制宜,人尽其才
当今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就能够抢占人才工作制高点,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一支生生不息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永葆活力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在企业人才工作方面,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多元化原则
大自然,因为生态的多样性,才呈现出勃勃生机。而企业,也需要各种人才相互补充,相互协作,才能终保持活力。企业人才环境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利于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鼓励人才自觉自主地投身于企业各项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效率,在生产实践中实现优胜劣汰。
(二)引进与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获取高质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外部引进;二是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人才引进是加快人才结构调整、占领人才竞争制高点的快捷途径;而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员工培训是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储备人才的良好手段。
(三)因人制宜、人尽其才的原则
人的才能不仅有大小高低之分,而且还具有“方向性”,各有各的才能。善用人者,无不可用之人,只要量才而用,人才必能各有所为。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成功之道,完全在于他卓越的识人和用人才能。他总能找到精通冶金技术、善于发明创造的人才并委之以重任。因此,他才不无自豪地说:
“如果把我公司的资金、设备、场地、客户、原料全部拿走,只留下我的管理团队;四年之后,我还是钢铁大王。”
三、以企作舟,凝心聚力,同舟共济
建立一个真正能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团队组织,是每一个企业的梦想。要实现这个梦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一)加强对员工的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引导教育、系统培训、个性分析、内心体验等多种形式,使员工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使员工真正把个人的价值实现与企业的兴衰、社会的进步融为一体。
(二)加强对员工群体意识、团体精神的培育
开展各种有利于激发员工团体精神的活动,使每个员工都形成强烈的“团队精神”,并勾起对企业整体负有责任的使命感,在工作中密切合作,互谅、互让,积极参与企业改革,自觉地把个人行为融入企业形象的树立中,使企业变成一个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能打硬仗、胜仗的坚强团体。
(三)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企业环境
讓员工了解企业,掌握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宜,经常收集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并融入企业的重大决策中,使员工亲身体验为企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受欢迎时的愉悦,进一步自觉主动同自己的工作以及企业建立全新的关系,自觉遵守组织原则和行为准则,真心实意地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出谋献策。
(四)尊重信任员工,实施情感激励
必须以真心地关怀、尊重、信任感化员工。通过尊重和满足员工个人需要和正当要求,关怀员工个人的政治进步、经济利益和生活疾苦,信任和支持员工的工作,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自觉与企业捆在一起,形成牢固的命运共同体。
(五)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制约机制
要通过建立健全一定的企业制度,为人们规范必须遵循的行为模式,并有效地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规范约束员工言行,把员工的行为引入企业要求的轨道,自觉地与企业建立共同价值取向,统一步调,共谋企业发展之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