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诗敏
摘要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保证小微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小微企业 优惠政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的数量日益庞大,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稳定了社会经济;同时扩大了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当前,基于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外部因素,其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制约。首先,小微企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其次,目前大多数小微企业的财务决策权力都掌握在企业所有者手中,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没有明确划分岗位职责,导致小微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容易出现资金方面的问题,加大企业财务风险。同时,小微企业在人才和资金方面同大中型企業有着较大差距,阻碍了小微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大多数小微企业都缺乏程序化的管理,十分混乱,这些都是缺乏信息化支持的结果。最后,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基层员工工作缺乏独立性,而企业所有者往往更在意短期经营目标的实现,缺少长期经营目标。小微企业内部人员综合素质的缺乏,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分都积极地采取了应对措施。其中涉及到流转税和所得税等多个税种,包括减征税额、起征点等多种税收优惠形式。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存在着众多缺陷。
一、着力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1.加大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完善市场信贷管理制度,督促大型金融机构强化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适当降低放贷标准,降低门槛。
2.对适用于小微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出台优惠政策,建立专营于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来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扶持信用社、村镇银行等中小型金融机构,增强不同规模金融机构经营的灵活性。
3.缩短小微企业在金融机构融资的中间环节,提高金融机构放贷审批效率,节省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保证其利润。
4.小额信贷、融资担保并不属于金融机构,但又经营金融业务,工商、银行、银监、公安、政府金融办在不同的环节均可监管以上公司,但缺乏明确的监督管理部门,容易导致监管工作混乱。政府应及时制定相关法律条例,规范民间信贷,让符合条件的民间信贷合法化;建立明确的职责部门,对民间借贷进行约束和监管。
5.建立贷款保险机制,鼓励发展融资保险业,规避民间借贷融资风险。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建立健全的保险市场与金融市场。
二、降低小微企业所得税税率,逐渐转变优惠方式,扩大税收优惠范围,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建议降低小微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率,减轻其税收负担,给予小微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转变小微企业优惠方式,可采用延期纳税、加速折旧等,将优惠方式由直接优惠为主间接优惠为辅转变为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扩大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提高其税收起征点,延长小微企业纳税宽限期,在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方面给予税收减免。
三、增加对小微企业的政府支出,加大对小微企业提供的财政补贴
1.对小微企业提供直接财政补贴,如承担其人才聘用费、员工培训费等;还可加大拨款设立鼓励小微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借鉴日本比利时等国的模式,建立小企业情报网络以及数据库。
2.给予小微企业间接的财政扶持措施。
四、鼓励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其技术革新的资金投入,同时重视对小微企业中科技人才的培育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推进小微企业的技术革新。
2.人才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关键,也是一个企业能否在社会各类企业中脱颖而出的要点。人才强国一直是我国不断努力的方向。政府可积极推出鼓励政策,如给予小微企业内部科技人才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或者直接投入部分资金,作为人才激励奖金。
五、推进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企业数据库
信息化是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研究对象的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它能够极大的提高办事效率,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通过实现信息化,企业能够极大的提高自身竞争力。
小微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突破困境,获得更好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内部的努力和政府外部的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内部必须积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其结构的合理性,重视技术革新;小微企业内部管理者应当明确划分职责,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缩小其资金风险,同时制定长期经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提高税收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的针对性,降低税收门槛,减轻其税收负担;完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重视对其科技、人才方面的投入,推动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让小微企业更好的生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