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萍
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在人才培养上,把德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把德育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和深远的现实意义。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德育这一根本任务,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尝试。
一、提升文学修养,形成自身品质
教育的目的是让一个人形成一种修养,并且自觉地不断完善这种修养,一个学生身上实现了德育的目的,高考就成了它的附属品。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学起步是从修身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观念中最注重的就是德,“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不管是人还是神都把德放在首要位置上,国学典籍中的许多篇目都是修德立身的典范,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其挂在高考的分数线上,被标准答案、规范的解题思路弄得支离破碎、典雅全无。高中阶段经典文学教学都应上升到鉴赏地步,不管面对的是何等水平的学生,格局的大小决定路途的宽广,在欣赏中共鸣让你更明白这是在修为自己、修养别人,而不是为了考试。
二、立足文本进行德育
传统的德育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忠、孝、节、悌、怒、勇、让”,现在的德育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它们之间一脉相承。传统的德育观仍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而这些德育理念贯穿于中学经典文本之中。“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经典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行为的规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许许多多的篇章短语中集中着对品德的教育与修养。如果语文教学停留在识记理解上,不把它转化为修身的信念,这样的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中国文人最敬仰的是孔子,孔子最敬佩的是尧、舜,尧、舜无片言只语留于人间,唯其道德高尚,可见古人的人才观是以德取人。语文教学不以德育人,那只是舍本逐末,所以在经典作品的教学中,挖掘内涵,深化德育,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三、适当拓展,辨是非,明正道
德育的拓展能弥补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局限性,一方面是知识的拓展,另一方面是见识的拓展。知识拓展是与历史学科、政治学科等联系起来,在唯物史观、辩证法的思想下进行德育。例如,被寇准认为溜须拍马的丁谓,在汴梁遭遇火灾后的重建过程中发挥了高超的统筹才能,民办财力得到了极大的节约;有不少劣迹的阎锡山在抗日战争中又和八路军并肩作战。运用政治经济学观点,让学生正确看待金钱,金钱与道德无直接联系,但对金钱的态度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这样的拓展不仅使客观更为真实,而且德育显得更为完善,是更接近人性本质的教育。
拓展见识要紧密联系社会现象,在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中,生活中的事件、网络传媒对其的影响很大,教师辛勤的说教使学生形成的修为很可能被现实的事件摧毁,传闻、见闻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很大,对此,教师要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和争议问题在课堂内引导学生适当地展开讨论,或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引导中不回避阴暗面,但始终坚持倡导正能量,宣扬主流价值观。例如,因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高中阶段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对各类学习活动都产生无所谓的态度,自我放弃的现象普遍,对此可展开辩论,活动前先让学生调查自己的生活圈中有多少无就业、无事干的人,再调查无业可就的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现在的结果。这样一来结论显而易见,学生对此类负面传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区别对待,明了德育方向
现在的教育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整齐划一的教育,教师很少过问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德育方面,我们很少了解学生行为、性格中到底缺哪一方面的教育。从小学的行为教育、爱国教育到中学的法制教育、规范教育对学生都是进行统一的要求。到了高中我们才发现好多学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缺少礼仪教育,行为乖戾。这种群体性的教育是把所有学生放在同一身心发展水平上,没有调查学生的地区特点、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特殊学生的教育背景,甚至规定了高中三年的德育内容,这是机械性的简单化教育,完全是为了应付德育。现在要明确的问题是:第一,按规定完成的德育是否在学生身上真正有用;第二,不同的学生在德育方面最缺的是哪些内容。针对以上问题,语文教师在德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三种教育习惯:一是德育从具体行为要求做起,不要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把德育要求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各个具体行为中,该做什么,不该有哪些行为都要有明确的规范;二是深入学生中间,和学生平等交往,做学生的朋友,敞开心扉、做好表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影响学生;三是明确德育不是演戏,大多数教育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有的事要反复地做,始终坚信德育是在修炼别人、修为自己。
总之,语文教学中德育占着重要分量,反观人的一生,能伴随其一生而获益匪浅的还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有些知识并不一定能够用上,而品德一直在影响自己、影响别人,其社会意义更为重大。语文教师重任在肩,不该有所闪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