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邵萍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教师也一样。这就给那类以信息传递为主的园本培训提出了挑战,处在新时期的园长们需要思考:怎样使园本培训契合数字化时代发展的需求?怎样充分利用数字化提升园本培训的质量、效率?怎样使教师的专业学习更自主、更深入?为此近几年我园在园本培训的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
一、变文本学习为视频学习
以往,幼儿园的园本培训中有关文本学习的内容基本放在中午或下午孩子离园后,由于教师们处于疲劳状态,加上文本内容又比较枯燥,故学习的效率并不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次外出讲座时发生的一幕启发了我。记得当时我讲座结束的时间到了,但下面的教师要求我继续讲。我说很多内容书里都有,大家可以去看书。结果下面的教师说:看书没您讲得生动、透彻,您继续讲吧!于是,我又讲了半个多小时,所有人都非常专注地听着。这让我明白,对工作比较劳累的教师来说,他们更喜欢听生动形象、带着情绪情感的“讲”。于是,我在想,在全面数字化的今天,我们可以将有些制度规范的文本及需要教师掌握的通识知识制作成视频和音频格式,放在网上,让教师们自主安排时间去看或听。
我们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及本园教师队伍发展规划需要,将需要教师掌握的文本知识全部制作成微视频,供教师们自行下载或在线观看、学习。这样,大大减少了以往培训和教研中组织教师理解、记忆相关文本知识等相对简单的学习内容。这样的“翻转”学习,适应了数字化时代人们学习方式的改变,满足了教师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教师学习的时间、地点灵活了,他们对于学习就不那么反感了,就不会认为是额外的负担,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仅仅靠文本学习或几次集体研讨活动是不够的,我们还通过对比分析青年教师和优秀教师同一内容的教学视频,关注两者教学环节的异同,实现切片式分析,以帮助青年教师深刻地理解教学要领。如,我们将一位青年教师组织的大班音乐活动“大王叫我来巡山”的视频和一位老教师组织同一内容的教学视频进行对比观察:教师怎样和孩子互动才是游戏的状态?青年教师通过看视频发现:他扮演唐僧时体态和表情都非常僵硬,没有和幼儿一起游戏的样子,特别是当幼儿扮演的孙悟空来救他时,他虽然说着“我就等着你来救我”,可语气和神态并不匹配,显然是在机械地背台词,和孩子有距离感。以往大家也与他交流过他的“无游戏感”状态,但他没有理解。这次由于看到了视频,尤其是通过比较自己和老教师的教学过程,他立刻理解了什么是游戏状态、教师的指导语言应该怎么说、教师的体态和动作应该是怎样的……我们经常采用对比分析视频的方法展开学习和研讨,青年教师也就经常自觉地将自己的教学视频和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视频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及时改进。所以他们的教学水平提升较快。
每次新教师来园时,我们都会组织他们学习“幼儿在园意外事故处理的规范流程”,在每学期的开学初也会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再学习。尽管学了那么多次,但这些“流程”依然没有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当班级中有幼儿跌倒时,教师自认为没有大的伤害,就会自行处理而不向保健医生报告。为此,我们将幼儿跌倒后教师的处理态度和方法的视频进行回放,再现事件经过,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并讨论:如果你是家长,看到教师对于孩子跌倒后的处理态度和方法是否满意?你认为最有利于孩子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应该是怎样的?
这个视频记录的情形是这样的:一幼儿跌倒后自己爬了起来,然后告诉教师自己跌倒了,并且一直在旁边低声哭泣。当时,教师在给另一位孩子梳辫子,就让一位实习教师去处理。实习教师牵着孩子的手,蹲下身子詢问孩子,一会儿,实习教师向主班教师汇报。从录像中,大家看到主班教师和另一个教师的手在指着孩子说话,从表情上和肢体语言上都显示出是在指责孩子。
事后,教师解释说:因为那个孩子平时特别娇气,只要有一点儿事就会哭。所以,当时认为她是因为矫气而哭泣,没有料到这次跌倒情况比较严重。后来,因为孩子还在哭,教师这才打电话请保健医生来班级中检查,保健医生一看立即说要送医院。
看完录像后,大家认为如果家长来看这件事可能会产生很多疑问:为什么主班教师不在第一时间询问查看孩子,而是让实习教师去处理,是否说明教师不重视孩子?为什么教师不第一时间通知保健医生或直接带孩子到保健室让保健医生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为什么教师不是去关心孩子而是在指责孩子?通过观看视频和分析,大家对教师应该怎样妥善处理类似事件有了直接的体验,并自然地达成共识:当孩子发生意外时,教师要放下手里的事情,第一时间询问查看孩子的身体状况。接着,要第一时间告知保健医生,让他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判断和处理。最后,才是和全体幼儿讨论事情的经过及如何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视频再现了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具体场景,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激发了教师的情感体验,增强了研讨的指向性和现场感。
二、变现场学习为开放学习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优秀教师的指导,传统的做法一般是“师徒结对”进行面对面的现场指导。近几年办分园、办新园,幼儿园的青年教师占了教师队伍的绝对主体,青年教师得到优秀教师现场指导的机会也相应减少了。记得曾经有位年轻教师和我说过:老教师们曾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怎样做,在书刊上也读到过类似方法,可我们照着做效果并不好。因此我们非常期望能看到优秀教师具体是怎么做的,让我们能找到和他们的差距。为满足青年教师的成长需求,我们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优秀教师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将优秀教师组织的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录制成微课,给年轻教师提供“高级榜样”,以便他们观察、模仿、体悟、实践,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薄弱的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观摩、学习。如,新的学年,教师要升班,新的年龄班的早操应该怎么带?在带早操时教师如何既关注到全体幼儿又关注到个别幼儿?为了解决教师的困惑,我们将各年龄班的新操、操前律动和操后律动,请优秀教师制作成视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观摩、学习,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所需要的学习时间,如,有些教师可能学习一个小时即可,有些教师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对于其中有难度的动作,教师可以采用反复观看等策略来学习。这样既满足了教师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又省去了过去年级组集体学习、练习早操的环节,也减少了幼儿园每学期都要组织青年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安排,解决了幼儿园优秀教师资源缺乏的问题。
将优秀教师的每次开放活动或其他教师成功的教学活动视频同步上网直播,或录播后放到幼儿园网上,教师们就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主观看。这样不仅能让全园教师都观摩到优秀教师组织的活动,缓解了优秀教师经常处于“开课”“被学习”的状态,也解放了“被开放”“被学习”的幼儿园。如,有些分园的教师特别期望在音乐教学能力上有所发展,希望能向总园的一位教师学习,但他们不可能经常到总园来观摩、学习。我们就将这位教师的每次公开展示活动及活动后的研讨视频和文本都放到幼儿园网站上,分园的教师无需到总园就可以在网上观摩、学习,且可以反复观看。既避免了对优秀教师日常教育活动的干扰,又扩大了观摩学习的教师的范围。
就这样,无论是学期初、学期中还是学期末,无论是总园的还是分园的教师,都可以隨时随地享受到优秀教师的资源,这打破了传统的园本培训模式和时空局限,解决了分园与总园教师享受的资源不公平的问题。
三、变浅层学习为深度学习
虽然我们将需要教师学习的内容充分地“视频化”,让教师自主学习,但我们并没有取消一些必要的集中园本培训,因为如何让教师有目的、有深度地自主学习,还是需要引领的。
问题引导在前。除了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以外,一般我们会在教师进行自主视频学习前,提出一些引领性问题,让教师带着问题去学习。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教师有了自主学习的线索、思考的方向,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如,我们觉得冯晓霞教授在2016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上的讲座“区域游戏中的深度学习”对教师很有启发,就将此讲座视频上传到幼儿园内部的网上,让教师下载或线上观看,并让教师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深度学习?幼儿有深度学习吗?深度学习在什么情景下发生?你能否用班级中幼儿的具体实例来说明以上问题?由于有问题引导在前,促进了教师的有效学习,能帮助教师掌握专家讲座的核心观点和内容线索,能理论联系实践,并主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根据专家的观点,结合自己班级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动幼儿发展,实现学以致用。
学习后交流。关于教育新精神、新理念等内容的学习,在让教师进行视频学习及通过问题引领外,仍需要利用集体的智慧相互讨论、碰撞,将自主学习引向深度学习。如,我们在让教师们自主学习“Ipad在区域活动中的使用规则建立及幼儿的自主管理”“班级日志”的视频后,组织教师讨论、分享:“观看两个视频后,你受到的最大的启发是什么?之前你在班上做了哪些事情?下一步你可以做什么?”通过分享他人的想法和做法,教师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并引发新的思考。如,有位刚工作一年的A教师说,看了视频后自己就去观察小班幼儿是否知道什么时候要给Ipad充电,发现很多幼儿并不知道,我就逐个告知电量在20%时就要充电了,并逐一指给他们看电量20%时在电量进度条的哪个位置。另一位同样带小班的B教师则分享道:我们是怎样让幼儿掌握什么时候要给Ipad充电的呢?我们先试着让幼儿自己去观察,结果有幼儿发现了表示电量的进度条色块的变化,绿色块越多表示电量越足,电量进度表上空白多就表示电量少了,如果出现红色块就表示电量特别少,马上就要没电了。于是,我们就带着全体幼儿一起讨论,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并通过大屏幕进行演示,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将个别幼儿的经验转化为全体幼儿的经验。此时,A教师频频点头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其实我们可以让小班幼儿自主学习一些知识、技能,关键是我们要给予幼儿观察和发现的机会。”以上交流分享促进了不同观点、不同层次教师间的交流及思维碰撞,有助于将教师的学习和思考引向深入。
我们将“互联网+”思维有效融入园本培训之中,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让教师不受时空限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大大减少了无效的集中学习时间。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有限的集中学习的作用,让教师进行观点碰撞、交流,将教师的学习引向深入。通过“翻转”教研,我们将园本培训引向了深度学习,提升了培训的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