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式研究

2017-10-18 22:57卞平李爱萍张健李军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实施方式现代学徒制

卞平+李爱萍+张健+李军

摘 要: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并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个制造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例,提出了制造类专业在招生与招工、校企合作育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具体实施方式。

关键词: 制造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4-0032-04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文件中明确指出: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全国部分高校都进行了改革尝试,作为国家大力提倡的装备制造业所对应的制造类专业,如何实现由学校为主体的单一式的教育转变为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是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二、现代学徒制的机理及作用

(一)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有利于整合地方各种企业资源,促进相关企业各类优质资源的相互开放和共享,为相应专业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就业等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对接产业,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通过试点,建立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对话机制,开展企业、行业人才需求预测,了解企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将促进企业人力资本运作模式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并不断向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二)助推产业技术升级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试点专业的发展,提升该专业领域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而且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契合度更高,将为该领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储备更多优秀人才;也将为合作企業实施“人才强企,布局全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撑。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探索与实践,也有助于校企双方在深度合作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积累经验,更有利于帮助企业改善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推动其他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终身教育“立交桥”,为学生在人生不同的阶段继续深造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体现职业教育的连续性和终身性,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责任。项目实施后,学院将以国际化的视野,进一步拓展跨国合作办学的新路径,在现有中职、专科层次高职教育组成的职业教育体系基础上,从试点专业做起,探索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互认和转换,建立“学习一就业一再学习”的培训通道,逐步在区域内实现试点专业领域院校、企业等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构建纵横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四)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要

现代学徒制要求校企合作设置专业,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实施课程、开展教学评价等;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建立起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采取师傅带徒弟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岗位技术技能训练,职业岗位的实际操作知识和综合技能由合作企业派遣来的师傅团队进行传、帮、带等,在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同时,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需求。除此,多元主体协同的办学模式,也为职业院校学生多样化选择、专业化发展、多路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满足学生就业、深造等多样化学习需要,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五)满足教育教学开放性改革需要

以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引领,深化校企合作,引进优质企业生产一线人才、设备、技术、工艺和文化,将推动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与产业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对接、终身学习与职业教育对接。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学校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探索工学交替的弹性学习制度和柔性管理制度,校企共同实施教学任务等,都将极大增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开放性和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六)培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其特质就是高尚的职业精神和精湛的职业技术技能。目前在高职教育大众化的情况下,许多职业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对“育人”和“传技”关系的把握出现了偏差,甚至在片面追求就业或技能大赛等方面走了弯路,导致学校过分强调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但却没有注重他们职业技术文化,即对职业技能的追求和执著的坚守,极度注重细节,对产品负责,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对职业敬畏,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学院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走出过于重视技能传授和文化教育而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同时项目的实施,也有利于在整个社会营造尊重职业、尊重劳动的氛围,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2],进而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效应,为“大国工匠”的培育奠定基础。

三、制造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式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遴选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实践和改进,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学徒制实施方式。

(一)招生与招工一体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采用合作招生形式(先招生后招工),即学校先招收学生,合作企业在每年的新生中,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环节录用学徒,学校、企业、学徒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方在不同时期的权利、义务,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和在企业期间的管理。学徒期满后,经校企双方考核合格,学生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与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东风汽车乘用车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等东风汽车公司各板块企业合作,结合高职学校单独招生、中高职3+2招生政策,探索“入校即入厂、招生即招工、校企联合培养”的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模式。先探索“先招生后招工”、再探索“招工与招生同步”,摸索出适合的校企联合招生途径。在各年级中每年组建1个现代学徒制班级,明确学徒修业的不同阶段及身份,签订好学校、企业、学徒三方协议,明确各方在不同时期的权利、义务,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和在企业期间的管理。

(二)校企合作育人一体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合作企业研讨,确定学徒企业课程,制订企业课程标准并将其纳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制订现代学徒制企业标准、学徒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学徒考核标准等,将其纳入专业教学标准。引入企业项目、资源等,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学校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

联合企业共同实施“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深圳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专用汽车售后服务专员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知识与素质并重,融入深圳东风企业和职业标准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这些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分析归纳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技能层次[3]。第一学年,以校内各种教学资源为依托,进行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基本素质培养。同时为学生遴选配备学院师傅,每位师傅带5-6个徒弟,组成学习小组。在第1学年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第一次生产见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市场、熟悉企业、了解专业,认识技能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热情。第二学年,以校内各实训中心为依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素质培养,同时嵌入部分企业课程,使学生初步具备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第三学年,以深圳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为依托,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同时学习剩余企业课程,为学生配备企业师傅,每位师傅带2-3个徒弟,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综合能力[4]。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经过三个时段的培养后,分别达到三个技能平台所要求的水平,并以不同层次技能等级标准来进行考核。整个培养过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为主线,与企业全程合作,工学结合,实现与职业岗位的对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与合作企业研讨,确定学徒企业课程,制订企业课程标准并将其纳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制订现代学徒制企业标准、学徒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学徒考核标准等,将其纳入专业教学标准。引入企业项目、资源等,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学校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进一步优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学生第一学年既学习文化课,也进行专业技术技能课程的学习和项目训练,第2学年以完成学校项目为主,部分进入企业学习,第3学年主要采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形式学习。彻底取消专业基础课程,将公共课程的教学安排扁平化(按总学时大致平均分布到二学年中完成),完全按照模具生产全流程开展项目化教学:

第一学年,首先通过模具拆装和测绘使学生初步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技术要求(工程制图、模具结构、公差),再通过落冲模具设计与制造、弯曲模具设计与制造、拉伸模具设计与制造3个学习领域(项目),不断重复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实现强化、提升、拓展专业技术,从而提升学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能力。

第二学年,通过单分型面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双分型面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侧向抽芯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和带活动镶件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4个学习领域(项目),将冲模设计与制造过程拓展到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继续提升学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能力[5]。

在以上每个学习项目中反复融入安全生产、5S管理、成本、质量和交期等企业实际生产中强调的职业要求。

第三学年,学生到企业进行学徒和毕业设计,实现工学交替,达到从对制造业的感性认识到开展创新设计的目的。

(三) 教师师傅“双导师”一体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將课程分为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学校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方式开展,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担任项目指导“师傅”,企业师傅参与项目评价、过程控制以及效果评价等。企业课程主要是学徒岗位的工作任务、企业文化、企业产品知识、企业商业模式及运营、社会服务及保障体系建设以及有关标准、流程、方法、软件等,学徒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学习,逐步形成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一阶段,校内专任教师要承担联系企业师傅、了解学徒动态、帮助学徒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的任务。探索制订企业师傅认定标准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鼓励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制订企业师傅认定标准和工作职责,明确校内和企业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制订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工作量核算办法,使企业师傅享受带徒津贴,探索将校内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探索由企业人员、教师和学生组成项目团队,围绕企业生产性项目组织学生学习(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参与研发、企业人员参与学生学习指导。企业人员、教师和学生围绕项目形成“学习-工作共同体”。

(四)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一体化

与合作企业共同探索制定《现代学徒制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班级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弹性学制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学徒岗位设置标准》、《现代学徒制企业考核办法》、《现代学徒制学徒选拔标准》、《现代学徒制学徒待遇标准》、《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优秀学徒”奖学金评比细则》、《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遴选办法》、《企业学徒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和标准文件。校企共同制定,保证学徒制规范运行。

引进、学习、吸收德国行业协会职业能力考核标准,联合合作企业探索新型考核评价制度,制定以职业能力评价为核心内容、涵盖专业知识评价和职业素养评价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标准。将企业容纳学生的能力、提供的学徒岗位、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师傅水平、学徒工作及学徒水平等内容作为遴选、评价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能力的参考。探索制订学校师傅、企业师傅的考核评价标准,将校内和企业师傅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作为考核评价内容,作为校内和企业师傅评价的依据。同时,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EB/OL].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s7055/201408/t20140827

_174583.html

[2]山东省教育厅,等.关于印发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 http://www.sdedu.gov.cn/sdjy/_zcwj/698873/index.html

[3]卞 平,刘建潮.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91-92.

[4]卞 平.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技能等级标准研究[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21-23.

[5]李 军,何 军,卞 平. 装备制造类专业深化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的思考——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12-15.

猜你喜欢
实施方式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防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情境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