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

2017-10-17 14:21林霞
现代交际 2016年2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问题

林霞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各高校锐意教育改革,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但因各种原因,高职院校在积极响应的同时还存在认识偏差、缺乏顶层设计、组织和实施不到位等问题。面对这一新课题,高职院校应深化综合教育改革,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凝练专业特色,提高实践成效,积极探索具有高职院校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205-02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是推进高校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培养更高质量毕业生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高校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和要求,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并取得了积极进展。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发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使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的重要环节,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要任务和教育改革的面临的新课题。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摇篮的高职院校。应立足学校特长和专业特色,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品质,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问题

(1)认识和理解的偏差。对于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个问题。有些人认为,高职院校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专业技能。只要拥有扎实专业技能就业才能有保障。至于创新创业高职学生水平不够,还是以本科院校为主。有些高职院校工作者担心学生因此会分心耽误学业。因此在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时只是应付式地宣传宣传、搞搞活动,表面看热热闹闹的,实质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2)管理和师资不到位。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管理体制多样化,有的归教务部门管理,有的归学生管理部门或团委管理,这种多头管理,机制不畅,易出现扯皮现象,工作不能无法深入。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是关键,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较为缺乏,用什么样老师才能符合创新创业课资师要求?创新创业课程质量如何评价?各校标准不一,严重影响创新创业课程质量。

(3)与专业教育脱节。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目前各高职院校多为通识教育为主,与专业脱节,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学生创业项目多为开网店、送快递、开小食店等为主,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甚少,利用专业知识创新更是寥寥,这种教育不但有悖于以科技创新带动创业的意义所在,更是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对策

(1)做好顶层设计。高职院校能否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是重点。做好顶层设计,首先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要正确领会党中央对高校创业新业教育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全院要统一认识。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来统筹规划,汇聚培养力量,协力共推创新型人才培养。其次,要科学地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目标,依据本校特点和专业特色。科学地制定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建立建师资管理和学分转换等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第三,科学规划管理机制。成立学校创新创业领导小组。由校领导亲自挂帅,领导小组下设创新创业管理办公室设立专职人员负责全院创新创业工作实施。协同各部门完成各项任务,明确各职能部门责任,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统一管理,以此确保创新创业工作有序、有效地推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是关键。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的实用教育。对资师有着较高的要求。理想的创新创业师资是既有深厚专业知识又有创新理念和创新教学能力以及创业经历的老师,但现任教师中具备条件较少。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对于长期与企业紧密合作的高职院校来说,有着得天独厚条件。我校做法是“外引内培,专兼结合”多渠道增强师资力量。外引就是依托学院组建“学院理事会”平台,通过12个专业群产学研合作委员会、3个省级行业性职教集团和63个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及80家企业等为理事单位来做好“学校与企业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并依托理事会聘请企业家、行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创新创业兼职教师,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内培是送出去培训和学习来加强教学团队和“双师型”培养,同时积极开展教师到企业实践,鼓励开展科研等活动,拓展教师视野,提高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由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各校都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教育重点,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根据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不同专业的特点,分层次、分阶段、分群体开展教学。选择有条件专业为试点,总结成功经验,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有效实施。

(4)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创业教育定义是:“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中国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到具备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而高職院校一向重视专业和技能培养。各校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那么创新创业教育应以此为基础,抓住专业特点,凝练专业特色,紧扣创新创业培育目标,将两者有机耦合,并以通识课程为普及教育,专业教学引导科技创新,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创新思维训练、创业能力养成和职业品格培养的有机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5)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践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一贯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切不能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创新创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不能以成绩来定指标,在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创新创业理念和能力培养。积极搭台鼓励学生上台,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高地,肩负光荣而艰巨使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者要认真查找制约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新模式,全力提升创新创业工作品质。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问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