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立蚌
【摘要】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高中数学知识又有着非常强的抽象性,这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很大压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成性课堂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彻底转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具有良好的互动性,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文章主要探究了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 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特征;构建策略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于死板,教学计划不合理,教学过程比较机械、呆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生成性课堂能够展现出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自主地逐渐形成知识系统,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具开放性特征。生成性课堂体现着教师掌握课堂节奏的超凡智慧,转变了课堂基本价值,将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特征
1.师生之间的交互性
生成性课堂非常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地位,教师把有效的数学解题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样学生也把自己的见解和疑惑反馈给教师,在这样教学双方的相互沟通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2.课堂的拓展性与差异性
在生成性课堂中,教师不再只关注教学的结果,还需要注重过程,不但要求学生们学会知识内容,还要实现数学能力的发展。另外,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具有层次性的教学手段,促进全体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3.课堂的基础性
在生成性课堂中,学生会更为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得到了更大的延伸和扩展,逐渐积累更为丰富的知识。
二、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
1.合理组织教学资源
高中数学教师在构建生成性课堂过程中,应该首先需要完善课前准备工作,合理组织教案,要重点关注教案是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是否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深刻掌握并有能力解答实际问题。教师的教案应该具备现实性、挑战性、趣味性的特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主动深入挖掘自身的潜力,逐渐形成科学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1]。例如在讲解数列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设计教案时把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引入其中,作为生活化的论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还可以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一些趣味化的生活实际问题,比如“鸡生蛋”是人们广为熟知的话题,也可以拿来设计问题:“如果一公一母的家鸡在一个月时间内,可以繁殖一对不同性别的仔鸡,仔鸡在三个月后又能继续同样形式的繁殖,那么60个月后总共有多少对家鸡呢?”引导学生利用数列知识进行计算,学生在对生活案例探究的过程中,不但深刻地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进行了深入的扩展,让学生更好地为实际生活服务。
2.创设弹性情境
生成性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中的主体,帮助他们认识并掌握相关的数学规律,创设弹性情境。弹性情境就是借助构建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开始阶段的未知转变为已知,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符合课程实际,要切实把握一个度。例如在进行抛物线知识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设计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在一个长度为6的线段MN中,点为B,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在抛物线y=x2上緩慢移动,求线段的中点B到y轴的最短距离,并求解B点的坐标”。对于这道题目,通常有两种解答方法,一是通过计算弦的中心轨迹值来求解,二是依据抛物线的定义及梯形中位线定理,运用转化思想,把题目变化为求解三角形两边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预设相关的弹性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答。
3.合理把握契机并调整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首先需要整合数学素材,并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设计,并且在正式教学时,找准课程导入及提问契机也是非常关键的内容,有助于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2]。生成性课堂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多元化、动态性等特征,因而教师在构建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相关教学契机,并结合教学内容来调整教学策略,这样的课堂才会富有变化性,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不等式内容时,讲解这样一个定理“如果a、b同为实数,那么a2+b2≥ 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才成立)”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如果(a-b)2≥0时,能够推导出a2+b2≥ 2ab”这样就让学生在定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扩展,培养形成类比归纳的数学思想。
三、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教育中,高中数学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互动,构建生成性课堂,为教学活动增添新的活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冯先芳. 浅析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07):15-16.
[2]杨威 . 浅析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J].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3(0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