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诗意的播种人

2017-10-17 19:21:55谈晓英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7年9期
关键词:古文讲座古诗文

谈晓英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三月微寒,诗意半暖。也许是特别的缘分,我有幸参加了“皖江教育家成长论坛暨古诗文教学专场”,聆听了鲍鹏山博士、薛瑞萍老师、白皛老师等专家的讲座,欣赏了吴春玉、梁秀梅、赵志祥等老师的吟诵课。在小小的会场,他们或诙谐幽默,或引经据典,或声如洪钟,吟之诵之,舞之蹈之,唤醒了会场的春天,也唤醒了沉睡的古诗文教学。

课堂:沉醉不知归路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吴春玉老师执教的是《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他带领学生从诗词大会的“飞花令·月”玩起,引出卢纶的《塞下曲》,并且简单介绍了军旅诗人卢纶的生平。轻声初读全诗,并亲自示范表演读“单于夜遁逃”。以课堂为战场,带领学生一遍遍演示,一遍遍表演,学生从不敢读,不会读,到最后排演一出“雪夜遁逃”的课本剧。有声有色,诗意自悟,情怀自现。他说:“诗是用来读的,也是用来享的。”吴春玉老师儒雅翩翩,让学生学习古人的家国情怀,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他,做到了!

朱文君老师带来的小古文课程是《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这个故事大多数学生应该都听过。有白话版做底,朱老师更以趣味手指操引入,一手竖两指作兔,另一手五指弯曲为龟,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一边做手指操,一边读,手脑并用,乐在其中。小古文的魅力还不止于此,你看,绘图版的《龟兔赛跑》又来了,图文并茂,声情自生。朱文君老师教的是《龟兔竞走》,但又不仅仅是“竞走”,竞走之后还有故事,还有两个好朋友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情谊。她说:“善意是一种力量,我将它穿插在课文中。小古文教学,第一是情趣,第二还是情趣。有些课乍见稀松平常,细细品之,则齿颊生香,余音绕梁。”低年段的小古文教学,就要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诵读,去进行元基础的启蒙,朱文君老师,您做到了!

梁秀梅老师的《陋室铭》,从“陋室何陋?陋室不陋!”到探究写法,从刘禹锡的贬谪史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展示了一堂精美的古文课,也展现了一位“鸿儒”的“德馨”。而赵志祥老师的《三笑》、李丽老师的《古朗月行》则从吟诵到涵泳,其声“峨峨兮若泰山”,其课“洋洋兮若江河”。是啊,吟诵尽兴,沉醉不知归路!

讲座:纵横捭阖自有源

薛瑞萍老师说:“小小的孩子,给了你无数的期望,走进教室,你就是天啊!什么是幸福呢?當你满怀着爱,给了你期望的爱人,那就是幸福!”她的讲座《传统教育及经典诵读的正道何在?》,没有枯燥的理论,没有喋喋不休的训导,只是温和地带领我们重新认识电影《大鱼海棠》,重新感悟朱熹的《春日》。一字一句地带领我们去学习音律,一句一句地解说:为什么这样读、这样读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什么。从“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到“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字字句句,莫不斟酌。“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雪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吟至尽兴,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则孩童欣欣然,我亦欣欣然。

也许正因为她的执着,她的率真,会场的每一个人都带着虔诚的心,比着手势,一句句地读,“平长仄短入声促”“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传统教育及经典诵读的正道何在?也许就在这踏踏实实的吟诵中,也许就在每一个小语人的默默坚持里。

著名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鲍鹏山在《文化经典与基础教育》中指出,中国教育的特殊性是没有宗教。古时有三堂:学堂、祠堂、中堂,信奉的是天地君亲师,而今天的中国人缺少的是信仰,生活中无敬畏之心。他又说了一个故事:当年东德和西德之间有一道墙,谁如果跨越了这道墙,则立即枪毙。有一个人偷偷爬上这道墙,想和自己的女友见面,就在他准备跨过时,身后的子弹击毙了他。东德和西德合并之后,这位开枪的士兵被起诉。士兵很冤枉:我执行命令,何错之有?法官说:“是的,你必须执行命令,开枪打他。可是,你可以打不中啊。”是的,将枪口抬高一厘米,就是一个人和一个执行命令的机器的区别。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就是为了攀登这一厘米的高度。鲍鹏山博士认为:传统教育是教人做人,现代教育则注重知识。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踉踉跄跄,行至此,豁然开朗。也许我们要穿越一道道迷雾,走过一道道山冈,将传统教育的精粹融于现实的课堂中,才能抵达幸福的彼岸。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无论是精彩的课堂还是精妙的讲座,都让人耳目一新,进而心胸开阔,视野清明。

至今犹记小时候,爷爷的书架上有满满的线装书,常常囫囵吞枣地看了许多,似懂非懂,懵懵懂懂。而在许多个温暖的黄昏,吃过晚饭,爷爷便喜欢轻叩轻吟,《三字经》《朱子家训》《百家姓》都是我安然入睡的摇篮曲。也许从那时起,我便悄悄地爱上了古诗文,心里也悄悄种下了一颗诗的种子。我的床头常放一本《宋词》,在很多个夜晚,我细细读她,在长长短短的词章里,在悠悠的古意中,安放自己的疲惫。而今,但见清瘦的老人,总想起爷爷,想起温暖的童年。李吉林老师说:“教师也是播种者,教师不把谷子撒进泥土,却把另一种金色的种子播在孩子们的心田上。”为师者今日在学生们心中播下古诗文的情趣、情怀、情义,明天我们的身边便会多许许多多的谦谦君子、温润少年,如此,则风雅中国,还会远吗?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城关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文讲座古诗文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国学(2021年0期)2022-01-18 05:58:20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 09:10:42
称象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46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