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亚硕+李利丽
[摘要]“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催生了一批新型的媒体形态和传播手段。其中,微信平台等“微”媒体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追崇。在新形势下,将高校传统党建与微信平台相结合,因时而进,探索大学生“微”党建工作模式,无疑是高校党建占领网络阵地的有益尝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党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党员的特点,立足于“微”媒体基本概况,探讨“微”媒体+党建模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探索通过微信实现“微”党建工作模式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微信平台 大学生 党建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新一代即时通讯APP的应用愈加广泛,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与互动沟通的主要新媒体平台,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维方式的养成产生影响,使高校传统党建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也迎来创新机遇。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为高校党建工作结合新媒体进行创新指明了方向。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当借“微”媒体之时,乘“微”文化之势,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在时代性与吸引力上做文章。薛小荣在《网络党建论》一书中提到:“当前社会,信息网络技术对当代中国政治生活领域的深刻影响已经日益明显,中国共产党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由信息技术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变革要求。”[1]p274高校党组织应主动创新工作理念,善于运用符合时代要求、最能引起大学生共鸣的工作方式,为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在这种形势下,探索通过微信实现“微”党建工作模式,主动搭建高校网络党建阵地,促进党建工作的科学化与信息化,提升党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分子。因此,建设高素质大学生党员队伍是高校党建的基础工程。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现阶段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党员队伍缺乏生机与活力。
1.组织生活形式单一。目前,大学生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形式多是支部学习、支部会议、志愿服务等,形式缺乏创新,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参与党内活动的积极性;多数学生党员处于一种被灌输和被参与的状态,意识不到开展组织生活的重要意义,思想上存在著“应付”心理。
2.党课内容比较枯燥。业余党校仍是大学生进行党课系统学习的主要途径,党课内容主要以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党内最新会议精神的学习为主,课程内容相对枯燥。教师多为兼职授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授课不能结合时政热点和学生实际,往往很难充分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业余党校的授课班型大、人数多、时间紧,党课起不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3.党员交流仍需加强。现阶段大学生党员间的沟通渠道,多是会议上的交流及研讨,覆盖面偏窄。由于发展学生党员的门槛相对较高,从当前高校发展党员的模式来看,一名学生一般从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起,才开始接触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二、三年级开始有少量同学入党,大多数学生只有到了大三下学期或大四阶段,才能成为正式党员,届时又会面临实习、考研、找工作、适应社会等新的多重压力,精力有限,结果导致组织生活很难全部到场,党员的示范作用很难发挥,也导致党员间沟通交流欠缺,沟通机制亟待健全。
4.工作实效有待提升。当前,高校的学生党建任务主要由党务工作者和学生辅导员承担,学生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兼任,他们在做好学生管理之余,党务工作的精力投入比较有限。再加上辅导员大多年纪较轻,党务工作经验不足,党性修养仍需加强。因此,开展党建工作活动时,往往照本宣科,只为传达文件精神、完成工作任务,缺乏针对性,难以激发学生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实效较难保证。
二、高校开展“微”党建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探讨
1.实现网络育人的有益尝试。微信是腾讯公司近些年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APP,以其数字化、时效性、个性化、互动性的特点,成为当下广受好评的通信媒介。2016年,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2]。同样于2016年发布的《“微信”影响力》报告指出,微信/WeChat月活跃数达8.06亿,90%以上的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其中微信使用时间在1h以上用户占50%。以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异军突起,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据统计,微信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说明其已成为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是他们开展网络社交的重要载体。
微信作为即时通讯APP广受好评,但其内容的不可控性,则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便捷地为高校学生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使传统党员教育受到冲击。同时,当代大学生又有着自身鲜明的时代特性。习总书记于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上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要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把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党建有效结合,利用大学生更易于接受的微信平台,开展“微”党建,以图文并茂、音频、视频的方式制作“微”党课学习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学生党员“微”教育,是基于当代高校学生成长规律的有效探索,符合网络育人的发展要求。
2.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的有效途径。当今大学校园,手机网络成为青年学生获取知识、社交沟通、文娱活动的主渠道的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身心正处于发育期,更容易被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和左右,诸如色情露骨、血腥暴力等负面信息充斥网络,以及媒体所鼓吹的享乐、奢侈、拜金等腐化的生活方式,对涉世不深的“95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更是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要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净化网络环境,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3]p204。把握网络战场主动权,是高校和国家面临的时代使命。《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将“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网络氛围,通过网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战略任务。针对网络负面思潮的传播,通过网络形式积极应对,结合青年成长规律,壮大主流思想宣传,搭建网络党建新阵地,正面引导网络舆论,通过宣传先进事迹典型及优秀文明成果净化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为青年学生茁壮成长构建清朗的网络环境,是目前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endprint
3.传统党建模式的有益补充。隨着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党员队伍日益壮大的同时,传统党建模式也暴露出需要改进的地方,部分学生党员对党内组织生活有一定抵触心理。一方面,这是由党建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发展大学生党员,有着严格的固化模式、严格的时间节点、具体而规范的发展步骤。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大学生党建模式确实存在工作方式缺乏创新、党员和党组织缺乏互动等问题。因此,党员教育平台积极推陈出新,基于微信平台搭建“微”党建工作模式,是对传统党建的有益补充,也是工作理念、方法与时俱进的体现。
4.传播方式多元化的趋势使然。微信平台支持跨运营商服务,适用于不同的智能手机系统,可通过手机网络直接发送图文信息和语音视频,提供公众平台服务和朋友圈动态分享的功能,备受高校学生追捧。因此,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党建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党员互动交流,将党员教育培养与“微”媒体相结合,以网络形式、精简内容、融合新媒体的方法,对高校学生党建进行创新,探索“微”党建模式,开发党建“微”文化产品,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可以增强教育感染力,具有新颖高效、推送精准和受众广泛等方面的优势,将会大大提升学生党员教育的时效性。
三、高校开展学生“微”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
1.旗帜引领,基于微信打造“微”团队。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党建宣传,须要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专业技术好的“微”团队。“微”党建工作团队不仅需要党建工作经验丰富、党务理论基础扎实的业务素质,还需要具备熟练的新媒体操作技术以及开放现代的交流心态[4]p99。但是,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兼具这两方面综合素质的人才。老同志党建理论功底扎实,对时事政治的敏锐感强,但教学传播手段还停留在纸媒体时代,无法利用“微”媒体开展工作。年轻同志则与此相反,他们擅长“微”媒体技术,但往往缺乏理论基础,对形势政策把握不够精准。因此,“微”团队组建,可以由高校党务管理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构成,从事党务管理工作的教师负责把握宣传导向,审核发布内容,定期开展党建培训,把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传递给年轻同志,引导广大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向组织靠拢,切实发挥思想引领和舆论导向作用。
2.围绕中心,善用微信开展“微”学习。高校学生党建历来重视理论学习。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都存在党员参与性不够、形式创新性不足、教育针对性偏弱的共性问题,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据调查发现,学生注意力在网络课堂的前十分钟最为集中[5]p25。因此,基于微信平台,围绕党的政策方针、理想信念、时政要闻、先进事迹等内容,将理论学习时间改短、内容改精,精心准备微党课,制作微视频,旗帜鲜明地把“中国故事”讲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功能定期推送,使党员学习不受时空限制,让党课生动鲜活起来,既能提高学生时间的利用率,又强化了学习效果,努力打造常态化的“微”党建学习模式。
3.与时俱进,用强微信开展“微”创新。微信具有关注便利、受众广泛、传播即时等特点,是一种成本较低,且快捷、可靠的宣传平台。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创新宣传模式。有调查表明,在学生党员发展环节,绝大多数党员同志认为“发展流程要严格按照传统模式”[6]p78;但是在推荐及公示环节,可结合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微走廊”,对党员发展对象的图文信息通过推送公示;对于党员发展各个环节的普遍性问题,可通过微信平台详细介绍。除此之外,还可以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拍摄“微电影”、制作“微动漫”等,普及各类党建知识,使学生党员能够随时随地阅读并接受有益信息,因时而进,积极推动党建工作模式的“微”创新。
4.把握导向,用实微信开展“微”服务。除了定期对党建内容进行推送外,基于微信打造网络线上互动模式,主动开展“微”服务,为学生党员与党组织之间提供更为直接的交流平台。借助微信群功能,组建“微支部”,支部官方微信号由“微”团队人员轮流值班使用,通过“微互动”模式,与学生党员线上交流。因为是微信群交谈的方式,所以在提问的时候就好像朋友聊天一样,也有助于听到学生党员的心声。另外,还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发布讨论主题,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更加开放地发表看法、交流感想,管理者可以通过回复和点评的方式,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通过“微论坛”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基础性工程。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党建工作要从源头抓起,高校是青年人才的聚集地,是大学生接受党性教育的源头,发挥着吸收新鲜血液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党建工作必须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时代要求,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善于创新,主动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用好以微信为代表的网络“微”媒体,努力筑牢网络党建“微”媒体阵地,切实促进高校党建工作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小荣.网络党建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2016.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G].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4]陈红梅,李加亮,涂苏琴.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1).
[5]闫树.“微文化”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5).
[6]石玉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1).
责任编辑/陈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