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摘要]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关于“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的论断,勾勒出从“理论—现实的人—实践”这一逻辑建构框架,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现实性与超越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发展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现实性与超越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想前提、现实基础与价值指向这三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 思想前提 现实基础 价值指向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明确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p9-10马克思的精辟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有重大的启示作用。这实质上勾勒出从“理论—现实的人—实践”这一逻辑建构框架,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现实性与超越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用先进理论改造与武装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相结合,并最终彰显出其强大的理论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现实性与超越性。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想前提、现实基础与价值指向这三个重要问题及其内在逻辑展开,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重性质。
一、思想前提: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
“批判的武器”一词,在马克思的语境中是指那个时代的、以理论形态表现的“哲学”,也即我们通常所谓的“理论”,而“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要依靠“物质的力量去摧毁”,这是说“理论”不会如黑格尔所谓的那样,自动外化成现实的世界并引领现实世界的变革,而必须让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理论,用革命的方式革新这个世界。这样,究竟以什么样的理论作为变革支撑和方向引领则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归根结底是围绕“如何说服人”而展开,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了彻底的理论才能说服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该寻求“彻底的理论”作为思想前提,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被证明是彻底性的理论,这决定了它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思想前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前提不是抽象的,更不是口号式的,而是具体的深刻而现实性的,具体来说,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陈万柏、张耀灿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党性的[2]p1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表现之一就是它敢于宣称自身的阶级立场而敢于表现鲜明的阶级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那样,“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p400;进而指出,在反抗资产阶级的阵营中,无产阶级是最具革命性的阶级[1]p411,同时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代表大部分人的利益的运动[1]p411;最终提出自身的设想,资产阶级旧社会瓦解之后将出现这样一个联合体,并满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p412。这表明了马克思坚定的工人阶级立场。并且通过分析资产阶级在生产社会化过程中弊病,通过社会矛盾运动提出了“两个必然”,即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论断。这反映出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自信。可以看出,理论的彻底性首先表现在阶级立场的彻底性,只有坚定阶级立场才能捍卫自身立场以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还表现在它能够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被梅林认为是“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的名言”[3]p338。应该说,《序言》为无产阶级解放以及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具体来讲,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形态的结构与发展,明确了生产力對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并指出社会形态的更替只能以解决其物质层面的矛盾为前提。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产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4]p2明确深化了生产关系的内涵。同时,“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4]p2。马克思取代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的概念,代之以经济结构,并且用上层建筑的一般概念代替了“意识形态”等说法,这并不仅仅是术语上的转换,更重要的,表明马克思已经能够从不同的路径去对待“市民社会”或者说“资本主义”社会,进而提出与黑格尔完全不同的实现人类解放的路径。另外,《序言》中对于“两个决不会”思想是对《共产党宣言》“两个必然”的继承与发展,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4]p3。马克思从客观而具体的生产领域,而非主观而抽象的精神领域,阐述人类历史的解放路径,并把这种路径赋予世界历史的维度,这样就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上,超越黑格尔哲学、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国民经济学。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具有科学性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彻底变革为前提指明了社会前进的方向而具有超越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关于“私有财产与共产主义”的论述中指出:“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5]p191马克思分析了共产主义是扬弃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劳动所产生的对象世界即是人本身的对象化。共产主义所达到的世界是人本身对自己的欣赏与解放,而自然界与人达到了和谐共生的程度。同时,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社会是人与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他通过描述指出,现实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才能取得个性的发展。同样,从理论上来讲,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认识自我,自然科学也不能脱离对人的研究,这是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的另一表现。总而言之,《手稿》可以说是作为对“共产主义”最早阐释的著作,一定程度上指明了人的异化的积极扬弃,突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应有之意,对指引社会主义方向具有重要意义。endprint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科学性和超越性使得理论本身具有彻底性,准确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是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想前提。
二、现实维度: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人的现实性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对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的描述,强调了人的重要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抽象的人的说法,提出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思想政治教育学首先要回答“思想政治教育依靠谁、为了谁”这一基本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其现实基础就是对现实的人的考察,这当然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以及周围环境的考察。那么,具体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就必须要求在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语境下考察人的现实性。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实基础首先要考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人。一方面,伴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跃升,经济总量居全球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的:“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4]p158可见,历史发展的第一前提应该是生产物质资料本身。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其本身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不能脱离经济基础而存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异化”现象不容小觑。“异化”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具有主体客体化的特征,在《手稿》中马克思系统阐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揭示了異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和对自由自觉劳动的愿景。而在我国存在着一定的“异化”现象,“异化”现象作用到社会中的人,主要表现在“拜金主义”和“科技异化”两方面。比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滋生了食品安全、过度消费等问题;另外,科学技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步,人工智能在当代社会已经越发普及,不少人群已然被科技所“绑架”,变得麻木而缺乏思考,人际关系变得冷淡而缺乏交往。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学一方面立足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一方面利用理论武器回应与解决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异化”的现实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带来上层建筑的改变为考察现实中的人奠定了政治基础。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马克思揭示的真理性规律,由此人们普遍把上层建筑定义为适应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和制度的总和。“科学发展观”系统阐述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下的发展的核心、要求以及根本方法,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改革就是对利益的调整,是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改革主要着手于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使上层建筑适应社会主义中国现有的经济基础。2015年8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6]p8。2016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应该按既定时间表路线图逐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惩治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已变成常态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应该顺应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同时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和青年学生等重点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实基础,还包括文化基础,即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以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涵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的重要来源之一,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育内容也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高尚品质,等等。这些传统文化思想永不过时,并转化为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的宝贵资源。其次,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化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关照的内容之一。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革命战争中,革命先辈坚定的革命信念,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也是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文化资源。应该说,现实中的人应该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近代革命文化的滋养下陶冶情操,坚定文化自信,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再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实中的人应该对多元文化的交融予以考量。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强,西方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并对国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实中的人处于多元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也应当立足于多元化、国际化的视野基础之上。
三、价值指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由于学科历史发展不长,思想政治教育学常常被认为仅仅是政治宣传的武器,面对这种经验化的论调,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价值指向具有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一大批理论家,其价值指向实质上是思想前提与现实基础的有机结合,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与现实中的人的结合,“把人当成人,使人成为人”,这也就实现了由“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的逻辑过渡。
思想政治教育学始终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为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首先就体现在阶级性上,它敢于宣示自己的阶级立场,这和剥削阶级不愿意或者不敢承认自身的立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应该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这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学科的根本保证[7]。这就表明了哲学社会学科的存在是为党、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离开意识形态性也就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科学,它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进行,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依赖于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得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政治观点与道德认知。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通过提升个人政治道德素质,以此推动国家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其中就必须明确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两者互相依存,不能割裂。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武器的批判对化解社会与个人的矛盾起到重要作用,这主要是个人将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内化于心,以此达到与社会的统一。此外,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升华促使个人对他人不道德的行为予以指正,从而实现思想道德的统一。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其意识形态性是基本属性,不能偏离。此外,该学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断推进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社会的统一,最终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endprint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最终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协调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想前提与现实基础两个维度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鲜活的实践性的特征。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一方面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泛化,另一方面更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运用的理论方法和规律。当然,这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传统意义上,通过教育活动使得受教育者获益是最终目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最终目的应该达到在实践中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赢。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教育内容通过灵活的方式对教育对象进行教化与陶冶,使得自身获得满足感并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其二,受教育者不是单纯的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而是应该主动、自觉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教育内容入眼入脑入心,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三,主客体关系的和谐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成败与否的关键。有學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慎思明辨的理性,还需要切身体验的真挚情感,需要带着自己的经历去体悟[8]p42。这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等很重要,这就要求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在对话的基础上达到共识、分享与理解。根据这一价值目标,话语交往的方式应该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那么,话语权力格局就应该从一元论向二元论进行转换。这就意味着:在学校里,人民教师更应该以“榜样”和“对话者”等这些角色出现,而不是单纯的“教育者”;国家相关机关的领导干部应该是充当“沟通者”“协调者”等角色,而不应该是“权威者”“监控者”等身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显学,是在实践中促进主客体协调发展,实现共赢的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终极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1]p88这就十分形象地突出了人的个性发展。在通常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被认为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工具,其主要内容是宏观的方向与立场问题,因而常常给你带来巨大的“政治包袱”,给普通人以居高临下、空谈大道理的印象,原因就在于当前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对人个体个性的关怀,未能真正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价值追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终极价值目标应该定位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上,在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培养“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等,而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同时,每个学科都应该具有自身的方法论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方法上坚持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注重采取平等、民主的工作方法因材施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关心人、理解人。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不是培养一批不敢说真话而曲意逢迎的人,而是通过兼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促进社会的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梅林.马克思传(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20(01).
[8]李颖.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观”反思[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责任编辑/梁发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