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生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商代野象的地理分布
张 生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关于商代野象的地理分布,学者们大多认为其广泛存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继而相关研究亦将商王田猎区定在以沁阳为中心的地区。对此我有以下看法:第一分布广泛并不代表各处都有很多数量的大象,象群有其聚集的分布区;第二是象群的分布与商王田猎活动之间的关系并非那么简单,其变化相互牵连;第三从商代发展程度,方国分布,王都迁移等方面讨论商代野象的地理变迁及商王田猎区的变化。
商代;野象;地理变迁;田猎区;迁都
商代黄河流域分布着众多的亚热带甚至热带生物,这已是学界的共识。尤其是关于野象的分布更是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所以对于中国历史时期大象由北向南逐渐退却的过程,以及其退却的各种因素都被发掘出来,反复检验和论证,可以说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了。但关于商代野象分布的地理范围却众说纷纭,下面先介绍一下学界的相关研究历程及其主要成果。
关于中国历史时期野象的研究可以推溯至上世纪初,尤其是1928年殷墟发掘之后,殷墟出土的象骨以及相关甲骨文研究的深入,使对野象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20世纪20、30年代,大部分人都认为殷商时期黄河流域有着野象分布,以罗振玉、王国维为代表。但也有反对意见,如章鸿钊在1926年撰文从地质学的角度主张中国古代北方地区不存在野象。1930年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1]表明了对罗、王观点的支持,并认为引起大象南迁的原因是是中华民族的逐步向南开拓。
30、40年代,杨钟键等却认为殷墟出土之象等稀有野生哺乳动物是外地迁徙而来的,不是土著动物。此说因为没有重视甲骨文中的猎象记载,故其说多不被重视。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学界基本接受殷墟时代的气候适宜野象的生存,彻底否定外来迁徙之说。并为此展开大量研究,从历史地理角度,文献记载,考古发掘,甲骨文等众多方面寻找依据,对野象的分布和变迁原因进行了重点考察。
关于野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历史时期野象的具体分布情况;二是野象由北向南逐渐退却的原因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野象的分布和变迁专题研究始于文焕然等人,他们根据考古发掘,历史文献,甲骨文,金文,古生物学等资料,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具体成果表现在其著作《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初步研究》[2]《再探历史时期的中国野象分布》和《再探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变迁》中,基本上理清了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分布及变迁问题。关于野象南徙的原因也主要从野象自身的习性,自然环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此后学者多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分时段分区域的细化研究,成果颇丰。
2014年陕师大张洁《中国境内亚洲象分布及变迁的社会因素研究》[3]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历史时期亚洲象的分布划分为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和云贵高原五个区域,结合其消失的年代、原因等,全面、系统的分析了亚洲象分布区域逐渐南退的历史变迁,可谓集成之作。同年末(英)伊懋可《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4]也系统地介绍了大象在中国境内的南退,重点描述了中国社会两千年的发展与大象难退,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
夏朝是见于史书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一般认为其是部落联盟式的奴隶制国家。上世纪60年代以来豫西,晋南地区的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先后发掘,确定了其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位置,但因没有具体文字作为自证物,关于其是否存在学术界仍有较大争论,这里暂且不论,主要依据考古发掘的资料对夏代社会发展状况和人类聚落分布进行梳理。
由文献资料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夏代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都有较大的进步。在生产工具方面,除了原始石器,骨角器和蚌器外,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还有用青铜铸造的刀,锥,凿,簇,戈,爵等工具、武器和容器,这说明夏代农业已经有了较大进步。手工业方面也已经能制造陶器,陶器数量和种类较多,造型精美,另外也发现了铸铜遗址。可见夏代社会经济较前有了较大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
结合文献资料记载夏代王都变迁频繁,主要在今天的山西南部运城、安邑,河南北部偃师、阳城、开封、濮阳等地。
考古学上又把夏文化分为豫西地区的二里头类型(偃师)、晋南地区的东下冯类型(山西夏县东北)、豫北晋南地区的下七垣类型(磁县)、豫东地区的下王岗类型,以前两处文化遗址作为夏文化的中心地带。因此可大致确定夏代的主要聚落分布在豫西,豫北晋南地区,豫东地区。虽不知夏代与野象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的关系,但通观历史发展,野象对夏代农业及人类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人类也会采取相应的保护或驱赶措施,人类的直接影响及通过影响环境对野象产生的间接影响,必然使野象发生迁徙。
商朝建立后也曾经频繁迁都。据《史记·殷本纪》[5]载自契至汤八徙,自汤后六次迁都。汤初都亳邑(河南商丘)227年。中丁迁至(子隞)嚣邑(河南荥阳)24年;相邑(河南内黄)10年;耿邑(山西河津)9年;邢邑(河北邢台)117年;殷(河南安阳)204年;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结合考古发现,商代的主要活动范围比夏代偏动,主要在豫东、晋东南及鲁西南地区。
关于商朝迁都的原因,史学界大多认为是与农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比如都城附近的农业发展条件恶化,就会另觅都城所在地,寻求适宜耕种的地方。商王盘庚迁殷就是最显著的例子,迁都之时与民众进行协商,并晓以利害。除此之外应该也有诸多原因,这是值得思考的。比如商王迁都或许与田猎有关,农业经济不发达的时代,畜牧和田猎经济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但提供肉食,还能作为农业歉收时的补充。除此之外,田猎的收获物也很多用来祭祀,象、犀、虎、豹等野生动物人类不能畜养,只能靠猎取获得。
根据上文可知夏商各自活动的地域范围有所差异,既有重叠的地方,也有所偏向。有相关研究认为这与其各族的发源地不同,故而其活动范围也有所侧重。
关于夏代聚落分布,确定为以其所迁徙的都城和重要方国为中心的地区,同时参考夏代文化遗址的分布,确定范围如下图中黄色部分。关于商代的聚落分布,也同样确定为以其迁徙的都城为中心的地区,如下图中浅蓝色部分。两者重叠的部分为黄河中游地区,即豫北晋南地区。商代偏东,夏代偏西,这与其发源地脱不了关系。夏代聚落以阳城——朝歌一线为纽带,商代聚落以亳——殷——嚣呈现三角形态分布。其重叠的部分有一带即阳城——殷,这条带经历了夏商两代,其开发的程度应该较高,分布着较多的聚落和人口。
商王好田猎,甲骨文就有大量的田猎活动记载,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关于商王田猎的地区却是众说纷纭。
李东柱《试由卜辞“今夕其雨获象”看殷商时期的地理气候状况》[6]从殷商田猎卜辞中,认为当时商田猎区是在以沁阳为中心的地区。
董作宾认为在今山东省境内,大致在泰山、蒙山、峄山以西,南抵淮水,北至济水,“其范围不出五百里之外”。
日本学者岛邦南在《殷墟卜辞研究》[7]中对29个田猎地的研究,指出这29个地点散布在今河南,山西,陕西以及淮水下游的苏皖等广大地区内,主要的田猎地在殷东北。
日本学者松丸道雄通过《殷墟卜辞中的田猎地》[8]认为其田猎区在以殷墟为中心,半径20公里的范围内。
郑杰祥认为,商王的田猎区在商王畿以东的古黄河两岸,大致范围在今河南濮阳市以及新乡市以东和山东省的西部地区。
郭沫若,陈梦家,李学勤等认为在河南西部,以沁阳为中心的地区。后来陕西师范大学张洁也赞同此观点。
从以上观点中可以看出,大体上都认为商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分布着众多的野象,而以沁阳为中心的地区为商王的主要田猎区。
关于商代田猎的地理分布,从上文可知大部分学者们都认为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甚至把商王田猎区确定为以沁阳为中心的地域范围内,我认为这种认识略微偏颇、不准确。
首先这种看法没有以动态的视角观察野生动物的可能性迁徙状况。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是人类聚居的地区,有着较多的聚落分布,这必然会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之下,野生动物肯定会前往人口较少的地区。把野生动物视为一个“死物”是不可能得到科学的认识的。
其次也没有考虑到人类活动的变化——都城的迁徙。我认为都城的迁徙与商王田猎区变化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农业经济不发达的时代,畜牧和田猎在社会生活中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不但提供肉食,还能作为农业歉收时的补充,更是祭祀必不可少的祭品来源。所以当一个都城附近农业生产条件恶化,同时附近的野生动物经过长时间的田猎也变得稀少起来,不能满足都城以及人民的需要,迁都就成为最直接的解决方式。迁都时便会考虑到两点即农业生产条件的好坏,附近野生动物资源的多少。
再者考虑到商代交通状况,其田猎区与都城之间的交通必须是便利的,比如说便利的水道,且不那么的远。如果跑到太远的地方打猎,猎获犀象虎豹等大型的生物则不便于运输。甲骨卜辞中商王有时能猎上千头鹿,其运输必定是个麻烦事,不可能一下全部杀掉或者吃完。
最后商王打猎有时持续几天,带领许多护卫和士兵,其必须有充足的供应,那么田猎区附近是否有分布着聚落就很重要了
综上所述,结合夏商时期人类聚落的分布、商代迁都的历程及定都时间的长短,我认为商代商王田猎区不仅有地区的变化,也有时间的变化。商初定都亳两百多年,其田猎区当为以亳为中心的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有济水和巨野泽等地是商王田猎的主要地区。商中期的迁都时间短暂不计。商王盘庚迁殷后也定都了两百多年,田猎区即以殷为中心,以黄河为田猎带,形成两个田猎区,一个是沿黄河向上的地区——以沁阳为中心的地区,一个是殷以北的地区。如下图。
图2 商早期与晚期田猎区(自绘)
商初都亳,亳位于济水之南,附近有较大的沼泽湖泊-巨野泽,河流湖泊纵横,又位于平原地带,故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才能经得起两百多年的开发。但是后来土壤肥力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姑且称之为以亳为中心的田猎区。
后来迁都到嚣邑(河南荥阳)24年,而后又迁都于相邑(河南内黄)10年,又迁都耿邑(山西河津)9年。这三处都城时间都较短,可能有各方面的原因,短时迁都的主要原因大体为政治方面的原因。
盘庚迁都之后,在殷(河南安阳)204年,时间上紧跟亳都。这或许就与殷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殷的地理位置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冲击平原上,太行山东麓,附近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动物资源也比较丰富。商后期都城朝歌也在当时的黄河岸边,距离附近的田猎区较近,比如凡,雍,宁等。因此便形成了以沁阳为中心的田猎区和殷都以北的田猎区。
从殷沿着黄河上溯,这些地区有的一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聚落。其次没有那么多的河网,地势是山前的平原。山脉与黄河大致行成一个口袋式的地理形势,好处甚多。(1)有利于大规模的田猎活动;(2)北部太行山等为生物的栖息地,能有良好的生物繁殖能力,使田猎活动能长期进行;(3)交通比较便利,沿黄河而下便可回返都城殷。这一点也很重要。比如国王大规模的田猎,带出军队都城难免发生变故,这时交通便显得更为重要。这便形成了以沁阳为中心的田猎区。
人类的直接影响及通过影响环境对野象产生的间接影响,必然使野象不断迁徙。根据以上内容的分析及商代田猎区的主要范围,可以推断象群迁徙的地区主要有河北平原以及泰山以东的山东境内;豫西山地及其以西秦岭山脉以南地区;三是江淮流域,长江中游地区及淮河流域。因为这里人类较少,山多林密,河流纵横,适宜野象生存。
在商代田猎区,野象分布相当稀少,田猎多是较小的动物,只是偶尔有野象出现。甲骨卜辞中也有记载,商王获象有两头和十头的记载,而没有二三十头之类较多数量的记载,亦可作为一个列证。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使野象等其他野生动物被迫迁徙到其他地区,在其他地区应有较多数量的分布。周初的驱逐活动可以作为一个反证。如《孟子·滕文公下》的记载:“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驱飞廉于东海隅而戮之,灭国着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此次驱逐便是山东地区的野生动物,迫使他们向南迁徙。周成王时,殷移民反叛“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吕氏春秋》卷五《仲夏纪第五·古乐》)此次驱逐也证明商人旧地及东夷地区有野象的存在。
因此便可清晰的看到商代野象的地理分布大势,其主要分布地区随着商人活动的变化而不断迁徙。起初黄河中游有一定的分布,但是随着商王田猎区的变化,野生动物的被动和自发迁徙,直至商末周初,野象已经迁徙到江淮地区。如下图3,表示出了野象等生物的两个迁徙阶段,迁徙的方向和地区。
图3 野象等生物迁徙二阶段图(自绘)
经过探究,商代野象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存在着地理和时间上的差异。在地理分布上其伴随着商代都城和田猎区的迁移而发生变化,在数量方面也有差异,田猎区内的象只是一小部分,但是其存在许多其他相对较小的物种,比如野猪,麋鹿等。在时间上,野象等野生动物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两次迁徙,主要发生在商代和商末周初。商代的迁徙是一种潜移默化,慢速的迁移,商末周初则是人为的强力驱逐,至此,野象南迁至江淮流域。当然即使是强力驱逐,也不可能驱逐的干干净净,野象的分布也不能以一言定论。
[1] 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0:60-75
[2] 文焕然.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初步研究[J].思想战线,1976(6):43-57.
[3] 张洁.中国境内亚洲象分布及变迁的社会因素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4] 尹懋可.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5]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6] 李东柱.试由卜辞“今夕其雨获象”看殷商时期的地理气候状况[J].辽东学院学报,2005(6):66-69.
[7] 日本·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8] 日本·松丸道雄.殷墟卜辞中的田猎地[J].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1963第31册.
K901.9
A
1672-5832(2017)10-0178-03
张生(1994.01-),男,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在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历史地理学。